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尖吻蝮屬(學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亞目蝰蛇科蝮亞科下的一個有毒單型蛇屬,屬下只有尖吻蝮(D. acutus)一種,為排毒量大,攻擊性強,毒性亦較強的大型蛇類,又名尖吻蝮。尖吻蝮俗名甚多,又稱五步蛇、七步蛇、白花蛇、百花蛇、蘄蛇、山谷虌、蝮蛇、中華蝮等,中醫《開寶本草》命其名為勝褰鼻蛇,是亞洲地區及東南亞地區內相當著名的蛇種,尤其在華南一帶更是自古已備受重視的蛇類,為台灣六大毒蛇之一。[1][2]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屬於單型種。
外觀描述
中型蛇類,最大體長大約150cm。體鱗大約17-23(通常是21)列,鱗片具有強烈的稜脊。體型粗壯,稍扁,短而肥胖的身體有著短小的尾部;頸部較細,頭部寬且呈現明顯的三角形。吻端急速變的細小且向上翹起,這也是百歨蛇又被稱為尖吻蝮的原因。眼睛中型且位置較靠近頭頂,虹膜窄而垂直,成黑色。
體色淺棕或是褐色,頭部為一致的黑褐色或是巧克力色。靠近吻端之鱗片大型且對稱,後半部呈小疣狀並有強烈的稜脊。舌頭粉紅中雜帶些許灰色;在其上頜肉質鞘內有一對可摺疊收起的大型毒牙。頭部兩側各有兩條深褐色條紋從吻端到眼睛延伸至頸部,而其頭部下方則為奶油色或亮黃色雜帶一些灰色斑點。
身體與尾巴色彩多樣,也許是深淺不一的暗灰、棕色或巧克力色,身體兩側佈有約19-22個大型黑色三角形斑塊,兩側的三角形頂端通常在脊椎部位相結合,三角形裡面為鮭魚色或亮銅色。腹部前端為白色並雜有黑色斑點,腹下則為白色或淺的奶油色,在腹側的交接處交錯著不規則的黑色斑塊,直到尾部下方通常只變成一條黑線,肛鱗與尾下鱗皆為成對。[3]
特徵
成年的尖吻蝮能達91至121公分長,目前最長紀錄是154.5公分。[1][4]牠們的頭部尖端呈突出狀,被形容為短小的鱗角,這枚鱗角根據各蛇體質之異而長度不一。尖吻蝮的頭部長有頰窩,即紅外線感受器。[1]
紋理結構方面,尖吻蝮的身體多以灰色或棕色為主要基調,再配合較淺色的呈三角形棕灰色紋案,深淺各異的三角紋錯落相繼,組成節理分明的軀體。[1]尖吻蝮具備大而長,且形狀倒鈎的管狀毒牙。
地理分布
尖吻蝮主要分布於中國南方,大巴山-大別山以南一線直到越南-兩廣北部、台灣的廣大山區都有活動,在極少數地區,它也出現在低丘平原地帶,比如湖南南部,及越南北部和寮國。其標準產地未有明確的記載,但學者皮禮特(Pratt)及邦普(Pope)曾先後提出應為「中國湖北省」。在大英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目錄中,則列明此蛇種的產地為「九江廬山」。
生態描述
在亞洲,百步蛇是最容易辨認出的 蝮亞科 蛇類。對於大部分台灣人來說,百步蛇已經是非常難以見到的罕見台灣蛇類。牠特別的三角形圖案對台灣原住民部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排灣族與魯凱族來說 - 百歨蛇已經是他們所信仰的部落圖騰之一。 "傳說中,太陽神來到人世間的大武山山頂上,並且在古陶壺中產下四個蛋,然後請大青蛇以及百步蛇保護他們。不久之後,太陽直射入家中陶壺,其中大青蛇孵出一對男女,即平民的祖先;另外兩顆被由百步蛇孵出一對男女, 而這對男女就是貴族的祖先。" (Source)
百步蛇棲息在山區林木底層,通常在黃昏與夜間出來行動。牠以青蛙、蟾蜍、蜥蜴、鳥類與鼠纇為食。大部分在3-11月之間交配,母蛇在6-8月的時候產下一窩11-35枚的卵,並且有護卵行為。幼蛇約需要3-4週的時間來孵化,剛出生的幼蛇全長約21cm左右。當他們不安或警戒時,會原地盤捲身軀並將頭部揚起保持最佳攻擊姿態,但是不會輕易的發動攻擊。而他最活躍的時間,是在雨季中或是雨季剛過的時期。
雖然牠的身長最多只達150cm,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身軀會變的越來越粗狀、結實。最後會跟蟛奎毒蛇有著類似的體態。雖然百步蛇的出血毒毒性單位不強,但是牠龐大的出毒量,仍然使牠成為台灣高危險的毒蛇之一。當然,人們往往會誇大危險生物的危險性。百步蛇的"百步",意指當人被蛇遮咬後,差不多走一百步的時間就會毒發身亡。在某些更懼怕、仇視毒蛇地方,甚至稱呼牠為五步蛇 - 遮咬後五步倒地身亡。雖然這種蛇很危險,但是被其遮咬致死率並不高。台灣已有這種毒蛇的抗毒血清。 (Wikipedia)[5]
