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創刊於1989年,是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主管、上海博物館主辦的考古學術期刊。
據2019年7月《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編輯部官網顯示,《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第五屆編委會委員有21人。
據2019年7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共出版文獻1706篇、總被下載438731次、總被引10180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04、(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17。
據2019年7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載文量為1309篇、基金論文為540篇、被引量為4499次、下載量為46425次;根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影響因子為0.45。
目錄
辦刊歷史
1985-1988年,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實驗室編印了《國外自然科學與文物考古技術》情報資料14期,這些資料雜誌是《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的前身。
1989年,《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被上海博物館正式創辦。
1993年,該刊獲得國家統一出版物刊號(CN31-1652/K)和國際連續出版物標準刊號(ISSN1005-1538),為半年刊。
2003年,該刊刊期由半年刊變更為季刊。
2012年,該刊更換了新的電子郵箱[1]。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7年,該刊刊期由季刊變更為雙月刊,同年該刊開啟了微信推送功能。
2018年,該刊網站開通英文版試運行。
報道內容
讀者對象
主要欄目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設有研究報告、文物保護與修復技術、傳統工藝技術、進展與評述、講座及知識介紹、論壇及讀者來信、信息交流和通訊等欄目。
人員編制
據2019年7月《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編輯部官網顯示,該刊第五屆編委會委員有21人。
學術交流
2015年4月,由《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的主辦方上海博物館等主辦的「首屆館藏文物防震保護技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和上海召開。
2018年8月,由《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的主辦方上海博物館主辦的「中國傳統書畫文物修復用紙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被國際文摘雜誌AATA、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等收錄,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來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收錄期刊、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ICCROM圖書數據庫源刊、國際文物保護網絡信息數據庫BCIN源刊。
出版發行
據2019年7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共出版文獻1706篇。
據2019年7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載文量為1309篇。
影響因子
據2019年7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總被下載438731次、總被引10180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04、(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17。
據2019年7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被引量為4499次、下載量為46425次;根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4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3151名。
榮譽表彰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旨在報道中國國內外文物考古界的科研成果,讓文物工作者與愛好者了解、傳遞和交流在文物保護與考古中的傳統或先進的科技方法,從而促進科學技術在古文物研究領域中的應用、提高中國文物保護水平和推動科技考古的研究。
視頻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如何正確使用電子郵箱,搜狐,2007-09-20
- ↑ 科技期刊:為國家科技創新助力,人民網,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