揚州大明寺
揚州大明寺 |
中文名;揚州大明寺 類別;寺院 始建於;457-464年 始建朝代;南朝宋大明年間 |
揚州大明寺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區西北郊蜀崗。始建於南朝宋大明年間(457-464年),故名。幾經興廢,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重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
目錄
寺院簡介
大明寺地處城北蜀崗--瘦西湖風景區的蜀崗中峰。它依山面水,歷史悠久,環境優美,是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蹟,園林風光於一體的宗教旅遊勝地。
大明寺是揚州市現有歷史最早的寺廟,也是全國重點寺廟。大明寺方丈能修告訴記者,清咸豐三年(1853),大明寺(時稱「法淨寺」)又一次毀於戰火。至同治中興時期,方有重建之舉,所以今日所見大明寺的主體建築,多為晚清風格。[1]
大明寺始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大明年間(公元四五七--四六四年)故稱「大明寺」,又稱「棲靈寺」;又因其位於唐城之西,亦稱「西寺」。唐時,棲靈塔毀於雷火,宋代重建,不久又毀。於後,寺名亦由棲靈寺復名大明寺。到了清代(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看到「大明」二字很不高興,認為揚州人思念大明朝,故敕名為「法淨寺」。這樣一直延續到一九八零年,鑒真大師的塑像從日本「回國探親」,才得以恢復原名「大明寺」。
鑒真藥草園
大明寺鑒真藥草園分為「寒苦園」、「溫甘園」、「東渡園」三個區域。栽培了近一百多種藥用植物,並引進日本大和當歸、黃連、甘茶等日本特產。
而且在日本岐埠市並建有鑒真藥草園分園,成為終日兩國研究藥用植物栽培和臨床應用的基地。
西苑芳圃亦稱御苑芳圃,坐落於大明寺平山堂之西側,初建於清雍正年間,後為迎接乾隆帝南巡陸續修建。乾隆元年(1736),揚州巨富光祿寺少卿汪應庚購地數十畝擴建勞圃,並重建平山堂。乾隆五年(1740),兩淮災荒,汪少卿又獨力捐賑,救活幾十萬饑民,汪應庚美名傳至朝廷,高宗尊呼「大勛卿」。鄉民立汪應庚《賑荒功德碑》四石,惜今無存。汪應庚不斷增修御苑,至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首次來揚時,勞圃已步步引人入勝。咸豐年間芳圃受兵燹毀損。同治、光緒年間有所修復,此後日漸凋零,只見古木藤蘿,荒池怪石,淒涼景像使人感喟無窮。1951、1963、1979年均有修繕。1980年大修,1991年又經改建,現在的西苑芳圃,山水布局景色自然,新顏勝於舊貌。園中青松綠竹,層巒聳翠,
疏密有間,其形多樣,風姿各有意境。園之中部一池清泓,碧波淪漣,池中有嶼二處,大小不一,神色各異。環池四周,崗阜起伏,綠蔭夾道,宛如深山幽谷。一年四季青山綠水,山明水秀,給人們一種美好的感受。御園之中景點甚多,所建樓、台、亭、閣,錯落有致,繁簡得當,相互掩映,目迷五色,令人襟懷爽暢,陶醉其間。
康熙御碑亭 亭四方形,單檐歇山,四周有廊,每壁皆飾以扇面形鏤空花窗。此亭除東牆外其餘三面均開門。亭內御碑一方嵌於東壁,乃康熙帝所題杭州靈隱寺之五言詩。杭州之景何故立於揚州?試觀高承爵著述,自可解謎。康熙二十八年(1689),聖祖第二次南巡,道經維揚,當時揚州知府高承爵系滿洲正白旗人,其兄高天爵與帝甚密,高承爵奉旨先越江,後又隨駕駐蹕杭州。帝北歸時,高承爵又送駕至山東滕縣三公橋,在御舟中帝賜宸翰《靈隱》詩一首,並欽升高承爵為江南江蘇按察使。高承爵於康熙己巳年(1689)三月十六於揚州大 明寺內立此碑。
