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 |
中文名: 抽象艺术 外文名: Abstract art 别 名: 抽象画 特 点: 抽象 性 质: 名词 |
抽象艺术是指任何对真实自然物象的描绘予以简化或完全抽离的艺术,它的美感内容借由形体、线条、色彩的形式组合或结构来表现。有时抽象艺术的主题是真实存在的,但由于过分风格化、模糊化、重叠覆盖或分解至基本的形式,以至于难以辨认原貌。用此种方式将主题局部分解,称之为半抽象艺术(semiabstract);而彻底将真实物体抛弃,则称之为非写实艺术(nonrepresentational)或非具 象(NONOBJECTIVE)艺术。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率先使用了这个词语,他作于1910年的一张水彩画被 某些权威学者认定为第一件属于完全意义上的抽象绘画作品。从新石器时代迄今,显现于艺术品或装饰艺术中的抽象元素或抽象倾向,贯穿了整个艺术史。但抽象风格成为一种审美准则,却是到了20世纪初期由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乔治·勃拉克 (Georges Braque,1882—1963)领导的立体主义运动(cubism)发展之后才开始。抽象艺术在早期发展的重要阶段,尚有其他出现在荷兰的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和俄国的至上主义 。 [1]
目录
历史起源
“抽象”一词原义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质因素的抽取。一部分原始艺术品和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以及书法、建筑等艺术样式,就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的偏离特征来说应属抽象艺术。但作为自觉的艺术思潮的抽象艺术则在20世纪兴起于欧美。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均受此影响。
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它的特征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而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是属于表现现实主义的,最早见于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
“抽象”艺术在毕加索看来并不存在,他认为只不过有人强调风格,有人强调生活罢了。在米歇尔·塞弗尔看来,抽象艺术是:“我把一切不带任何提醒,不带任何对于现实的回忆——不管这一现实是否是画家的出发点——的艺术都叫作抽象艺术。
实际上野兽派和立体派促进了形与色的独立发展。是康定斯基进一步发现了它的奥妙,他在1910年画了第一幅断然抽象的水彩画,是一幅无具象愿望的、充满活力的重叠色点。康定斯基的创造性发明是从音乐中获得美学启迪,尔后捷克人库普卡直接从音乐中获取灵感进行抽象艺术创作。人称他是音乐主义画家鼻祖,后来他们共同组成抽象派。
我国渊源
在西方的架上抽象艺术概念传进中国之前,中国历史的文字记载中一直没有出现过“抽象”两个字,抽象两个字的汉字翻译是从日本转过来的。
在中国文字历史上,有意、象、意象和超象(超以象外,司空图语)的词义和抽象最接近。意可以解释为意境、意思、意念、意想等,象是“两仪生四象”、“大象无形“的象,意象是物象、表象、心象和语象合成的有机统一系统。和抽象相比,“超象”一词,超越物象、形象而非具象,可能比抽象更加贴切于“抽象”。但是,100年以来,进入中国文化语系的“抽象”一词的概念早已确立,后来者已经没 有必要来改变这样一个既定事实。
发展历史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沃林格的理论,影响了包括W.康定斯基在内的表现主义画家。
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便是由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画出来的。沃林格是康定斯基的朋友,他积极支持表现主义运动,并为之扩大影响。
抽象主义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要求更为概括、精练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抽象的因素,刺激艺术家去做抽象美创造的尝试,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 启迪人们的思维。
抽象主义艺术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书法中吸收了养料,也从中国的老庄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适应20世纪西方哲学和人们心理状态的观念。不少抽象主义作品表现出逃避现实、社会虚无主义的倾向,但也有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有积极、进取和乐观的思想感情。
