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日近長安遠 (古文)出自《世說新語》,比喻嚮往帝都而不得至,多寓功名事業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實現之意

目錄

示例

【日近長安遠】辛棄疾《鵲橋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歸浮梁》詞:「莫貪風月臥江湖,道日近,長安路遠。」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望眼連天,日近長安遠。」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八出:「跨上白騾韉,空江野路,哭聲動九原。日近長安遠。加鞭,雲里指宮殿。」 【長安遠於日】黎陵《報尹義尚書》:「晉君之說,長安遠於日邊;揚雄有言,交州在於天際。」崔塗《春日登吳門》詩:「長安遠於日,搔首獨徘徊。」 【長安遠】溫庭筠《送崔郎中赴幕》詩:「相思休話長安遠,江月隨人處處園。」張孝祥《點絳唇》詞:「秩秩宇筵,玉潭春漲玻璃滿。旆霞風卷,可但長安遠。」儲泳《西江月·題邯鄲呂仙翁祠堂》詞:「西日長安道遠,春風趙國台荒。」 【長安不見】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詩:「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炎武《瞿公子玄錥將往桂林不得達而歸贈之以詩》:「我望長安猶不見,愁君何處訪慈顏。」 【日近】黃遵憲《車駕駐開封府》詩:「舉首長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遷延。」 【長安日】杜甫《建都十二韻》:「願枉長安日,光輝照北原。」李嶠《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詩:「將交洛城雨,稍遠長安日。」蘇軾《次韻送程六表弟》:「憑君寄謝江南叟,念我空見長安日。」 〖釋義〗②晉明帝認為日遠長安近。後遂用「長安近、長安不遠」等指帝都可達,希望和理想有實現的可能。 【長安近】王維《恭懿太子輓歌》之四:「若道長安近,何為更不來。」丘崈《夜行船·和成都王漕巽澤》詞:「飛舄朝天雲作路。長安近、更無程數。」趙翼《哭璞函之訃》詩:「空懸望眼長安近,欲返遺骸蜀道難。」 【長安不遠】蘇軾《障日峰》詩:「長安自不遠,蜀客苦思歸。莫教名障日,喚作小峨眉。」[1]

 
我愛歷史網

典源

原文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稱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譯文 晉明帝(司馬紹)幾歲時,坐在晉元帝(司馬睿)的膝蓋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陽消息,聽後流淚。明帝問他為什麼哭,元帝詳細以東渡意告訴他。元帝就問明帝:「你覺得長安和太陽哪個遠?」明帝回答說:「太陽遠,沒有聽說有人從太陽那裡來,根據這一點可以知道。」元帝感到驚奇。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舉行宴會,把這件事告訴了群臣,並又重新問他,他卻回答說:「太陽近。」元帝吃驚臉變色說:「你怎麼跟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抬頭只看得見太陽,看不見長安。」[2]

釋義

晉明帝說抬頭便可以看見太陽,長安卻很遙遠。後遂用「日近長安遠」比喻嚮往帝都而不得至,多寓功名事業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實現之意;以「長安日」比喻聖君、帝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