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景帝紀
晉書·景帝紀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目錄
原文
景皇帝諱師,字子元,宣帝長子也。雅有風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譽,與夏侯玄、何晏齊名。晏常稱曰:「惟幾也能成天下之務,司馬子元是也。」魏景初中,拜散騎常侍,累遷中護軍。為選用之法,舉不越功,吏無私焉。宣穆皇后崩,居喪以至孝聞。宣帝之將誅曹爽,深謀秘策,獨與帝潛畫,文帝弗之知也。將發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覘之帝寢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會兵司馬門鎮靜內外置陣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尋加衛將軍。及宣帝薨,議者咸雲「伊尹既卒,伊陟嗣事」,天子命帝以撫軍大將軍輔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遷大將軍,加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命百官舉賢才,明少長,恤窮獨,理廢滯。四海傾注,朝野肅然。
或有請改易制度者,帝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詩人之美也。三祖典制,所宜遵奉;自非軍事,不得妄有改革。」
五年夏五月,吳太傅諸葛恪圍新城,朝議慮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諸水口。帝曰:「諸葛恪新得政於吳,欲徼一時之利,並兵合肥,以冀萬一,不暇復為青徐患也。且水口非一,多戍則用兵眾,少戍則不足以禦寇。」恪果併力合肥,卒如所度。帝於是使鎮東將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等距之。儉、欽請戰,帝曰:「恪卷甲深入,投兵死地,其鋒未易當。且新城小而固,攻之未可拔。」遂命諸將高壘以弊之。相持數月,恪攻城力屈,死傷太半。帝乃敕欽督銳卒趨合榆,要其歸路,儉帥諸將以為後繼。恪懼而遁,欽逆擊,大破之,斬首萬餘級。(節選自《晉書•景帝紀》)
譯文
景皇帝名師,字子元,是宣帝的兒子。高雅有風采,沉着堅毅很有遠大的謀略。他年少時就流傳有好聲譽,和夏侯玄、何晏名望相同。何晏時常稱說:「差不多可以成就天下事的,是司馬子元。」魏景初年間,任散騎常侍,多次升官為中衛軍。制定選用人才的方法,提拔人不超越他的功績,任免官吏無私情。宣穆皇后去世,景帝服喪以極其孝順聞名。宣帝將要誅殺曹爽時,精心秘密謀劃,單獨跟景帝悄悄策劃,文帝不知道這件事。將要動手的前一天晚上才告訴他,之後派人窺視,景帝像平常一樣入睡,而文帝不能安然就寢。清晨在司馬門會集兵隊,景帝鎮靜內外,布置非常嚴整。
宣帝說:「這個兒子終究真行啊。」當初,景帝暗地裡收養了三千名不怕死的士人,分散在百姓中,到這時一個早晨就集合起來,眾人不知道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事件平息後,因為有功被封為長平鄉侯,食邑千戶,接着加封為衛將軍。等到宣帝死時,議政的人們都說:「伊尹已死,伊陟繼承事業。」天子任命景帝為撫軍大將軍輔佐朝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升為大將軍,加封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命令百官推舉人才,明確年少與年長者的尊卑,體恤貧困與孤獨的人,清理被廢除不用的人。四海傾心嚮往,朝廷內外恭敬。
間或有人請求要改變制度,景帝說:「『好像什麼都不知道,順從上代帝王的法度去做』,這是詩人所讚美的。三代祖先的典章制度,是應當遵守的;如果不是有戰爭,不能隨意更改。」 五年夏五月,吳國太傅諸葛恪包圍新城,朝廷的議論擔心他分兵侵犯准泗,打算守衛各水路口岸。景帝說:「諸葛恪新近在吳國得到權勢,想求得一時的好處,聚兵合肥,希望僥倖得手,沒有精力再在青徐找麻煩。
再說水路口岸不是一個,多守衛就用兵多,少守衛又不足以抵擋敵人。」諸葛恪果然在合肥集中兵力,最終正像景帝所推測的那樣。景帝便派鎮東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等人抵禦敵軍。毋丘儉、文欽請求出戰,景帝說:「諸葛恪全力深入我方,把軍隊置於險境,他們的鋒芒難以抵擋。再說新城既小又堅固,敵軍進攻也難以攻克。」於是命令眾將領築城防守。相持了好幾個月,諸葛恪攻城的力量耗盡,死傷超過半數。景帝就命文欽督率精銳部隊奔赴合榆,攔截敵軍退路,毋丘儉率領眾將作後繼。諸葛恪因害怕而逃跑,文欽迎上去攻擊,大敗敵軍,殺敵一萬多人。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 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