多数抽象主义作品的着眼点在于艺术形式的独特创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抽象主义艺术家最有代表性的是俄国人康定斯基和荷兰人P.蒙德里安以及由他创建的风格派。前者主要是抒情抽象的艺术家,后者开拓了几何抽象主义的道路。俄国以马列维奇为代表的至上主义以及与之有联系的构成主义,也是几何抽象主义的派系。法国继立体主义之后产生的俄耳浦斯主义,实际上是注意光和色彩的抽象主义。
欧洲在30~40年代出现的塔希主义,是注意偶然涂抹和斑污、痕迹所形成的纹样和质地美的抽象流派。
4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是糅合了超现实主义的自动手法的抽象艺术,代表人物为J.波洛克。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在美国和欧洲出现的后绘画性抽象,实际上是几何抽象在当代的发展。因为它是较为规则的、有明确造形和清晰边线的抽象画,所以被美国评论家称为硬边抽象。
归纳20世纪欧美各种抽象主义艺术,凡是着重感情表现的,称为抒情的抽象或热抽象;凡是着重表现理念的,称为理性的抽象或冷抽象。
抽象主义有独特的价值,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祗能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存在,决不能取写实主义而代之。西方一些抽象主义理论家,宣传写实主义过时和抽象主义代表着艺术发展方向的论调,是不符合实际状况的。
抽象是具象的相对概念,是就多种事物抽出其共通之点,加以综合而成一个新的概念,此一概念就叫做抽象。抽象绘画(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十世纪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而言,包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持续演进而来的。但无论其派别如何,其共同的特质都在于尝试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战以后,由抽象观念衍生的各种形式,成为二十世纪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而当代中国现代抽象艺术与当代中国抽象国画的发展,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外生性的“中西融合”的当代抽象艺术,主要是外生性的参考西方当代艺术体系的中国化的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一种是内生性的“后国画”的中国流艺术运动下的中国抽象国画艺术。
抽象是宇宙的空间概念,永恒是宇宙的时间概念。抽象与永恒,共同构成宇宙时空的本质。
抽象是宇宙的原生态,诞生于人类之前。宇宙是由构成(星际关系)、色彩(宇宙本色)、点(星球)线(星球轨迹、流星和光)、面(宇宙空间)、肌理(星系或星球表面)组成的抽象世界。
天空、云层、电闪、水浪、岩缝、草茎、泥沼、叶脉、斑马纹、虎纹、蝶纹,大自然的很多画面和细节都是抽象的。人的生命中的血象、细胞、基因,瞳孔、肤色、指纹也是抽象的。物质世界里的粒子、质子、中子、夸克,都是抽象的。
抽象是宇宙的自然本质,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视觉方式。人类可以通过抽象阅读来感觉宇宙。欣赏抽象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人类的天赋,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命方式。
范围
世界架上抽象绘画,是100年前从康定斯基开始的。在康定斯基之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抽象艺术”、“抽象画”这个词。但是,这 并不表明在他之前,抽象符号、图案没有在世界上发生过。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只有几百年,可是太阳系存在了永恒的时间。同理,我们只能说世界认识架上抽象画是从康定斯基开始的,但是,人类的抽象文化和艺术创造,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宇宙原本就是抽象的。人类有抽象审美和抽象艺术创造的天赋。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抽象符号、抽象元素、抽象形式、抽象装饰、抽象审美比比皆是。从人类早期的涂鸦、彩陶纹饰、瓦罐图案、甲骨刻痕、青铜铸纹、服饰佩戴,到后来的庭院设计、山石摆设、斗拱窗格、缕衣绣品,篆刻书法、玩玉赏石,无不透露出生命和抽象审美交织、纠缠的渊源。中国人创造和欣赏抽象美的历史已经几千年。中国是一个有着灿烂抽象文化悠久历史的国家。
没有西方抽象美术史,宇宙抽象依旧,人类抽象审美和抽象创造依旧。因此,即使我们不从西方美术史来认识和理解抽象艺术,而从宇宙的本原,从人的生命本质和天赋来认识抽象艺术,也能找理解和解读抽象艺术的途径。
理解
特征
抽象艺术是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是通过抽象的色彩、线条、色块、构成来表达和叙述人性的艺术方式。
