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鷳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鷳舞

 

 

 

白鷳舞哈尼族人民最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流傳在雲南省元陽縣、元江縣等哈尼族地區。因模擬白鷳鳥的生活、姿態、動作起舞,故名白鷳舞。舞蹈時,手執雙扇,故民間也叫扇子舞。

簡介

白鷳舞是在元陽、元江等縣哈尼族地區流行的一種民族民間舞蹈,因模仿仿大森林中美麗的白鷳鳥的覓食、飛翔、漫步等動作而得名。

傳說

相傳達室,從前在元陽、元江縣的哈尼族地區,茂密的大森林中棲息着許多形象優美,舞姿翩翩的白鷳鳥。在哈尼人的心目中,它不僅是美的象徵,也是愛和善的化身。一次,一位上山打獵的老人病餓交加,昏倒在白鷳鳥類棲息的大樹下。一隻美麗的白鷳鳥飛到遠方,用嘴街來靈芝等珍貴的藥材和野果給老人吃,使奄奄一息的老人得救了。為了感激和紀念美麗善良的白鷳鳥,老人手持芭蕉葉模仿白鷳翩翩起舞,又後又把這個舞蹈傳給了其他哈尼同胞。從此,白鷳舞便在哈化山寨流傳開來。

特點

白鷳舞的特點是輕盈飄逸、舒緩優美。在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