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聞聯播》,是中國中央電視台每日在北京時間晚間19:00播出的一個重點時政新聞節目。該節目於1978年1月1日啟播[1],現於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中央電視台國防軍事頻道、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晚間19時並機首播。中國大陸省級地方衛視,以及絕大多數地市級、縣級電視台的「(新聞)綜合頻道」也會同步轉播,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以及部分地方廣播電台也會轉播該節目。新聞聯播在中國大陸擁有重要影響力,被稱為「中國政壇的風向標」[2]

目錄

歷史

啟播

1958年5月1日,根據全中國的省級電視台共同協商的意見,北京電視台第一次試播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當時尚未定名),向微波幹線沿線10多個省級與直轄市級電視台提供聯播訊號,每日播出時長為10~15分鐘,只有新聞影片,沒有配音。當時大部分的地方新聞影片都是以飛機火車運送到北京市,加上後續的處理過程,導致時效性不彰。

1958年9月2日,北京電視台《電視新聞》開播,是《新聞聯播》的前身。

1970年,北京電視台新聞部在合肥太原成都分別開會,尋求如何加強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的供稿能力;當時北京電視台新聞部職員夏之平、朱繼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飛機穿梭三地,故名「飛行會議」。飛行會議提出了電視新聞改革工程的「十六字方針」:「實事求是,一事一議,短小精悍,新鮮活潑。」1978年,北京電視台新聞部開會製作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的新版片頭動畫,會中決議: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定名為《新聞聯播》,使用藍底白字的片頭動畫。

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開播,每日播出時長15分鐘,起初並無出鏡主播。

更名

1978年5月1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北京電視台更名為中央電視台。1978年12月31日,央視啟用台內僅有的兩台電子新聞採集(ENG)設備錄製新聞影片,採訪不久就可以播出,解決了以往使用電影膠片時常見的影音不同步、膠片黏貼處斷裂等問題。1978年底,《新聞聯播》主播首次面對觀眾,趙忠祥成為節目開播以來第一位出鏡播音員。

當時央視還有一檔國際新聞節目《國際新聞》,在《新聞聯播》之後播出,播映合眾國際社電視新聞(UPITN)提供的新聞影片、從香港收錄的新聞影片與新華社提供的五分鐘國際簡訊。1980年5月1日,《國際新聞》保留名稱併入《新聞聯播》,之後完全併入《新聞聯播》。在此期間,各地方電視台的新聞影片改用微波幹線傳送至央視,《新聞聯播》每日播出時長改為30分鐘。

1980年7月7日起,《新聞聯播》後面開始播送中央氣象台的「天氣預報」。1981年,「青島會議」決議: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電視台的記者都是央視的「集體記者」,有責任與義務給央視供稿;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電視台必須轉播《新聞聯播》。

198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確規定,重大時政的發布時間從20:00提前至19:00(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聯播》(今《全國新聞聯播》)的首播時間是20:00),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由此奠定《新聞聯播》作為官方新聞發布管道的重要地位。

1984年,央視在香港成立第一個駐外記者站,《新聞聯播》加錄台灣華視新聞的新聞影片,也和亞太廣播聯盟A、B、C區的國家與地區交換新聞影片;同年,女主播盧靜首次在《新聞聯播》中實踐了「微笑播報」,雖然引起爭議,但是觀眾反應良好。此後,《新聞聯播》的女主播們幾乎都沿用了「微笑播報」。

1986年1月28日,美國發生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災難;同月29日,央視台長楊偉光親自拍板在《新聞聯播》頭條播發這一消息,打破了《新聞聯播》多年不變的「先國內,後國際」的慣例。

1988年3月15日,《新聞聯播》收錄香港無線新聞的新聞影片。同日,《新聞聯播》開始使用作曲家孟衛東創作的16秒的樂曲作為《新聞聯播》的片頭音樂(至今未改),播音員由1人改為2人播出,節目結束後打出編輯製作人員名單。至今,央視各節新聞,除午夜新聞以外所有製作過程一律都在彩電中心製作。

