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灣橋
拉灣橋位於台灣台東縣 金峰鄉 。該橋跨越太麻里溪連接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本部落與拉灣部落。早期的舊拉灣橋每逢風災就中斷,但是嘉蘭地偏人少,過去只能一修再修,莫拉克風災,嘉蘭受災嚴重,拉灣橋再一次重創毀壞,後經行政院重建會協調經濟部提供經費之下,重建一座全台東首座最長跨距的預力箱型橋,全長三百四十八公尺,斥資上億元,終於讓當地有座安全的橋梁。[1]
新建後的拉灣橋全長三百四十八公尺、寬十一公尺,橋身共四跨,跨長分別為四十八、八十、一百五十及七十公尺,主要行水區採長跨度設計,避免水流受阻,最大跨距達一百五十公尺,為全國第三長預力箱型橋樑。而透過拉灣橋的重建,讓當地鄉民上山耕作及拉灣部落居民往返,再也無需繞道太麻里溪公路橋或冒險橫渡溪底便道。[2]
其中,完工後結合嘉蘭橋及拉灣橋使上游溫泉區與嘉蘭村及拉冷冷部落形成環狀動線,遊客可騎自行車進行深度生態旅遊及文化體驗的觀光形式,預計將可吸引更多旅遊人口,促進當金峰鄉觀光產業發展。其中,鄰近的嘉蘭天空步道是貼著拉灣山山壁而建,長度約200公尺,其中一段約2公尺就有一片透明強化玻璃 ,可以看到底下溪流而過的情景,而一旁山景也是很壯觀美麗。如今也打響名號並吸引許多旅人前往一探究竟。[3]
目錄
景點介紹
位於台東縣金峰鄉的拉灣橋於98年8月莫拉克颱風侵襲致遭洪水沖毀,後經經濟部水利署規畫補助新台幣1億4,500萬元辦理拉灣橋重建。新建拉灣橋全長348公尺、寬11公尺,為預力箱型梁橋型式,橋身共4跨,跨長分別為48、80、150及70公尺,主要行水區採長跨度設計,以避免阻礙水流,最大跨距達150公尺,為全國第三長預力箱型梁;A1橋台與太麻里溪右岸堤防共構、P3橋墩及A2橋台則座落於左岸堤內,強化橋梁安全保護。[4]
其中,嘉蘭部落以魯凱族與排灣族為主要居住的兩大族群,可見許多百步蛇、山豬牙裝飾,部落內原住民以擅長的圖騰、木雕、繪畫來表現文化,充滿濃厚的原民風格,十分鮮活有朝氣。古老傳說排灣與魯凱族人為百步蛇之後裔,對守護神百步蛇有致高的崇敬,故將金峰鄉喻為「百步之鄉」。[5]
因此拉灣橋的橋梁裝飾以當地原住民特色文化意象為圖騰,成為兼具文化美感與人文價值的景觀地標,提升觀光吸引力,並結合社區發展協會辦理文化面深度旅遊及促銷農特產品等,將太麻里溪周邊之觀光動脈連成一體,共同推動觀光、農業及文創產業發展。也因此吸引許多旅人前往造訪。[6]
為全國第三長預力箱型梁
位於台東縣金峰鄉的拉灣橋是臺東第一座採推進工法施作的大型橋梁工程,採河川深槽不落墩及嘉大跨距設計,除可增加通洪斷面提高橋樑安全性,也配合在地景觀環境塑造地標型景觀橋梁,完成後將可恢復中斷已久的嘉蘭部落至拉灣部落的交通動線。[7]
拉灣橋全長348公尺、寬11公尺,為預力箱型梁橋型式,橋身共4跨,主要行水區採長跨度設計,以避免阻礙水流,最大跨距達150公尺,為全國第三長預力箱型梁。拉灣橋的完工讓嘉蘭不會再成為孤島了,外加溫泉人行吊橋完工,讓嘉蘭的全村環村道路更加完善,相關的基礎建設陸續完成後,讓嘉蘭的整體機能更加完善,無形中也促進觀光效益的提升。
其中,在台東金峰鄉內的「嘉蘭天空步道」,最大特色即為貼著山壁而建,不僅讓當地居民出入更方便,同時串連嘉蘭村內的環村自行車道,成為當地新景觀。[8]
所謂的環村就是由往嘉蘭村方向到拉冷冷部落,經拉灣部落再由拉灣橋回到起點。未來兩邊都會種植各花如洛神花和紅藜花海點綴,相信花期盛開時又會引來單車愛好者前往。是條可欣賞太麻里溪峽谷風光的步道。
[9]
視頻
【台東金峰~嘉蘭村巡禮~●拉灣橋●嘉蘭天空步道●拉冷冷大橋●嘉蘭村】
參考文獻
- ↑ 台東金峰拉灣橋通車 嘉蘭不再是孤島嘉蘭天空步道 好房網News
- ↑ 風災過3年 拉灣橋重建通車 自由時報
- ↑ 臺東縣金峰鄉拉灣橋 目標農曆年前通車 人間通訊社
- ↑ 跨越台東太麻里溪 金峰鄉拉灣橋新建完工 好房網News
- ↑ 新景點!嘉蘭溫泉公園/嘉蘭天空步道/收費需知/嘉蘭遊客服務中心/拉冷冷大橋可人之家
- ↑ 嘉蘭天空步道。依山而建。欣賞太麻里溪峽谷風光 1817BOX部落格
- ↑ 拉灣橋新建工程臺東縣政府建設處
- ↑ 騎單車穿越山壁 台東「嘉蘭天空步道」步道啟用 ETtoday新聞雲
- ↑ 台灣首條!轆入台東天空步道 DCF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