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無黨團結聯盟

無黨團結聯盟,簡稱無盟或無黨聯盟,中華民國的政黨之一,名稱容易被誤認為非政黨,首屆黨主席為顏清標。於2004年6月15日成立,發起人為10位第五屆立法委員,包括不少曾在主要政黨立委初選中失利的政治人物以及地方政壇的有力人士。無盟主打中道力量,但在立法院及地方議會中的立場較傾向泛藍,亦在多次立委選舉中獲中國國民黨禮讓參選。2008年時曾為國會第三大黨,2016年衰退至第五大黨,僅剩高金素梅一席立委,2020年已無立委席次。由於各地方議會,僅須有三位黨籍議員即可組織政黨黨團,未能組織黨團的小黨議員與無黨籍議員雖能組織「議會政團」,但通常須有該議會五分之一以上的議員參與,且人數不得少於三人,方能組織;此一規定,使不少有意組織黨(政)團的無黨籍議員選擇加入無黨團結聯盟使用其名義建立黨團,此外未加入無黨團結聯盟的無黨籍議員與小黨議員也能申請加入無黨團結聯盟議會黨團的運作。惟加入無黨團結聯盟黨團的議員除了黨團事務外,多半不以無盟黨員的身份進行政治活動,仍以無黨籍議員自居[1]

目錄

歷史

2004年9月,立法委員瓦歷斯·貝林呂新民林炳坤顏清標何金松陳進丁邱創良、蔡豪、鄭余鎮、高金素梅等人成立無黨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後來又加入退出民進黨的立委朱星羽。無盟主打中道力量,匯集了過去民主聯盟、無黨籍聯盟與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等立法院無黨籍政團的政治人物,創黨時張博雅為黨主席,秘書長則為前立法委員陳杰儒。

2004年,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無盟提名二十六名區域立委候選人、五名全國不分區候選人與一名僑選立委候選人參與選戰,但僅於區域立委獲得六席。2005任務型國代選舉中,反對修憲的無盟也只獲得兩席;同年縣市長與縣市議員選舉,無盟在全台大多都有提名,但是縣市長和縣市議員都無人當選,僅當選一位金門縣金湖鎮鎮長李成義

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首次采單一選區兩票制,無盟在區域立委共推舉5位尋求連任(林炳坤、顏清標、高金素梅、陳進丁、李和順),而具無盟籍的蔡豪則改以無黨籍參選;不分區推舉2席(劉憶如、陳杰儒),其中僅有陳進丁未獲國民黨禮讓參選,在當時共當選3席:林炳坤(澎湖縣選區)、顏清標(台中縣選區)、高金素梅(山地原住民選區),不分區立委共得68,527張票,但因得票率不足百分之一、未超過百分之五,所以不分區當選人數為0人,但是無盟也成為立法院的第三大黨。

2011年3月1日,新北市議會成立無盟黨團,成員包括蔡錦賢、廖裕德等無黨籍議員[2]。2012年,台南市也成立無盟黨團,10位無黨籍議員加入黨團運作,為無盟在地方議會第二個黨團。

2012年,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中,黨魁林炳坤在澎湖選區敗給民進黨籍縣議員楊曜,使無盟在立法院席次中減少到兩席,無法組成黨團運作。

2012年11月28日,顏清標因遭判刑褫奪公權,立法委員自此僅剩高金素梅一席。

2014年,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桃園市,桃園市議會成立無盟黨團。

2014年,彰化縣議會成立無盟黨團。

2015年,澎湖縣議會成立無盟黨團。

2015年,台中市議會成立無盟黨團。

2016年,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中,無盟僅有高金素梅參選山地原住民選舉區取得一席,不分區得票率僅0.6%而未獲得席次。至此,由於在2004年後的兩次不分區立委逕提名權已於此次選舉使用完畢且均未突破2%門檻,下屆起之立委選舉,無黨團結聯盟須提名十名區域或原住民立委候選人才可提出不分區立委名單。

視頻

無黨團結聯盟 相關視頻

航拍:中國台灣省新北市,台灣省第一大城市
台灣省台中市—高速發展的大都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