1989年6月4日,《新聞聯播》對外播出中國人民解放軍戒嚴部隊在北京市天安門廣場清場鎮壓的消息,之後當天的主播杜憲和另一名主播薛飛離開播音崗位。

1990年10月1日,《新聞聯播》開始收錄和播出美國CNN國際新聞頻道的新聞影片和美國聯合通訊社的新聞影片。1992年10月1日,《新聞聯播》開始在中國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起初與CCTV-1並機,1998年6月1日改為凌晨重播)。另外,1990年代早期,CCTV-2也會同步播出《新聞聯播》,後改為重播,現已取消。

《新聞聯播》最早的片頭問候語是「觀眾同志大家好」,1990年代上半期已改成「觀眾朋友晚上好」,目前的問候語為「各位觀眾晚上好」(少數情況下仍會使用「觀眾朋友晚上好」)

片頭曲

早年新聞聯播的片頭曲經常做出調整,十年時間內共使用過五段音樂,其中除1984年7月1日至1985年8月31日使用的是歌曲《毛主席的偉大旗幟高高飄揚》的開頭部分外,其餘出處皆不可考。1988年3月,隨着《新聞聯播》更換片頭,作曲家孟衛東創作的片頭曲開始使用,並一直沿用至今[3]。現行《新聞聯播》片頭曲屬於典型的「三段式」結構。孟衛東在接受CCTV-4《中國文藝》節目採訪時表示,當時央視領導提出新的片頭曲要展現「大颱風范」和「國家形象」,故在音樂的開頭部分借鑑了《歌唱祖國》首句「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旋律,並以此引出中間的主旋律,最後以相對柔和的結尾收尾。 2018-12-12

不同時代的播音員也凝練着個人的時代特色。

《新聞聯播》第一代播音員以趙忠祥和李娟為代表。

趙忠祥播報字正腔圓、聲音渾厚、態度嚴謹、鮮有起伏。李娟的播報風格也以嚴謹為主,語勢略高,情感平淡。總體來看,第一代播音員「播音腔」風格平淡、嚴謹。

《新聞聯播》第二代播音員以李修平、羅京為代表。

李修平是當時《新聞聯播》中最具有觀眾緣的播音員之一,其播報風格溫柔親切,播音自然流暢,咬字清晰。羅京被觀眾稱為「國嗓」,其播音語言風格愛憎分明、語勢舒緩。總體來看,第二代播音員「播音腔」突破了第一代播音員平淡嚴謹的風格,變得情感飽滿、親切樸實。

《新聞聯播》第三代播音員以康輝、海霞為代表。

康輝的新聞播報更加活潑,語勢上富於變化,深受人民群眾喜歡,同時播報節奏感強,聲音洪亮,給人以歡快、時尚之感。海霞的新聞播報咬字清晰、聲音洪亮、乾脆利落,新聞播報風格大氣穩重、重點突出、剛柔相濟,使得觀眾更加理解新聞播報內容。總體來看,第三代播音員「播音腔」風格在第二代的基礎上再一次突破,更加剛柔相濟,錯落有致,富於變化。

《新聞聯播》第四代播音員以郎永淳、歐陽夏丹為代表。郎永淳新聞播報更加口語化,突出「說」新聞的特點,其聲音乾脆清晰、富有磁性,語勢在變化的基礎上穩重大氣,親切自然,形成了獨特的「郎式」播報風格,深受觀眾喜愛。歐陽夏丹播報風格更加親切自然,語勢歡快,節奏感強。他們的播報風格由原來的「播」變為了「說」。總體來看,第四代播音員在第三代「播音腔」的基礎上,又進行了突破和填充,更加親切明快,穩重大氣,富有「生活」氣息[4]

視頻

《新聞聯播》 相關視頻

===

終於找到了 中國第一期新聞聯播!
新聞聯播開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