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施訓洋 鄭東的夢(十一)

重新導向頁面
鄭東的夢(十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鄭東的夢(十一)》中國當代作家施訓洋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鄭東的夢(十一)

(三十一)喜得千金

非典過去了,暑假開始了,鄭東每天都會貼着愛人的肚子說悄悄話「小寶貝,你快點長大,我要當爸爸。」「小可愛,你真乖。」每每此時,愛人總問他「你覺得是兒子,還是女兒?」「生兒生女都一樣」鄭東的回答似乎有點違心,因為父親臨終的遺言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中。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愛人受了許多累,由於屬於合同制勞務工,沒有相應的休假,挺着個大肚子還要上班。直至臨產,才由單位安排人來頂班。

鄉衛生院的醫生說愛人胎位不正需要剖宮產,這可急壞了鄭東和母親。決定去縣城醫院,因為還有一位遠方親戚在縣醫院是個響噹噹的人物。果然,舅父出面找了一下,很快地便安排妥當,並且指定醫生為愛人接生,沒有費一點周折。 各項檢查顯示愛人可以順產,沒有鄉衛生院說的那樣緊張。2003年9月17日晚上,愛人疼得厲害,但醫生卻堅定地說要到18日早上才能生。夜裡12點,愛人可能疼得受不了,便讓鄭東給醫生打電話,拗不住愛人的要求,更多地是看出愛人的確很痛苦,他給醫生打了電話並簡述了情況,醫生很快趕了過來,再一次堅稱要到第二天早上。

一夜無眠,產房裡不斷地有人忍受不住選擇了剖宮產,新生命接二連三地來到這個時間。時間轉瞬到了18日早上,愛人進了產房,7點18分左右,一個新生命降生了:「是個女兒」,醫生告訴鄭東。有幾秒鐘的愣神和失落,迅即將這一喜訊告之親人。在於鄭東看來,無論兒女都是心頭肉,但又覺得對不起父親

外面的小雨淋濕了窗前的樹葉,他觸景生情,給女兒起名為「霏」,希望她能如這小雨給人帶來清新。

女兒「洗九朝」辦得很熱鬧,以至於小鎮的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家生的是女兒。在鄭東看來,女兒也是兒子,以後的很長時間裡他都稱女兒為兒子。內心深處還是希望真正有個兒子,但計劃生育政策是道硬槓槓。母親常說「你們還年輕,將來肯定有機會生二胎。」每每此時,愛人便會沖母親說她亂講。

女兒來了,這個家庭既有了許多歡樂,但也平添了許多矛盾

(三十二)婆媳之爭

俗話說「娶了媳婦忘了娘」,鄭東也不例外,結婚生女後對母親的關心少了許多,加之愛人與母親在生活習慣上有極大的差異,偶爾的會有摩擦,但極少有爭吵。

母親與愛人都是熱心腸,又都是好勝心強的人,她們發生摩擦時,鄭東很是為難。比如愛人是個愛乾淨的人,甚至於可以用「潔癖」來形容,做什麼都特講究;而母親向來生活在農村,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做什麼都很隨便。有時,母親碰到一些讓愛人恐懼的物品,愛人總讓母親換衣服,而母親又不情願,為此會理論一番,通常最後都是母親敗下陣來。事後,母親總會在他面前訴苦,鄭東便勸慰母親「習慣了也就自然了。」其實,他自己也是深感苦惱,但若是不依會給愛人帶來更大的負擔,洗換一切碰到的東西。

鄭東的外女自小就喜歡待在家裡,也頗得家人的喜歡,由於姐夫、姐姐在工地上打工,小學一開蒙便在鄭東曾經讀過的學校上。後來,父親去世,母親隨鄭東來到小鎮,也將外女帶到了他上班的學校讀書。起先,愛人並沒說什麼,後來,女兒來了,愛人開始嘮叨,不樂意讓外女繼續在此讀書。或許是旁人多言,也或是人之常情,愛人告訴鄭東:「一直在這讀完中學是不可能的,你最好提前說聲,到上初中再來。」

鄭東知道母親這關很難,畢竟外女可以給她作伴。他只有採取緩兵之策:拖!時間久了,矛盾還是要解決的,儘管姐夫、姐姐不少給生活費。但讀完二年級時,迫於現實,鄭東還是讓姐夫將外女接回去了。為此,母親很是生氣,與愛人爭執了一番:「大外孫從小就陪我作伴,我帶她單過。」但畢竟媳婦成了女主人,一切的力爭都是蒼白無力的。

外女走的那天,看着姐夫一手牽着外女,一手拎着個大行李包,鄭東五味雜陳。好在,愛人同意上中學時再來,後來,也沒有食言,讓鄭東多多少少有些許安慰

婆媳之爭年年都有,但卻從來沒傷和氣,更多地在於兩個人都是為着家庭。鄭東在兩個母親之間周旋,有時覺得挺開心,有時覺得很無奈,受了不少夾板氣。

(三十三)拚命三郎

鄭東在小學是教語文的,進入中學改教數學。儘管他的基本功還算紮實,但畢竟多年沒摸過數學書,或多或少有點不適應。

兩個班的數學課,一百七八十名學生,還加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擔子還是挺重的。入學分班時,有家長對於從小學調入中學的鄭東持懷疑態度,將孩子調班到經驗豐富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師班級。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成為名師,讓家長們都爭着將孩子送進自己的班級。

自此,鄭東利用一切閒暇對孩子們補缺補差,同時也不斷自我提升。他成了一個真正以校為家的人,早讀課抽查孩子們的文科背書情況,午休做數學小練習,甚至放學後仍然將孩子們留下來強化訓練

在他的不斷努力下,班級孩子也很配合,各科成績明顯,特別是數學成績更為突出。校會上,鄭東漸漸成了校長表揚的對象,每每此時,他總有一種榮譽感和自豪感。

「干多干少不一樣,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校長的三個不一樣成了鄭東工作的座右銘。 母親和愛人特別支持他的工作,將家務處理的井然有序,鄭東沒有後顧之憂,一心撲在教學上。在體罰盛行的年代,他對違反紀律的孩子懲罰也是「無情」的,以至於後來他時常自責,好在很多當年受過責罰的孩子並沒有記恨,相反,每每談及都說有益無害。

一如從前,兩個班的數學成績在期末統考中均名列全鄉前列,而且拉距甚大。班級學風端正,人人爭先。鄭東每天都會寫上一句激發孩子們鬥志的勉勵的話,這也成了一種習慣。 名師夢,成了鄭東新的追求。[1]

作者簡介

施訓洋,廬江縣廬城鎮羅埠學校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