抽象艺术追求独创性,并把创新作为唯一的艺术。抽象艺术要挑战经验与世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
我们常常会觉得抽象艺术的不可接受与不可理喻,会感叹抽象艺术作品惊人的陌生和晦涩。其实,这一切只是经验与想象的矛盾所致。要知道艺术并不是具体的物质展示,而是抽象的感觉过程,是主观意识的活动。抽象艺术的独创性,给我们主观意识以最大的活动空间,感受艺术才能成为最美好的享受。
抽象艺术注重形式更甚于注意内容。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可以柳暗花明。抽象绘画还特别强调绘画语言的单纯性,即绘画形式的纯粹性,不带任何经验的构想。不模仿任何已有的创造,刻意在视觉空间,创造出独特的绘画语言,以鲜明的个性及艺术符号来完成画家对艺术的生命体验。
欣赏抽象艺术,懂与不懂是相对的。而人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决定了人的审美能力,这是绝对的。
灵魂艺术
抽象艺术的世界是缥缈的世界,是游离的捉摸不定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语言和生命深处的灵魂里的语言更为接近。因此当现实以精确的尺寸与标准让心与视线受禁锢,抽象艺术无边无际的漫游和没有围墙时空感应,给现代人的审美提供了新的平台,激活着现代人的猎奇心和创新意识,人们愿意在抽象艺术提供的平台上,编织自己的美感网络,构筑独属于自己灵魂的色彩世界。
思维艺术
具像艺术是经验艺术,是理性和逻辑艺术,欣赏成为习惯,所以很少审美障碍。抽象艺术是非理性的,既无主题又无故事,完全要靠审美者自己的创造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才能完成审美,因此抽象艺术对审美者要求特别高。在色彩线条面前,每个人的答案是不同的,不同的答案即是不同的思维。一个没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是很难体会抽象艺术的奥秘的。
高雅艺术
普及艺术是大众艺术,抽象艺术是高雅艺术。艺术的初衷也许只是玩耍,是轻松的发泄,是一种调皮,更是一种形式发现。是社会更让艺术成为生活备忘录,承担起本来应由政治来独自承担的责任。抽象艺术使艺术回归人性。着力于开发人性尚未被开发的潜意识和想象空间。人的需求分低级需求(温饱)、次低级需求(物质炫耀:如豪宅、汽车),高级需求:艺术享受:音乐、绘画等。
抽象艺术作为高级生命享受物,无疑是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现。
抽象艺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和创造欲望,现代家居装潢空间、现代生活理念、服装品位元素是抽象艺术得以发展的前提。越来越多具有独立价值判断的高智商人群,将是抽象艺术消费的主流人群,他们不满足现实的空间,需要想象空间,来完成审美精神上的探寻。(许德民)西方抽象
架上抽象画是现代艺术的一部分,是和现代艺术一起发展和起步的。
现代艺术是在19世纪中期在欧洲起步,从印象主义开始。在西方艺术史教材里,被视为现代艺术划时代的作品是马奈1863年创作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是最具代表性的印象派画家,印象主义的“印象”之名,就是出自他1872年的作品《印象·日出》。
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塞尚,是第一个把现代主义艺术从具象带往抽象形式的画家。塞尚对色彩的理解是现代画家中最精辟的。他认为,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只有色彩是真实的。他的“把自然还原为圆柱、圆锥与球体的三种基本形状”的认识,影响了立体派的诞生,从而促成抽象艺术的发展。塞尚是理论意义上的西方现代形式主义主流艺术的鼻祖,而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
从塞尚那里,抽象画有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萌芽,立体主义的出现,让抽象画有了表现和施展拳脚的机会。最初抽象画和具象画是混杂在一起的,也就是半抽象的。在画面上有一些形象,只是这些形象是通过几何体的方式变形表现的,还不是纯粹的抽象。即使是一些纯粹以几何体加颜色的方式来表现的绘画作品,也会用一些具象的符号,来表达某种象征的意味。立体主义的出现,大大缩短了迈向抽象艺术的步履,并且直接导致了抽象画两大流派(热抽象和冷抽象)的诞生。
荷兰艺术家蒙德里安1911年在巴黎接受了立体派的绘画观念,并且把立体派演化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几何抽象画。蒙德里安认为,造型艺术表现为两种倾向:写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前者是我们的审美情感的一种表现,这种审美情感是被自然和生活的外表形象唤起的。后者是一种色彩、形和空间的抽象表现,它是通过一种更抽象的手段表现出来的,而且常常是几何状的形和空间,其目的是创造一种新的真实。
总的来说,抽象艺术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看似平凡简单甚至拙劣,却极为传神;二、人,景,物,经久生趣,耐人寻味;三、其中传达的,通俗且文盲看得出的伟大精神。
