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沙彬
教宗沙彬(拉丁語:Sabinianus PP.;?-606年2月22日)原名不詳,於604年9月13日至606年2月22日任教宗[1]。
教宗 沙彬 Sabinianus PP. | |
---|---|
羅馬主教 | |
位於城外聖保祿大殿的教宗沙彬圖像 | |
就任 | 604年9月13日 |
卸任 | 606年2月22日(在位1年162天) |
前任 | 教宗額我略一世 |
繼任 | 教宗博義三世 |
個人資料 | |
本名 | (不詳) |
出生 | (日期不詳) |
逝世 | 606年2月22日 |
目錄
相關資料
格里高利時期,「天主眾仆之仆」是主教的代名詞。格里高利將名號帶入了羅馬教會。後世將它理解為所有教會之首,作為格里高利對羅馬主教首要權的主張。這既不符合他較為共融的教會觀,也有悖於他選用名號的初衷。「天主眾仆之仆」承載着「修士—主教(教宗)」的教會理想,傳遞了有別於羅馬教會傳統的主教觀。同期的書信、著述與布道辭表明,格里高利有整肅羅馬教會的意圖。教宗試圖重用「修士—主教」,將修道權威納入教會體系,通過「修士—主教」的言傳身教,以修道思想改造教會。格里高利確實重用過大批修道士,並因此遭到教會中許多人的反對。
他去世之後,繼任教宗薩比尼昂(604—606年在位)復辟傳統,「以教士充實教會」。此後幾十年中,教士與修道士兩派在羅馬教會交替掌權。與之相應,「天主眾仆之仆」的使用時斷時續。而教宗們將它固定為名號的做法,則要到9世紀才開始。
教宗列表(部分)
50 聖阿納斯塔斯二世(St.AnastasiusⅡ)*496-498*羅馬人,法蘭克人進教
51 聖辛瑪古(St.Symmachus)*498-514*撒丁人
52 聖赫爾米斯達(St.Hormisdes)*514-523*FRUSINAS*聖西爾維的父親
53 聖若望一世(St.JohnⅠ)*523-526*TOSCANO人,致命
54 聖菲利克斯四世(St.FelixⅣ)*526-530*聖本篤立修會
55 聖卜尼法斯二世(St.bonifaceⅡ)*530-532*羅馬人*第1位日耳曼籍教宗
56 聖若望二世(St.JohnⅡ)*533-535*羅馬人猶斯弟年公布法典,是第一位即位使用王號的教宗。
57 聖阿戈培一世(St.AgapetusⅠ)*535-536*羅馬人
58 聖西爾維(St.silverius)*536-537*致命*聖赫爾米斯達的兒子
59 維吉利(Vigilius)*537-555*羅馬日恩,反猶斯弟年君城議會
60 佩拉吉一世(PelagiusⅠ)*556-561*羅馬人
61 若望三世(JohnⅢ)*561-574*羅馬人
62 本篤一世(BenedictⅠ)*575-579*羅馬人
63 佩拉吉二世(PelagiusⅡ)*579-590*羅馬人,托來多議會
64 聖格列高利一世(St.GregoryⅠ)*590-604*羅馬人,建隱院派教士,訂聖歌,著訓言*大教皇
65 薩比尼昂(Sabinian)*604-606*TASCANO人
66 卜尼法斯三世(BonifaceⅢ)*607-607*羅馬人
67 聖卜尼法斯四世(St.BonifaceⅣ)*608-615*ABRUZZI人
68 聖多伊德迪特(St.deusdedit)*615-618*羅馬人
69 卜尼法斯五世(BonifaceⅤ)*619-625*NEOPOLITANUS
70 洪諾留一世(HonoriusⅠ)*625-638*GAPUA人,同意SERGIUS說
71 塞維林(Severinus)*640-640*羅馬人
72 若望四世(JohnⅣ)*640-642*達爾馬提人
73 提奧多一世(TheodoreⅠ)*642-649*希臘人,拉特朗會議
74 聖瑪定一世(St.MartinⅠ)*649-653*充軍致命,會議棄一志論
75 聖尤金一世(St.EugeneⅠ)*654-657*羅馬人
76 聖維塔利安(St.Vetalian)*657-572*SIGNIA人
77 阿迪烏達二世(AdeotatusⅡ)*672-676*羅馬人
78 多奴(Donus)*676-678*羅馬人
79 聖阿伽托(St.Agarho)*678-681*西西里人,君城會議III
80 聖良二世(St.LeoⅡ)*682-683*西西里人,同意會議議案,駁HONORIUS
81 聖本篤二世(St.BenedictⅡ)*684-685*羅馬人
82 若望五世(JohnⅤ)*685-686*敘利亞人生於安提約基
譯名列表
- 沙彬: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