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春秋戰國時期的莒國介紹

莒國介紹

來自網絡的圖片

春秋戰國時期的莒國介紹莒國,周朝諸侯國,國君為己姓 。是山東東夷中最強的國家,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敘述:「莒雖小國,東夷之雄者也。其為患不減於荊(楚)、吳」。齊桓公繼位錢早年在鮑叔牙保護下,逃到莒國避難。莒國這個國家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莒國。[1]

目錄

莒國是什麼國家

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到莒國避難,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公元前431年莒國為楚國所滅。後疑似復國,最終為齊所滅。《漢書·地理志》記載莒傳「三十世為楚所滅」。《戰國策·西周策》則記載「莒亡於齊」。後齊人以莒為「五都」之一。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聯合五國攻田齊,占領齊國大部,田單輔佐齊襄王憑藉莒、即墨二城復國。


莒國是東夷古國。據出土的甲骨文看商代已有莒國。莒地當時屬青州姑幕國,清雍正《莒縣誌》說莒地「唐虞以前無考,商(屬)姑幕國。此侯國也,殷爵列三等,而姑幕實侯此土,僅見之漢史中。」姑幕應是莒國的別名。

公元前11世紀,商紂無道,周起兵伐紂,莒人全力以赴助周滅商,並臣服於周。周朝建立後,沒有封王室之人前來就國,仍封茲輿期為莒國國君。都於計(也稱計亓,後人亦寫作計斤,在今膠州市南關城子村),至春秋初遷都莒(今山東莒縣),傳23世,其中都計近300年。莒國的公族子孫以國都地名為姓,取一個計字,世代承繼。魯隱公二年(前720)至魯僖公二十三年(前673),莒的疆域較封國之初有所擴張。春秋時期疆域曾東起黃海,西至今沂水縣境,南達今江蘇贛榆,北至今昌邑縣境,擁有大小城邑30多個,是今山東地區僅次於齊、魯的大國。

莒國附近的貴族與國君,在本國遭受排擠時,多奔莒國避難。魯慶父避難莒國時,魯人賄賂莒人交出慶父。慶父交給魯人後,魯自食其言,未送賄賂,引起莒國不滿。魯莒之間曾數次發生戰爭,莒敗。齊自恃其強,屢欺莒,莒國式微。周考王十年(前431),楚國勢力擴張到淮上,滅蔡後,進而滅莒,但莒離其本土過遠,難以長期占有,莒之全境最終被齊國兼併。

春秋至戰國初期莒國都城,位於今莒縣縣城的四周,東臨沭河,西傍柳青河。《讀史方輿紀要》「廢莒縣」條載:「舊城有三重,皆崇峻,子城方十二里,內城周二十里,外郭周四十里。」元至元中載「東北隅為今城,周五里有奇。」明始砌以磚,即今之城垣。匝郭土阜,皆昔之故城基地。

莒國,子爵,《通志·氏族略》謂其為「嬴姓,少昊之後也,周武王封茲輿期於莒,今山東密州莒縣是也。」據《世本》記載,莒自紀公以下為己姓,故《左傳》莒女稱戴己、聲己。《史記·楚世家》謂:「簡王元年,北伐滅莒」,時當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漢書·地理志》謂莒傳「三十世為楚所滅」,後歸齊。至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樂毅破齊,莒城不下。漢置莒縣,又為城陽國。

故城西北角在前城子後村南50米,西牆伸到劉家菜園、韓家菜園前至南關村的消氣嶺以東。東南角湮沒已久,無從查考。東牆所經至傅家窪以西,地名為「城子」。北牆至縣化肥廠前。外城西北角「城子口」東西各有一段長200米,高3米的殘牆。東南至濰徐公路一喧有明顯的高地,特別是「消氣嶺」一帶,牆基仍高2米多。

故城的西南角至東南角有斷續殘牆700米,高約8米。在故城範圍內,時常發現大量商、周時期陶片,以周半瓦當和窯具為多,齊法化、齊明刀刀幣也時有發現。1995年12月、1996年6月莒縣博物館曾兩度對宮城南垣外莒明刀遺址進行了考古試掘,出土了一大批陶器、坩堝、刀范、窯爐、銅碴等文化遺址,是證此處為莒明刀鑄造作坊區。屬於西漢時期的有陶器、金縷玉衣片,以及鑄五銖半兩錢的遺址和大批錢範等。故城牆基夯土內,有商周灰、黑陶豆盤、豆柄、鬲足等。[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