乾隆御碑亭 亭單檐歇山頂,坐北朝南,三面敞飾,北牆嵌御碑三方。據《重修平山堂歐陽文忠公祠》碑刻記載,乾隆曾五次南巡維揚。乾隆每到揚州都要多次遊覽大明寺平山堂,每游一次都要寫不少詩篇。據《平山堂圖志》記載,乾隆宸翰共有三十八首,其中絕句三十一首。今在御園內陳列三塊石碑。從三方御稗可看出乾隆的書法集柳公權、趙孟頫之精髓,筆法華實,美峻流暢,活而有力,是書法愛好者收藏的珍品。
第五泉 乾隆御碑亭向南有一片梅林,梅林之南有一小池,稱「上池」,池旁有 一風亭,亭為六角尖頂,面東有匾曰「待月亭」。亭前有一口深井,開挖於大明年間,古稱「下院蜀蜀」。唐元和九年(814)狀元張又新著有《煎茶水記》曰:「揚子江南零水第一,無錫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蘇州虎丘寺水第三,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揚州大明寺水第五,吳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因此揚州大明泉水譽稱第五泉。後因動盪,此井湮沒。明僧滄溟和郡守王宗貫、衛使李鎧於大明寺掘地復得此井,井內有殘碑,上有「大明禪寺」數字。嘉靖年間巡鹽御史徐九皋於井旁立石,碑高二米,上書「第五泉」。三個大宇,字形豐腴壯麗。
天下第五泉 在芳圃中有清池一區,環池丘岡起伏,遍植古木翠竹,池中有一小嶼,小嶼之上建一方亭,乃1963年復建之「美泉亭」,造形別致。亭頂開有孔洞,光透亭中泉井,此泉古稱「塔院西廊井」,開挖於唐代景福年間(892-893)。歐陽修知揚州時,曾在此建「美泉亭」。蘇東坡知揚州時曾與發運使端彥等品嘗塔院西廊井泉水與下院蜀井之泉水,品嘗後以塔院西廊井之泉水為佳。後亭毀井亦埋沒。乾隆二年(1737),汪應庚鑿池種栽蓮花時發現此井,井圍15尺,深20丈。井中得唐景福錢幣數十文,又有古磚刻「殿司」二宇,塔院西廊井又復如初。蔣衡的老師王澎曾在雍正六年於無錫惠山書寫過「天下第二泉」,為此高知府向七旬高齡的王澎請書「天下第五泉」。
王澎當時雖身患疾病,但仍欣然題書「天下第五泉」,其書挺拔清秀,不減往年之俊美。此後「塔院西廊井」譽稱「天下第五泉」。高知府立石刻於寺內西園中,石刻刀法蒼勁有力,刀鋒明快。此石刻後移立於大明寺山門外西偏壁上,與東偏壁上的淮東第一觀石刻兩相對應。道光癸巳年(1833)初夏,王誠書「天下第五泉」小石刻一方,現立於美泉亭旁。
黃石假山 御園黃石假山共有二處,第一處稱「上山」,位於第五泉之東側。造形如獅於盤山圖,山中疊有石屋兩間,左室洞谷,右室懸崖,岩山倒掛。南麓疊有園門,飛峰橫跨山澗,山頂一峰,構思精美怡人。 第二處堆疊之黃石假山,稱「下山」,位於勞圃清池東部,曲洞臨水而起,高五丈許,外峻內空,上下共分七層,通道盤旋,迂迴曲折,時洞時天,時狹時闊。中部疊有空谷,谷形有方有長,有高有低,上建天橋,下築通道。山頂峰巒起伏,山背懸崖峭壁,勢如刀劈。假山石磯、石瀨、石坡、石步,點綴天然。此假山是1963年利用園中舊石堆疊而成,系清代乾隆年間揚州疊石名家王庭余的後裔王老七所疊之佳作。其特點是假山宜真不便宜假,
宜整不宜碎,突出峰秀點,石紋仔細配。又道是真山似假則名,假山似真則絕,疊石散碎則假,峰多紋亂則碎。王老七遵循疊石要點,避免碎亂忌諱。所疊黃石假山氣韻生動,奇雄異幻,秀麗多姿。
船廳 黃石假山西側,由蹬道順坡而下,越青石小橋而至汀嶼。天下第五泉嶼 北有浮突水面的清式畫肪船廳三間,單檐歇山,西次間以短廊連接方閣。此船廳於1963年由城內遷來,在船廳之上環視風光,亭榭巧合,參差錯落,池水波光,景樹荷浮,回味無窮。