習性
尖吻蝮多出沒於山坡地帶,喜歡棲息於多岩石的地貌之中,能存活於海拔100米至1,400米之間[1][2]。 牠們多於晚間或清晨活動,其它時候則會蜷伏於岩石縫或樹葉堆裡,以其狀似亂石的體紋掩藏自己的行蹤。受到攻擊或騷擾時,牠們的反應一般比較遲緩,但仍能對敵人施以準確的咬擊。[1][2]尖吻蝮主要以小型的哺乳類動物、鳥類及蛙類為食糧。
繁殖方面,尖吻蝮屬於卵生蛇種,母蛇每次能誕下多至24枚的蛇卵,並會對蛇卵進行孵育的工作(以身體磨擦蛇卵以提升溫度)。尖吻蝮的幼蛇顏色明顯較淺,紋理比較明亮清晰,不過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其紋理將會逐漸變暗。[1]
毒性
是亞洲最危險的毒蛇之一,主要是因為毫無先兆的攻擊性,其它毒蛇如眼鏡蛇和眼鏡王蛇,銀環蛇和龜殼花、圓斑蝰在發起攻擊前都會做出醒目的動作來警示,然而尖吻蝮不一樣,攻擊前沒有任何警告動作。且尖吻蝮注毒量巨大,強烈的血循毒素能溶解肌肉和血管,造成組織細胞大面積壞死,會造成被咬傷者截肢乃至死亡。
尖吻蝮其中一個為人熟知的名字是「百步蛇」,意指被尖吻蝮所咬,腳下踏出一百步內血循毒素造成的傷口劇痛而讓人難以站立移動從而不能求生獲救。有些地方更稱尖吻蝮為「五步蛇」,進一步誇大其毒素的威力,但實際上,該蛇種的單位毒性並不強烈,其對實驗白鼠的LD50值為9.2mg/kg,而此蛇的平均排毒量為214毫克。雖然如此,尖吻蝮的危險性並不能忽視,根據長年調查資料顯示,由尖吻蝮的咬擊所導致的危險事件甚至死亡事件,至少在亞洲地區確實是較為常見的[6]。這一方面是由於該蛇種個體較大,性格暴躁,毒牙較長,咬傷的情形較為嚴重,一方面也由於該蛇屬於排毒量較大的蛇種。台灣方面就有專門對抗尖吻蝮毒素的有效血清。[1]根據美軍報告指出,尖吻蝮的毒素是以蛋白質構成的溶血毒素,而這種毒素更是強烈出血性的。被尖吻蝮咬過後,受害者會出現傷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時現象,繼而會腫大、起泡、組織壞疽以及潰瘍,隨後更會感到暈眩及心跳加速。[2]
大眾文化
臺灣
尖吻蝮在臺灣的魯凱族、排灣族有特殊意義,在魯凱族群及排灣族群的信仰文化中具有特殊象徵,也是該民族常使用的圖騰在雕刻成品及陶器中上,往往具備代表整個民族的高尚神格。[7]
中國
中國古代文獻中亦有被認為是描述百步蛇的片段,如《太平廣記》所述:「山南五溪黔中,皆有毒蛇,烏而反鼻,蟠於草中。其牙倒勾,去人數步,直來,疾如激箭。螫人立死,中手即斷手,中足即斷足,不然則全身腫爛,百無一活,謂蝮蛇也。」與及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名篇《捕蛇者說》所述:「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8]
中醫藥用途
味甘、鹹,性溫;有毒。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Mehrtens JM:《Living Snakes of the World in Color》頁480,紐約:Sterling Publishers,1987年。ISBN 0-8069-6460-X
- ↑ 2.0 2.1 2.2 2.3 AFPMB:尖吻蝮
- ↑ 外觀描述,snakesoftaiwan
- ↑ Gloyd HK、Conant R:《Snakes of the Agkistrodon Complex: A Monographic Review》頁614,爬蟲類研究社,1990年。LCCN 89-50342,ISBN 0-916984-20-6
- ↑ 外觀描述,snakesoftaiwan
- ↑ 趙爾宓、黃美華等主編《中國動物志 爬行綱 第三卷》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390頁
- ↑ 百步蛇圖紋對排灣族的意義
- ↑ 阿修羅爬蟲世界:百步蛇
外部連結
- 蘄蛇 Qi She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TIGR爬蟲類資料庫:尖吻蝮屬
- 台灣:百步蛇圖紋對排灣族的意義
- 關於台灣魯凱族百步蛇圖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