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晉書·王濬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目錄

原文

王濬,字士治,弘農湖人也。武帝謀伐吳。太康元年正月,濬發自成都,率巴東監軍、廣武將軍唐彬攻吳丹楊,克之,擒其丹楊監盛紀。吳人於江險磧要害之處並以鐵鎖橫截之又作鐵錐長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獲吳間諜,具知情狀。濬乃作大筏數十,亦方百餘步,縛草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鐵錐,錐輒著筏去。又作火炬,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鎖,然炬燒之,須臾,融液斷絕,於是船無所礙。二月庚申,克吳西陵,獲其鎮南將軍留憲、征南將軍成據、宜都太守虞忠。壬戍,克荊門、夷道二城,獲監軍陸晏。

乙丑,克樂鄉,獲水軍督陸景。平西將軍施洪等來降。乙亥,詔進濬為平東將軍、假節、都督益梁諸軍事。濬自發蜀,兵不血刃,攻無堅城,夏口、武昌,無相支抗。於是順流鼓棹,徑造三山。皓遣游擊將軍張象率舟軍萬人御濬,象軍望旗而降。

皓聞濬軍旌旗器甲,屬天滿江,威勢甚盛,莫不破膽。用光祿薛瑩、中書令胡沖計,送降文於濬曰:「吳郡孫皓叩頭死罪。今者,猥煩六軍,衡蓋露次,遠臨江渚。舉國震惶,假息漏刻,敢緣天朝,含弘光大。謹遣私署太常張夔等奉所佩璽綬,委質請命。」壬寅,濬入於石頭。皓乃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銜璧牽羊,大夫衰服,士輿櫬,率其偽太子瑾、瑾弟魯王虔等二十一人,造於壘門。濬躬解其縛,受璧焚櫬,送於京師。收其圖籍,封其府庫,軍無私焉。帝遣使者犒濬軍。 (選自《晉書•王濬傳》)

譯文

王濬,字士治,是弘農湖人,。晉武帝謀劃滅吳。太康元年正月,王濬從成都出發,率巴東監軍、廣武將軍唐彬攻破吳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攻克了它,捕獲吳丹陽監盛紀。吳人在長江中有沙石的危險或要害處布置了防線,並且用鐵鎖鏈橫在江中攔截過往,又製作了長一丈多的鐵錐,暗置在江中,來抵抗入侵船隻。

此前,羊祜擒獲吳國間諜,詳細了解了吳國的這些江防措施。王濬就製造了幾十張大筏,並聯成百步見方,筏上綁着草人,草人身着鎧甲,手執棍棒。(船隊行進時,)先令善游泳者推着筏走在前面,筏遇到水下鐵錐,鐵錐就扎在筏上被拔掉了。又製作火炬,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用麻油灌制後放在船頭,遇攔江鐵鏈即用火炬燒之,片刻間鐵鏈融化而斷。晉水軍艦船遂通行無阻。二月初三,攻克吳國西陵(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俘獲吳國鎮南將軍留憲、征南將軍成據、宜都太守虞忠。初五,又克荊門(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夷道(今湖北宜都)二城,俘吳監軍陸晏。

乙丑,攻占樂鄉,俘獲吳水軍都督陸景。平西將軍施洪等人主動過來投降。乙亥,下詔提拔王濬任職平東將軍、接受符節、督管益梁各路軍事。王濬自從蜀地出發後,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就輕易取得了各種勝利,進攻沒有遇到堅不可摧之城,夏口、武昌,這些地方沒有抵抗堅守的。王濬依照晉武帝之命,繼續揚槳擊水順江而下,徑直奔向三山。吳主孫皓派遣游擊將軍張象率擁有萬人的水軍阻擊,但軍心已散,部下望旗而降。孫皓君臣聞王濬軍隊軍旗兵器鎧甲,連天滿江,到處都是,威猛之勢盛大無比,沒有不嚇破膽的。孫皓採納光祿勛薛瑩、中書令胡沖的建議,向王濬送文請降:「吳郡孫皓叩頭請求死罪。現在,煩勞天子所統領的軍隊,乘着車止宿野外,長途跋涉到達長江邊。我吳國人全國上下莫不惶恐,苟延殘喘暫且活着,冒昧地斗膽向天朝帝國祈求,包容一切,並發揚光大,給我們生路。謹派私授官職太常張夔等獻上所佩印璽,作為呈獻的禮物,聊表忠誠,希望保全性命,並願意聽命。」

三月,王濬进入建业,孙皓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两手反绑),衔璧牵羊,大夫穿着丧服,士将棺材用车载着,率领太子孙瑾、瑾弟鲁王虔等二十一人到王濬营门。王濬亲自解开捆缚的绳索,接受宝璧,焚烧棺材,派人将孙皓送到晋都。同时,查收吴国图籍,封存吴国府库,军中没有私自占有的。晋武帝派使者犒赏王濬的部队。[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