鶴冢 在第五泉東有「鶴冢」一座,依牆而築。清光緒十九年(1893),徐星槎曾 縱雙鶴於平山堂前鶴池內。住待星悟撣師極為珍愛,任雙鶴飲啄自適。後一鶴因足疾而斃,一鶴則巡繞哀鳴,絕食以殉。星悟深為感動,葬雙鶴於此冢。並立碑曰「無意羽毛之族,尚有如此情義,而世有不如羽禽之道義,乃可悲可愧乎?」湘南李郁華攫《雙鶴銘並敘》,並勒石嵌於大雄寶殿東廊南,文曰:「兩淮副轉運使星槎徐君,既茸治平山堂,縱雙鶴其中,主僧星悟珍護之,俯仰池亭,飲啄自適。未幾,一鶴病足斃,一鶴巡繞哀鳴,絕粒以殉。嗚呼!義矣!星悟坎地而瘞之,並樹碣其前,題曰:『鶴冢』,而乞
余為之銘,銘曰:『有鳥有鳥鳴在陰,翩然比翼懷好音。胡為羽化趾相尋,義不獨生明素襟。露高松兮滴沉沉,琴夜月兮響喑喑。生並棲中中林,死同穴兮芳岑。相彼羽族兮而貞烈其心,世之不義愧斯禽』。」光緒乙未冬十月湘南李郁華果仙父撰並書銘文簡潔感人,書法宗顏魯公字體,其拓本從晚清至今成為著名碑帖。
聽石山房 由鶴冢經康熙碑亭,沿山間石徑斜路越過竹林折而向西,便是「聽石山房」。山房南背山,北臨水面,闊四楹,單檐歇山,此房1979年由城內「辛園」拆遷而來,俗稱「柏木廳」。南首有假山一座,用太湖石堆疊而成,山石磊磊,山峰高低錯落,其形俊美。假山寬12米,高5米。 中部疊有空谷,並有通道兩條。假山南部屏牆,風至而回北,傳至山房即可聽到山風剛勁,風擦壁如琴,風人穴如筒,風搏柱如鍾擊之聲,風觸各物,聲各有異,奇音妙響,謂之「聽石山房」。朝北廳前築平台架於水上,是品茗觀魚佳處。遊人至廳不僅可品嘗五泉茶水,而且可以看到魚躍爭食妙趣橫生之景。
楠木廳 遙對「柏木廳」之北丘,突起之處便是一座三開間清初時期的楠木廳,系1979年從城區南來觀音庵內遷來,飛檐翹角、製作精細。大明寺為弘揚佛法,在楠木廳設「佛光藝術寶殿」,殿內供釋迦牟尼成佛圖和彌勒佛、藥師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聖水觀音、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西方極樂世界圖等,圖像畫面由七色光絲組成。佛像莊嚴慈悲,觀後心情淨化,有消災奉善之神感。
石濤墓塔 石濤(1642-約1718),俗姓朱,名若極,石濤為其字,清畫家。全州 (今廣西全縣)人,明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父朱享嘉因自稱監國,被唐王朱聿處死於福州。時石濤尚幼,被太監帶走。後為僧,取法名原濟,亦作元濟(後人誤傳為道濟)別號清湘陳人、大滌子、苦瓜和尚。早年雲遊四方,一邊修佛,一邊習畫。曾居安徽宣城敬亭山,作畫多以黃山為題材,為「黃山畫派」的重要成員。康熙二十年(1681),遷居金陵,後又旅居京都,與著名畫家王原祁等人交往甚密,藝術上獲極大提高。晚年定居揚州,所畫山水、
人物、花果、蘭竹等無不精妙。且能熔鑄千古,自創一格。其構思之奇妙,筆墨之神化,題詩之超逸,均表現出他的風格。他強調畫家要面向現實,「搜盡奇峰打草稿」,要「借古以開今」,創造自己的藝術意境,在當時畫壇上獨樹一幟,為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其畫風對後來「揚州八怪」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其代表作有《十六阿羅應真圖卷》、《雲山圖》、《潑墨山水卷》等。並著有《石濤畫語錄》,以及後人所輯《大滌子題畫詩跋》等。據《嘉慶重修揚州府志》載:萬石園即以石濤和尚畫稿疊置的。錢詠《覆園叢話》亦記有:
何園片石山房系緣於石濤和尚手稿。康熙四十六年,石濤老死於楊州,葬於蜀岡隆慶寺後,其墓建於蜀岡平山堂後,無塔無碑。石濤生前曾自畫「墓門圖」,並題「誰將一石春前酒,漫灑孤山雪後墳」。原墓已湮沒難尋。1953年,建紀念塔於「谷林堂」後,包契常題寫「石濤和尚紀念塔」。塔陰由李梅閣題文:「石濤和尚畫,為清初大家,墓在平山堂後,今已無考。爰補此塔,以志景仰。「文化大革命」中,紀念塔被毀。1980年,揚州市文管會撥款4000元,籌立石濤和尚墓塔和清代畫家蓮溪和尚墓塔,經多方收集,在平山鄉徵集