也有三个内涵:首先,抽象画作品中不描绘、不表现现实世界的客观形象,也不反映现实生活;其次,没有绘画主题,无逻辑故事和理性诠释,既不表达思想也不传递个人情绪;第三,纯粹由颜色、点、线、面、肌理、构成、组合的视觉形式。
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大学专业是法律和经济。后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30岁时为了学画,他放弃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后成为职业画家。康定斯基的早期绘画,经历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的不同阶段,最后,在野兽派色彩和音乐的灵感中,康定斯基创作了以“构图”、“即兴”、“抒情”命名的作品。从而诞生世界上第一幅架上抽象画。
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1872-1944),生于荷兰,新造型主义的代表人物。14岁开始学画,20岁就成为中学美术教师,开始绘画创作,先后受过印象派 、象征派和后印象派的影响。 蒙德里安进入抽象画创作直接受到受毕加索和布拉克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刺激,1911年在巴黎接受了立体派的绘画观念,开始用立体主义手法作画。
马列维奇
马列维奇(1878——1935),俄国画家,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一起成为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他们三个人被称为是抽象艺术的三驾马车。
马列维奇留存于世的那些作品在这么多年以后,仍以它的单纯简约而令人惊讶。他的作品,为20世纪的艺术界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从达达主义到后来的极简主义直至今日的极简主义,都和他的“至上主义”观念有关。
库普卡
库普卡(1871-1957年)出生于捷克。他不仅是“几何抽象”的创始人,而且当年在巴黎是和康定斯基齐名的抽象画家。他1900年左右的插图就出现了绝对的抽象符号。他的成熟的抽象画是在1910年几乎是和康定斯基同时出现。
德劳内
德劳内(1885-1941) 生于巴黎,受印象派影响,它的作品强调光线和色彩,为色彩而色彩。他把光分解成彩虹七色,运用结构的方法,将不同的色彩重新组合。德劳内总是对色彩和光线极为着迷。他将新印象主义的色彩理论、野兽派的大胆处理手法、立体主义的空间和形 式表现方式融会贯通,形成了一种被称为俄耳甫斯主义的新风格。他的那些色彩饱满的作品,对于纯抽象主义这一现代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米罗
米罗(1893-1983)出生于西班牙,是和毕加索齐名的西班牙画家。一般西方美术史都会将他归类到超现实主义流派中。米罗的作品也不 是纯粹的抽象绘画,而是符号化地表现着他心中的世界。他是接受东方文化并且在自己的艺术里放入了大量的东方符号元素,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东方文化的神秘和超现实的幻境。米罗继承了康定斯基关于点、线、面的形式美学,他的很多抽象作品都是点、线、面理论的演绎。神秘的符号,妖娆的线条,简约而热切的色彩,迷幻而又童趣的情绪,抽象的意境和超现实的体验,是米罗绘画的特征。
罗斯科
罗斯科(1903-1970)生于俄国。十岁移民美国。曾在耶鲁大学受过短暂的艺术培训,后到同辈画家的画室中学习绘画。尽管早期他受到 超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但是一直是以表现主义手法进行创作,逐渐过渡到抽象。直至1947年开始,发展成完全抽象的的表现主义风格, 以两个或者三个长方形的组合,在边缘留有模糊的的边界,使得一个平面上的不同色域有着异样的空间,在冷抽象的背景中,具有模糊边界的色域有飘忽的感觉,有自由的呼吸也有宁静的沉思,给人双重的色彩个性和印痕。罗斯科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派中色域派的领袖,尽管他自己不承认这种划分。
德·库宁
德·库宁(1904-1997)生于荷兰。早年当地的艺术学院学习过,并受到表现主义画家的影响。1926年作为一名油漆工前往美国,1934年 开始尝试抽象画创作。50年代成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领袖人物。 德库宁的创作,集中于抽象、女人和男人这三个系列,而其中,尤以 女人系列最出名,它实际上几乎与他的绘画生涯相始终。
瓦沙雷利
瓦沙雷利(1908-1997)是匈牙利籍的法国美术家。青年时代曾在布达佩斯国立艺术学校学习。22岁定居巴黎,开始从事广告和装潢艺术 创作。从40年代起,致力于光效应绘画和知觉理论研究。他对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作品和理论以及色彩理论、知觉和幻觉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严肃认真的研究,渐渐发展出自己的艺术图式和创作方法。他运用了各种设计的方法,去创造抽象组织中运动与变形的幻觉。几乎在每一种光效应设计方法的发展中,他都做出了贡献。
波洛克
