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一世
真福教宗本笃十一世(拉丁语:Beatus Benedictus PP. XI;1240年-1304年7月7日)原名博卡肖的尼各老(Niccolò di Boccasio),1303年10月22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10月27日即位至1304年7月7日为止。[1]
真福 教宗 本笃十一世 Beatus Benedictus PP. XI | |
---|---|
罗马主教 | |
| |
当选 | 1303年10月22日 |
就任 | 1303年10月27日 |
卸任 | 1304年7月7日(在位0年254天) |
前任 | 教宗博义八世 |
继任 | 教宗克勉五世 |
个人资料 | |
本名 | Niccolò di Boccasio |
出生 |
1240年 意大利特雷维索 |
逝世 |
1304年7月7日 意大利佩鲁贾 |
牧徽 | 本笃十一世Beatus Benedictus PP. XI's coat of arms |
参见其他以本笃为名的教宗 |
目录
生平简史
宣福
他于1736年获列真福品。
生平事迹
一、真福本笃十一世教宗的译名
真福本笃十一世(Bl.Benedict XI)教宗,又译真福本尼狄克十一世、真福本尼迪克特十一世等。
二、真福本笃十一世教宗的简介
真福本笃十一世是多明我会士,据《EB》记述:是意大利特雷维吉亚纳边区特雷维素(Treviso)人,公元1240年出生,原名博卡西尼(Boccasini)。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e VIII 1294~1303)教宗在任时提升他为枢机主教。公元1303年10月11日波尼法爵八世驾崩,博卡西尼于10月22日当选罗马主教,登上圣伯多禄宗座,成为天主教历史上的第一九四任教宗。
真福本笃十一世教宗在位时间比较短,公元1303年10月登位,次年7月病死,忙于处理由于前任教宗波尼法爵八世与法兰西国王美男子腓力四世(Philippe IV,1268~1314 法王1285起),及其盟友罗马科隆纳家族发生争执而遗留下的问题。
三、时代背景
根据《EB》资料:原来前任教宗波尼法爵八世正准备宣判腓力四世以绝罚,拥护腓力四世而要求废黜波尼法爵八世的人们闯入阿纳尼教宗宫廷,俘获教宗,博卡西尼是当时在场的两位枢机主教之一。波尼法爵八世被当地居民释放,不久死去。双方的争执起因在于腓力四世企图向法兰西神职人员征税。博卡西尼登位后尽力与波尼法爵八世所树立的敌人和解。死后格肋孟五世(Clemens V 1305~1314)即位。
四、在位时间
真福本笃十一世与公元1303年10月22日至1304年7月7日在,任期只有八月多,但不辱使命。
五、主要成就
1、努力促进与各方和解。
2、公元1304年2月,颁布《在一切忧虑中》宪章:论再告明一次(DS 880)。
六、荣列真福
公元1736年教宗格肋孟十二世(Clemens XII 1730~1740)隆重宣布本笃十一世为蒙福者。
译名列表
- 本笃十一世:天主教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禧年专页 http://catholic-dlc.org.hk/2000.htm |date=20051123094045 、香港天主教教区档案 历任教宗、《大英简明百科知识库》2005年版[失效链接]作本笃。
- 本尼狄克十一世:《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993年版作本尼狄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