到舊塔四座,並修復齊全。1993年秧, 大明寺能修 法師立石濤墓塔於楠木廳北側,同時,立蓮溪和尚、能勤大和尚、瑞祥大和尚墓塔於其附近。
仙人舊館
仙人舊館位於大明寺西側,院牆上有一八角形門洞,上嵌:「仙人舊館」磚額,此額乃星悟禪師所題。
按:星悟系歐陽裔孫,在拓本中有「歐陽子之家」之印章。仙人舊館由平山堂、谷林堂、歐陽文忠公祠
三部分組成。
歐陽修簡介 歐陽修江西吉水人,生於北宋景德四年(1007),卒干熙寧五年 (1072)。字永叔,別號醉翁、六一居士,諡「文忠」。天聖年間中進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於慶曆二年(1042),入京知 諫院諫官,參與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失敗後遭貶謫,於慶曆五年貶為滁州太守。 慶曆八年知揚州。一年後,歐公於皇礻右元年(1049),以眼疾隱退,求移穎州(令安徽阜陽)。後仁宗對歐陽修被誣有所覺察,歐公於嘉礻右五年(1060)官至樞密副使(副宰相)。
平山堂 進入仙人舊館,便是古風流溢的「平山堂」,此堂初建於宋慶曆八年歐陽修知揚州時所建。42歲的歐陽修初到楊州後,政務龐雜,應接尤多,但綱目不 亂,關心民瘼,秤擊暴斂,深受百姓愛戴。歐公在公務之餘,寄情干山水詩酒,遊目騁懷,築平山堂作講學、游宴之所,數月而成。平山堂前築石台,圍以欄檻,歐公親植柳樹,時稱「歐公柳」。因望江南諸山,含青吐翠,飛撲於眉睫而恰與堂平;加之歐公內心所思,江南及各路諸才子,若可攀躋,寄此情於此景之中,故定堂名為「平山堂」。北檐下有清光緒二年(1876)林肇元所題匾額:「遠山來與此堂平」亦點明含義。嘉佑八年(1063),山堂朽,工部郎中刁約領揚州事時重修山堂。封閉前庭,改制為行春台。南宋紹興末年台圮,隆興元年(1163)至嘉定三年(1210)多次興毀。元代一度荒廢。明萬曆年間,知府吳秀重建山堂。
清康熙十二年(1673),刑部主事江都汪懋麟與太守金長真又擴建山堂,並建行春台。康熙帝南巡維揚時,至平山堂題「平山堂」、「賢守清風」、「怡情」、「澄曠」四額,並制《平山堂》詩一首。乾隆元年(1736)又整修山堂,規模益大。為記此事,在平山堂南,東壁面西處有乾隆元年七月兩淮都轉運鹽使尹會一撰並書《重修平山堂》碑石一方。咸豐年間,平山堂毀於兵燹。 今日之平山堂是同治九年(1870)鹽運使方浚頤重建。其建築為宏宇敞口,面南五楹,七架粱,前有卷柵廊。在明間北廊柱軸線上設落地罩,從罩到檐柱以北設走廊與「谷林堂」相連,今平山堂為方浚頤所題。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題「風流宛在」,乃追懷歐公韻事而書,書法流暢, 看來其「流」少一點而「在」多一點,用字活而非錯,回味其意歐公風流仍在。 山堂建成後,歐公寄書前任太守韓琦曰:「獨平山堂占勝蜀岡,江南諸山一目千里」。可見歐公於平山堂前眼界寬廣而心曠神怡,故清代彭玉麟有「放開眼界」之匾。 1979年又事大修,山堂面目一新,令人流連往返。