波洛克(1912-1956)生于美国。是世界著名的行动绘画艺术家。
2006年11月3日,杰克逊·波洛克的一幅作品《1948年第5号》拍卖出全球绘画作品最高价,达1.4亿美元(约合1.096亿欧元)。在这个 世界纪录诞生之前,中国多数人可能对波洛克一无所知。波洛克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画家。他1912年生于美国西部,1943年举办了第一个画展,只卖出一幅小画,让波洛克倍感失望。舆论对他的评介也是两个极端,一方极其贬低,“这家伙简直是病狂,叫人无法忍受!”一方推崇备至,认为一个继毕加索、米罗后的天才诞生。一个开创性的艺术家在成功之初都将受到传统的怀疑和贬黜,生性自由、散漫的波洛克更是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质疑。
1946年,波洛克开始用“滴洒法”创作,有点类似中国画中的泼墨(他也是受到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书法艺术影响的抽象画家之一),就是将油画颜色调稀或者直接用油漆,用笔或勺滴洒或泼洒在画布上。波洛克的滴洒法绘画随意之间隐藏着戏剧性的偶然效果,激情四射而且充满了色彩的自由、张力和狂野,加上他不拘一格,绘画过程中“泥沙俱下”,沙砾、碎玻璃、杂物都敢入画。在看似随意的泼洒中,狂野而富有张力的色彩线条有着自身的逻辑,画家也在移动中即兴而刻意地编排着视觉音乐的节律。他作品技法的独创和视觉效果的另类给当年50年代的美国艺术带来极大的震动,被视为是摆脱欧洲影响的美国抽象艺术时代的开始,是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他因此而成为20世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第一幅画
康定斯基(1866-1944),100年前,世界上第一幅架上抽象画诞生于一次偶然的“颠覆”。俄国人康定斯基看到自己画室里一幅“陌生”的画,十分精彩和壮观。走上前去才知道是自己的一幅画在墙上颠倒过来,而摆正后,那种激动人的画面就消失了。他从中得到启发,具象使得画面平庸、寻常,而抽象却使得画面充满了生动和美感。在这之前,人类对抽象的创造和审美还依附于其他形式,是康定斯基开始,让抽象审美成为架上艺术(绘画)的主体。他于1910创作的一幅取名为“即兴”的抽象绘画,被视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幅纯粹抽象的作品。
康定斯基的早期抽象都是自由抽象,也被称为抒情抽象,特征是构成和色彩非常随意,常是即兴发挥,自由奔放。抒情抽象强调内在自由个性,维护表现强烈的能够使形状土崩瓦解的情感的权利。1921年以后,康定斯基从自由的抒情抽象转化为几何抽象,以精确的几何体和点、线、面构成绘画,并且在1926年出版了又一本抽象艺术专着《点、线、面》,从而确立了他作为抽象艺术之父的学术地位。
康定斯基对抽象画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对形式的研究和实践,为后人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并且使得抽象画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席卷整个西方艺术界,成为100年以来生命力最顽强的艺术。
分支种类
自1910年第一件抽象作品产生后,在西方迅速发展,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形式,成为抽象艺术的主体。
立体主义分支
属立体主义分支的有:
1.用光线粉碎物体实质,表现现代感觉和速度的未来主义(1909-1915)
2.用铁丝、玻璃及金属片等材料,以长、方、圆及直线组成非形象的形象的构成主义(1913-1917)
3.不去观察对象,凭感觉和寻找所谓新的象征符号,去描绘直接感受的绝对主义(1915)
4.完全以三原色或黑白灰的直角形色块与直线构成画面的新造型主义(1917)
5.反对再现自然,又要从自然出发而进展到抽象的具体艺术(20世纪20年代)
6.以平涂的色带或色面构成愈发简单的、纯粹图形的抽象形式主义(20世纪50-70年代),如硬边艺术、色面艺术、最低限艺术等
7.用几何图形,通过人为的光色处理,造成视觉上差错的光效应艺术(20世纪60年代)等
表现主义分支
从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派生出:
1.以线条、痕迹和斑点为符号,反映作者潜意识中的自我感觉的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40年代)
2.在大画布上,作家不自觉行动中,靠颜色无意识的泼洒滴流进行自我表白的行动画派(1945-1955)等
抽象主义在不算长的发展过程中,作品已显现出足够的内在美和表现力,并涉及到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领域,但在审美标准上带来了混乱或分歧。
热冷抽象
架上抽象艺术百年以来,产生了很多学术流派。在类别上主要有三大类别:热抽象、冷抽象和中间抽象(冷热之间)。
热抽象,也称为抒情抽象、感性抽象。主要图式特征是无规律的色彩组合、自由的点线面关系和空间布局。纯粹热抽象没有任何自然的痕迹。但部分热抽象有山水、风云、雾霭的形态。因为色彩流动受大自然地球引力的原因,有上下重心之分。色彩和线条也和自然接近。热抽象理论源头也从塞尚的色彩理论开始,经历了马蒂斯野兽派的发挥,最终由康定斯基1910年完成“开创”。
