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侯善待琴師鍾儀
古代琴師 |
晉侯善待琴師鍾儀公元前582年,晉侯到軍中視察,發現了兩年前鄭國獻來的楚囚鍾儀。鍾儀自稱是伶人,晉侯就給他一張琴,命他演奏。鍾儀所彈奏的都是楚歌。晉臣範文子認為,鍾儀未棄本職,不忘故土,是個君子。為了促進晉楚兩國和平關係,晉侯以厚禮待鍾儀,並送他回故國。(源自《左傳》)[1]
鍾儀,春秋時楚人,是有史書記載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世代都是宮廷琴師。春秋楚、鄭交戰的時候,楚國鍾儀被鄭國俘虜,獻給了晉國。
目錄
典文
晉侯觀於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稅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問其族,對曰:「泠人也。」公曰:「能樂乎?」對曰:「先父之職官也,敢有二事?」使與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對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問之,對曰:「其為大子也,師保奉之,以朝於嬰齊而夕於側也。不知其他。」公語範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稱先職,不背本也。樂操土風,不忘舊也。稱大子,抑無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雖大,必濟。君盍歸之,使合晉、楚之成。」公従之,重為之禮,使歸求成。
歷史評價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王粲在《登樓賦》中對鍾儀大加讚賞。王粲者,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人。王粲的辭賦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大,與曹植並稱為「曹王」。
「鍾儀琴未奏,蘇武節猶新。受祿寧辭死,揚名不顧身。」初唐四傑之楊炯在《和劉長史答十九兄》詩中,把「鍾儀琴」與蘇武的「蘇武節」並論,字裡行間流露出對鍾儀不顧個人安危,懷念故國的愛國情操的讚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