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舞蹈
拉祜族舞蹈
|
|
|
拉祜族民間舞蹈種類很多,與生產、生活內容有關,富有很濃的生活氣息。有表現動物動作的白鷳舞、小米雀舞、雞喝水舞、青蛙舞;有表現生產活動的栽秧舞、打穀舞、豐收舞、伐木舞;也有表現生活情趣的老人舞、手巾舞、三腳歌、抬腳歌等。
目錄
蘆笙舞形成
蘆笙舞是拉祜族舞蹈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集體舞蹈,多在春節和中秋之時跳,先由村寨長老在廣場上放有稻穀、玉米、甘蔗、果品、茶葉等物的篾桌旁向神祈禱,然後全寨人在吹蘆笙者的帶領下手拉手圍成圓圈,隨着曲子邊唱邊跳,歌舞達旦。
笙舞的來歷
關於蘆笙舞的來歷,傳說很多,其中流傳較廣的一則說,厄莎創造天地萬物,又教會人們生產生活的技能,拉祜人為感激他,在莊稼瓜果成熟時派兄弟五人去請厄莎來嘗新。
五兄弟歷盡艱辛來到厄莎的住處,卻無法叫醒厄莎,於是便吹響手中的竹棍,竹棍發出優美的聲音把厄莎喚醒了,厄莎來到拉祜族中歡度嘗新節。後來,拉祜族根據祖先源於葫蘆的傳說,在葫蘆上插上五根竹管制成蘆笙,每年嘗新節和春節跳起蘆笙舞,表達對厄莎的敬仰和對來年幸福生活的祈盼。根據這則傳說仍保留在舞蹈中的敬神儀式看,蘆笙舞是由最初的娛神祈福儀式演化而來的。
表現形式
擺舞是拉祜族婦女喜愛的舞蹈,主要表現生產勞動和生活中的各種情趣,據統計有81個舞蹈套路。擺舞分為步法型和擺手型兩類。前者以下肢動作為主,後者以手臂和肩部動作為主。可用象腳鼓、鑼等伴奏,也可單用口琴伴奏。
拉祜族打歌是與蘆笙舞聯繫密切而又自成體系的古老舞種,舞者在場院或平地上圍成一圈,和着樂器的節奏踏地跺腳,翩翩起舞,邊舞邊唱。唱詞異常豐富,有即興即景而唱的;有調情逗趣的;有猜調射迷的;有表現生產生活的;也有神話傳說和傳統故事。1986年,美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曾把這種民間自娛性的歌舞列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十大民間舞蹈」之一。
相關知識
拉祜族打歌的由來
拉祜族人喜歡打歌,把拉祜族打歌看作是和天地神靈的對話。拉祜族還流傳着和打歌有關的傳說——盤古開天劈地之後,天地間有了各個民族,大家就到天神那裡去接受建設天地的任務。拉祜族的祖先做好了苦蕎粑粑帶着去,一來可以用作記錄任務的紙,又可以用來遮風擋雨,肚子餓了,還可以用來充飢。
在天神那裡領到了建設天地的任務之後,拉祜族的祖先往回走,在回來的路上,拉祜族的祖先在山上遇到了老虎、馬鹿和麂子,拉祜族本來就是喜歡狩獵的民族,看到了獵物馬上就去追,他打死了老虎,把馬鹿和麂子也活捉了。因為去追獵物,拉祜族的祖先肚子餓了,就把苦蕎粑粑吃了。回到家之後,因為記錄任務的苦蕎粑粑被吃了,拉祜族的祖先就一邊回憶天神的話,一邊用手和腳比劃,就這樣拉祜族原始的打歌就形成了。
參考資料
1. 最受歡迎的「全球十大民間舞蹈」之拉祜族打歌 .傳統文化網.2014-03-01[引用日期2014-03-3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