冷抽象,也称几何抽象、理性抽象。主要图式特征是有规律的点、线、面、肌理交错,符号重复或规则构图。代表人物是荷兰人蒙德里安和俄国人马列维奇。时间是1912年前后。冷抽象中还区分极多主义和极少主义。极多主义是符号重复密集或线条排列、交错繁复。极少主义和极简主义一致,是符号、简单、明快。
中间抽象,也称冷热抽象、温抽象。是热抽象和冷抽象的综合,走冷与热抽象结合的中间道路。半冷半热。往往是自由色彩和几何线条的组合。
半抽象,不完全抽象的意象绘画,画面中有些具象元素。还有一些无主题、非理性的带有具象痕迹的绘画,也被称为半抽象画。
话题讨论
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抽象绘画的发展一直都有着一个西方抽象艺术的参照系。内因在于,197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美术界开始从“文革美术”的窠臼中走出来,摆脱艺术服务于政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逐渐恢复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和重建艺术独立的本体价值。外因在于,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伴随着“解放思想”而来的经济改革,必然面临在文化、艺术领域向西方学习。正是在这个语境下,抽象绘画在中国的产生至少具有了双重的意义:一是可以恢复艺术家的创作自由,重塑艺术的本体价值。另一个是,由于西方抽象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精英主义、个人主义和文化反叛精神,因此,抽象绘画在中国的出现从一开始也具有了反叛专制、渴望解放、呼唤自由的文化启蒙色彩。
尽管中国的抽象绘画有着西方抽象艺术的参照系,但由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的不同,中国的抽象绘画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自身的艺术史价值和独特的文化现实意义。
80年代初的抽象绘画很容易便具有了一种新的精神价值——前卫的反叛性。换言之,艺术家选择抽象绘画,实际上也意味着选择了“反叛”。因为,抽象艺术对传统绘画模式的背叛,对官方主流审美趣味的拒绝,使抽象艺术增添了一种精神的附加值——反主流的边缘身份,也正是这种边缘性的身份增加了抽象艺术的前卫特征。对于这一时期的抽象绘画,美术批评家易英的观点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抽象艺术都不是一个艺术问题,在80年代的中国抽象艺术首先是作为意识形态而产生的。抽象艺术本身是否纯粹,抽象艺术的构成与表现,抽象艺术的教育与实践等等都不重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美术界进入寻求现代主义和文化现代性建设的高峰阶段,史称“新潮美术”。此时,架上绘画的多个领域,油画、水墨、综合绘画都出现了大量的抽象性绘画,而且在语言上已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除了有西方以蒙德里安、马列维奇等为代表的“结构抽象”,以康定斯基、波洛克为代表的“表现性抽象”外,中国的抽象绘画还广泛地吸纳了“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语言特征,真正实现了抽象与表现的大融合。
当然,抽象艺术所体现出来的对文化现代性的追求仅仅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整个文化启蒙运动的一个分支。随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发生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经济改革,最终,90年代以来的抽象绘画因当时文化情景的转变而呈现出新的面貌。
80年代末年代中央美院四画室走出了当代抽象油画很有代表性的一代,他们以张方白、韩中人等为领军人物的新一代抽象油画家为当代油画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同时四画室在开篇元老闻立鹏、葛鹏仁老师的努力下,不断为中国油画艺术领域里创造出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抽象艺术家。在当代文化的情景中,抽象绘画的存在意义已经发生了大的改变。它既不同与80年代初的形式反叛,也不同与“新潮美术”对文化现代性的追求,更与90年代全球化背景下寻求本土化的表达没有直接联系,相反,在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追求中,抽象艺术的核心价值更多的在于一种个人化的表达,以及这种表达对艺术自主性、个体性、独立性的捍卫。由此,抽象艺术以其多样的发展形态,如表现性抽象、形式抽象、结构抽象等,以多元化的文化追求,如对个体自由的捍卫、对文化现代性的追求、对全球文化和本土意识的反思等,都共同与中国的当代文化发生了直接的互动,其形态价值和自身的文化意义都应得以澄明和肯定。
参考来源
- ↑ 二十世纪初的抽象艺术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