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長史答十九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
作品名稱: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創作年代: 唐朝 文學體裁: 詩 作 者:楊炯 |
楊炯現存駢文類46篇,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為死人所寫,包括神道碑、墓誌、行狀和祭文。第二類是為寺廟所撰寫的碑銘。第三類是表、議、詩序,表、辯。此類文字無論從形式,還是到內容均無固定程式,可根據作者思想情趣自由發揮,縱橫馳騁。[2]
詩詞正文
“ | <帝堯平百姓,高祖宅三秦。子弟分河嶽,衣冠動縉紳。
盛名恆不隕,歷代幾相因。街巷塗山曲,門閭洛水濱。 五龍金作友,一子玉為人。寶劍豐城氣,明珠魏國珍。 風標自落落,文質且彬彬。共許刁元亮,同推周伯仁。 石城俯天闕,鍾阜對江津。驥足方遐騁,狼心獨未馴。 鼓鼙鳴九域,風火集重闉。城勢餘三板,兵威乏四鄰。 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耿介酬天子,危言數賊臣。 鍾儀琴未奏,蘇武節猶新。受祿寧辭死,揚名不顧身。 精誠動天地,忠義感明神。怪鳥俄垂翼,修蛇竟暴鱗。 來朝拜休命,述職下樑岷。善政馳金馬,嘉聲繞玉輪。 三荊忽有贈,四海更相親。宮徵諧鳴石,光輝掩燭銀。 山川遙滿目,零露坐沾巾。友愛光天下,恩波浹後塵。 懦夫仰高節,下里繼陽春。 > |
” |
—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詩詞名句網> |
作者簡介
楊炯(650年-693年 ),字令明,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唐朝大臣、文學家,常山郡公楊初曾孫,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3]
聰敏博學,文采出眾。顯慶四年(659年),進士及第,授弘文館待制。上元三年(676年),參加制舉,補為校書郎。永淳元年(682年),擢為太子(李顯)詹事司直。垂拱二年(686年),貶為梓州司法參軍。如意元年(692年),遷盈川縣令。如意二年(693年),卒於任上。
文學才華出眾,善寫散文,尤擅詩歌。現存詩30餘首,在內容和藝術風格上以突破齊梁"宮體詩風"為特色,在詩歌發展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明代童佩輯有《楊盈川集》十卷。[4]
唐永淳三年(684年)九月,楊炯伯父楊德乾的兒子楊神讓,跟隨徐敬業在揚州起兵討伐武則天。事件平息之後,楊德干父子被殺,楊炯受到株連,於垂拱二年(686年),楊炯被貶到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縣)擔任了司法參軍,結束了他在長安長達二十六年的安定生活。唐如意元年(692年)冬,楊炯出任盈川(今浙江衢州)縣令。約如意二年(693年),楊炯卒於任上。
視頻
..
..
參考資料
- ↑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詩詞名句網
- ↑ 「初唐四傑」楊炯代表名作盤點,楊炯有名的古詩有哪些? 中國歷史網, 發布時間; 2019-10-09
- ↑ 初唐四傑分別是誰這四個人有哪些成就和貢獻 快資訊,發布時間;2019-07-30
- ↑ 讀楊炯的《從軍行》: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播報文章, 發布時間; 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