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拜金主义

拜金主义

中文名: 拜金主义

外文名: Money Worship

定 义: 对金钱痴迷至极,为金钱不顾一切

类 型: 思想道德观念

特 点: 金钱至上

起 源: 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影 响: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

对 象: 人类

拜金主义是伦理学术语。亦称货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指把金钱视为具有魔力或法力无边的神予以崇拜的观念和思想体系。

认为金钱货币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善恶是非的价值标准。

拜金主义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私有制时代即已产生,但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事。

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生产商品的劳动愈来愈表现为价值,货币成了表现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作为货币的金银,本来也是一种商品,但在金银成为货币后,就给人们一种假象,似乎货币成为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具有可以购买一切商品并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于是产生了对金钱的顶礼膜拜,视金钱为无所不能的“上帝”,相信“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

拜金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态,集中体现着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1]

目录

简介

所谓拜金主义,就是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拜金主义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观念。

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持拜金主义观念的人认为:“在社会上,无钱万万不能”与“金钱至上”等,这种价值观被认为起源于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张。

拜金主义经常引起许多批评,尤其经常被许多保守派的人士给抨击成造成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象征之一。

批评者认为,拜金主义者太过强调金钱的重要性,以致于拜金主义者变得唯利是图、对许多事物经常只看得到表面,看不到其中的内涵,精神层面也极为空虚;然而也有人认为,追求更好、更富裕的生活是所有人类的本性,而拜金主义不过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风气下,人类本性的一种反映而已。


批评

拜金主义经常引起许多批评,尤其经常被许多保守派的人士给抨击为造成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象征之一。

批评者认为,拜金主义者太过强调金钱的重要性,以致于拜金主义者变得唯利是图,对许多事物经常只看得到表面,看不到其内涵,精神层面也极为空虚;

然而也有人认为,追求更好、更富裕的生活是所有人类的本性,而拜金主义不过是在现代物质文明和消费主义社会的风气下,人类此种本性的一种反映而已。

主要根源

拜金主义的蔓延,既有思想根源,也有社会历史根源。

拜金主义的产生,与中国的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关。

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鄙视利益、耻于金钱的。在义与利的取舍上,总是以义为先,崇尚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另外一面,有的人赤裸裸地宣扬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如民间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之说。

这些思想观念在社会的实际生活中一直为统治者和有钱人所信奉。必须看到,这些腐朽、没落、消极的思想观念在新中国建立后并没有完全消失,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它们又沉渣泛起,为一些人所奉行。

拜金主义在传统农业社会就已经产生,但它真正成为盛行的观念却是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产生之后。

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拜金主义恰如一对孪生姐妹,或者说,拜金主义是它去除不掉的毒瘤。

物质文明之所以会盛行拜金主义,就在于人的贪婪的性情就是无休止地聚敛财富,追求赚钱增加财富;就在于金钱作为财富的化身,在这样的社会能够左右一切。

应当说,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早就认识到拜金主义的危害,并展开了对它的批判,但是拜金主义并没有被清除。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在引进资金、技术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这些腐朽思想也传了进来。

从社会历史根源看,拜金主义的滋生与市场经济规则不完善有关。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它有利于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但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

市场经济有自己的运行规则:

一是市场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二是市场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要追求利益或利润的最大化。

同时,市场经济还是一种“消费经济”,靠消费引导生产,依赖消费拉动经济。

结果是:一方面,物质利益和物质财富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突显,这就有可能诱发人的趋利性,刺激人对物或金钱的欲求,从而滋生出对金钱的崇拜心理,导致“一切向钱看”;

另一方面,“一切向钱看”从经济领域泛化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都要讲等价交换,一切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都被看作金钱利益关系。

比如,看到有人落水,先权衡利弊再救人;看到歹徒抢劫,先谈好价钱再去抓歹徒,等等。

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容易引发拜金主义,与财富和经济活动的符号化也有一定关系。

市场经济离不开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离不开货币,作为中介的货币因而成为财富、商品的化身,成为普遍价值的代表,拥有了货币似乎就可以购买一切、占有一切。这就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货币无所不能,使人产生对货币、金钱的崇拜,诱发对货币的无限制的追逐和占有,从而走向拜金主义。

从拜金主义的产生看,拜金主义表面上是对金钱的崇拜,但这种崇拜的背后实际上是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作祟。

一个贪图享乐、极端自私的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表现为拜金主义。

市场经济有自己的运行规则:

一是市场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二是市场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要追求利益或利润的最大化。

社会现象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经济的腾飞,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为了追求利益最高化,满足个人的某种私欲,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生蔓延扩张;假冒伪劣、欺诈行为成为社会公害;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腐朽文化和消极书刊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兜里的钱也多了自然是好事,但钱多怎么花可是大学问,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来说,从国民经济大局来看,勤俭节约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传家宝,依然是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色社会主义最动听的旋律。

可以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越来越大胆地牵动人们的衣襟。在许多人眼里,斗富、显阔、纵欲被称为“潇洒人生”、“过把瘾就死”;把大款、大腕当作崇拜的偶像;金钱、别墅、宠物被看成辉煌人生的象征。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和腐败的源头。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