歐陽文忠公祠 歐陽修知揚州時,民感其德,曾建生祠於「舊城」,歲久祠廢,後移 於平山堂後。乾隆五十八年(1793),鹽運使曾 按宮廷藏本臨摹歐陽修圖像懸於壁間,咸豐年間,祠毀於兵 。光緒五年(1879),兩淮鹽運使歐陽正墉集族人白金五千餘,以楠木重建今日之歐陽文忠公祠。祠堂面南五楹,九架梁,單檐 山,四周皆卷棚廊,挑角正檐,樑柱皆方,迎面裝雕花隔們,次間後壁置落地雕花罩格。明間設神龕,龕壁供歐陽修石刻像,此像於光緒五年九月由歐陽修裔孫江蘇候補道歐陽炳按清宮內府藏本臨摹滁州醉翁亭歐公畫像;石刻像上方由歐陽正墉臨摹乾隆壬申年(1752)為歐陽修畫像題之御書,歐陽修石刻像與題書由邗江著名石工朱靜齋勒石,刀工精微,歐公容顏微笑,鬍鬚纖細有波,加之石面稍凹,刻紋有反光作用,造成遠看白鬍鬚,近看黑鬍鬚,此像不僅黑白有變,而且從任何角度看,歐公雙目均與觀者對視可親,歐公雙足均向觀者,栩栩如生世稱神品。
軾56歲知揚州,八月離任,歷時半年,蘇軾為紀念恩師歐陽修建「谷林堂」,堂成後作五言詩曰: 「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美哉新堂成,及地秋風初。我來適雨過,物至如娛予。稚竹真可人,霜節已專車。老槐苦無賴,風花欲填渠。山鴉爭呼號,溪蟬獨清虛。寄懷勞生外,得句幽夢余。古今正自同,歲月何必書。」 以詩的第一、二句的第二個字「谷」「林」為堂名,宋以後久不存。清同治九年(1870)鹽運使方浚頤在真賞樓舊址處建今之「谷林堂」並題額,方浚頤題聯曰:「遺志在棲靈,稚竹老槐,風景模糊今異昔;開軒偕真賞,焚香酹酒,仙蹤戾止弟從師。」額與聯今無存。該堂坐北朝南,面闊五楹,七架梁,前後單步梁木構架,前廊置木欄,後為白粉牆,封檐封山。東山牆與大明寺大雄寶殿相連,堂上懸「谷林堂」額,三字系揚州淺刻家黃漢候集東坡法帖。東壁懸揚州書畫家李亞如草書「谷林堂」詩,西壁懸《赤壁夜遊圖》,堂內陳設古樸典雅。
棲靈寶塔
隋文帝仁壽元年(601)於大明寺內建棲靈塔, 塔高九層,雄踞蜀岡,塔內供奉佛骨,謂之佛祖即在此處。本焚僧大覺遺靈之言,故稱「棲靈塔」。隋唐時期,揚州的政治經濟發展甚快,已成為全國第三大都會,繁華僅次於長安、洛陽。唐代著名詩人李白、高適、劉長卿、劉禹錫、白居易等均曾登臨棲靈塔賦詩讚頌。可惜在唐武宗會昌三年(843)一代勝跡化為焦土。古往今來觀光者無不感喟悵惘。
基礎工程 1980年,鑒真大師塑像回揚「探親」,谷界人士倡議重建棲靈塔,勵圖宏
業。1988年,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師在該寺東園選址重建棲靈塔並立奠基石,儀式隆重。端祥法師圓寂後,能修法師主持大明寺工作,率眾僧省吃儉用,募化資金,虔心操勞。於1993年8月27日開機鑽探,12月7日正式動工打樁,工程樁柱36根,另有錨固樁9很。每根樁徑為0.9米,樁深25米。不久棲靈塔將以空前之新貌展現於人間。
棲靈塔設計 能修法師欲以一流的風采,恢復當年棲靈塔之優峻,專請揚州市建築設計院精心設計,塔身方形、平面為22米×22米,底層面積484平方米。 九級佛塔置於2.50米高的承台之上,塔下設地宮4.00米,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木構樓閣式,總建築面積1865平方米。風格仿唐,東西南北每面四柱三間,一門二窗,平座腰檐,平座與屋檐由斗拱支撐,出檐大而平,柱以腰鼓形,窗形直欞。塔高各層不一,第一層8.20米、第二層6.30米、第三層6.20米、第四層6.15米、第五層6.10米、第六層6.05米、第七層6.00米、第八層5.95米、第九層8.50米,塔尖10.55米,總高度為70.00米。該塔設計氣勢雄偉,建成後雄踞蜀岡,揚州景觀盡收眼底。棲靈塔建築總造價約在一千萬元以上,大明寺為重建棲靈塔募化緣起,敬望海內外緇素大眾,護法擅越,廣種福田,共襄勝舉,則功德無量矣!大明寺對募化一千元以上者,在棲靈塔塔廊立石留名。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揚州千年古剎 大明寺 , 新浪網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