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團
文工團 |
中文名稱;文藝工作團 主要職能;鼓舞士氣,激勵鬥志 方式;戲劇、音樂、舞蹈、曲藝 成立時間;1929年 |
文工團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性、綜合性的藝術團體。主要職能是:通過戲劇、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創作和演出,宣傳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 ,激勵鬥志,豐富部隊的文化生活,並向人民群眾進行宣傳。[1]
目錄
由來
1929年,中國工農紅軍各部隊遵照古田會議決議,從士兵中挑選優秀分子組成宣傳隊。
此後,紅軍軍團、方面軍相繼建立了紅軍劇社(團),有戰士劇社、戰鬥劇社、工農劇社、中央劇社、八一劇社、人民抗日劇社、火星劇社等。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在紅軍劇社(團)和宣傳隊的基礎上,又組建了許多劇團和宣傳隊,有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隊、抗日軍政大學總校文藝工作團、延安部隊藝術學校烽火劇團、抗戰劇團、戰士劇社、戰鬥劇社、抗日先鋒劇團、抗敵劇社、新四軍戰地動員服務團、前方魯迅藝術學校實驗劇團等。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野戰軍、野戰兵團、軍和軍區,調整和組建了文藝工作團,文藝隊伍有了較大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藝工作團加強專業化建設,1951年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藝工作團,各軍區、軍種和兵種也相繼成立或調整了文藝工作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工作團,是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革命戰爭年代,各文藝工作團(隊)根據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時期的任務、方針和政策,人民群眾和部隊中的英雄業績,編演文藝節目,深入工農兵群眾和敵占區演出。
還參加戰地宣傳鼓動,動員參軍參戰、瓦解敵軍、檢查群眾紀律、籌款等戰勤、戰地工作。對於鼓舞士氣,鞏固和提高部隊戰鬥力,配合軍事宣傳起了積極的作用。
社會主義時期,文藝工作團繼承和發揚革命戰爭年代的優良傳統,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着力表現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和部隊的現實生活,創作和演出的思想、藝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成為社會主義文藝隊伍的重要一翼。
長期以來,文藝工作團堅持深入群眾,深入部隊,深入鬥爭實際,形成了富有思想性、戰鬥性、群眾性的獨特藝術風格,為中國革命文藝運動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以及軍區、軍種和兵種的一些歌舞團、雜技團,曾先後出訪過歐、亞、美、澳等洲的30多個國家,榮膺一些國家頒發的勳章、獎章和獎旗。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文藝工作團_購買文藝工作團相關商品 , 孔夫子舊書網,202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