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普惠金融,顧名思義指的是金融惠及民生。指能有效、全方位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實際上就是讓所有老百姓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務,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inclusive finance)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 2018年10月,中央財政下達2018年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100億元,比2017年增加23億元,增長29.85%。[1]
目錄
普惠金融的意義
普惠金融是指將金融普遍惠及所有群體,特別強調在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地區以及殘疾人和其他弱勢群體中提供金融服務。因為,對富裕階層或大城市人群而言,金融服務的問題總體不是很大。從金融角度提升社會福利、增強社會保障、扶貧和保護弱勢群體,向普羅大眾提供更好、更便捷、更安全的金融服務。
互聯網對普惠金融的作用
互聯網金融的崛起,提升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互聯網技術帶來金融交易時間、交易空間的極大突破,金融的普惠功能將藉助互聯網技術得以更好、更快地提升。相比傳統模式,互聯網金融平台基於市場需求和技術支撐,可以在業務模式、產品形態和客戶服務等方面進行創新,結合了互聯網技術與金融雙重優勢的互聯網金融,能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普惠大眾。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推動金融市場進步的重要力量,真實反映資金供給與需求的關係,成為中國構建多層次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帶來整個行業生產率的提高,更進一步破解融資難的問題。[2]
2020年中國普惠金融回顧
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加速融合成為亮點
2020年,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快速發展,催生數字技術與普惠金融服務不斷融合,帶動我國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助推數字科技延伸至「無接觸金融」,普惠金融不僅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金融科技的信息優勢、成本優勢、風控優勢將惠及社會低收入群體,服務小微,在偏遠農村地區也得到了廣泛運用,給鄉村農戶帶來更多的金融體驗。
金融與財政聯手共同應對新冠疫情
(一)2020年我國遭受新冠疫情,中小微弱企業面臨巨大經營困境和資金壓力。為此,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和財政部門出台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提供再貼現再貸款優惠政策,加大對「三農」組織、「雙創」機構、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例如,03月16日,央行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准0.5個至1個百分點;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推動降低融資成本,幫助其復工復產。又如:04月03日,央行再次宣布對中小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確保中小銀行將獲得的全部資金以較低利率投向中小微企業。兩次降准共釋放長期資金9,500億元,有力保障了中小微弱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以及小業主的經營需求。
(二)為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央行02月先後推出了3,000億元防疫專項再貸款和5,000億元再貸款。04月中旬,中國人民銀行再次新增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引導中小銀行以5.5%優惠利率向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開展「兩增」和「兩控」活動,發揮扶貧再貸款政策導向作用,鞏固2019年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減費讓利成效,並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控制在不高於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以內。04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金融機構分支行綜合績效考核指標中的權重提升至10%以上,保證普惠性資金支持力度更大、覆蓋面更廣。
(三)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財政部、工信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於06月01日出台了進一步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其中,信用貸款方面,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推出4,000億元再貸款專用額度,購買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2020年03月01日至12月31日新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40%,支持更多小微企業獲得免抵押擔保的信用貸款。地方商業銀行對2020年06月01日至12月31日到期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進行延期還本的,央行可以通過利率互換形式給予1%的政策獎勵,激勵其為流動性暫時遇到困難的小微企業給予延期還本付息安排。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數據:截至09月底,已對超過3.7萬億元中小微企業和外貿企業貸款本息實施延期,穩定了實體經濟和就業形勢。
(四)財政部、稅務總局04月26日聯合發布《關於延續實施普惠金融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主要包括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對金融機構向農戶、小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等9項優惠政策,並將此稅收優惠政策實施期限延長四年,即對已執行到期的稅收優惠政策期限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
金融機構支持普惠金融穩定發展
(一)大中型國有商業銀行不斷加大普惠力度
2019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明確提出要發揮國有大型銀行「量增價降」作用,踐行普惠金融。2019年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階段性完成「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以上」目標,多次出台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惠民措施,加大對「三農」機構、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金融支持力度。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銀行業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5.93%,較上年全年利率水平下降0.77個百分點,其中五家國有大型銀行新發放此類貸款利率為4.25%,體現出了降成本「頭雁」作用。
【案例】
2020年上半年,中國建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1.26萬億元,至06月末已為約8萬戶小微企業延長還款期限。截至12月底,中國建設銀行「小微快貸」已累計為168餘萬戶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支持超4.3萬億元。
此外,0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准力度,招商、民生、興業、光大等股份制銀行在年內紛紛成立普惠金融部,推動普惠金融業務,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助力「六穩」、「六保」,在普惠金融拓展方面交上了不俗的答卷。
【案例】
2020年上半年,中國光大銀行為醫療衛生和生活物資保障相關企業累計投放表內外授信近900億元,對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四大受困行業提供表內外融資支持超1500億元。截至2020年06月末,光大銀行製造業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11.32%;民營企業授信餘額已達1.14萬億元,較年初增速超15%。為此,中國光大銀行在2020年08月中國銀行業協會2019年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百佳評選結果中榮獲「最佳普惠金融成效獎。
(二)中小銀行、保險公司發揮服務地方經濟作用
1、針對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資金需求,城商行、農商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貼近城鎮社區,深入偏遠地區,紮根當地,服務三農,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收效顯著。從2020年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看,貢獻最大的就是農村金融機構,占比超過三分之一,加上城商行,占比更是超過二分之一,成為農村普惠金融主力軍。
2、疫情期間,我國利用信用保證保險的融資增信作用,通過「保險+貼息」方式,創新「銀政保」協同模式,各類農業保險、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涉農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向貧困地區傾斜,不僅降低了小微企業融資門檻和成本,開闢了一條獨特的保險行業支持普惠金融之路,更為今後保險助力農村普惠金融帶來想象空間。
3、下調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擴大小微企業生存空間。2020年04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提高普惠金融考核權重和降低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不僅將普惠金融在銀行業金融機構分支行綜合績效考核指標權重提升至10%以上,還將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下調20個百分點,釋放更多信貸資源,提高服務小微企業能力。
(三)其他六類准金融機構發揮差異化補充作用
疫情期間,其他六類准金融機構,諸如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融資擔保公司以及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積極發揮差異化作用,開發線上產品,大幅縮短融資周期,減輕金融機構信貸壓力,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起到拾遺補差作用。
一批普惠金融監管法規不斷充實法律保障體系
(一)02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促進有序復工復產的通知》;03月02日,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
(二)0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典》,宣告「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人身權利安全等方面有更完善的規定,成為普惠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制度性保障。
(三)06月01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信部《關於進一步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06月03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等八部門《關於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扶貧小額信貸有關政策。09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落實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的通知》,進一步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資金緊張局面。
(四)07月21日,中國銀保監會印發《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互聯網貸款小額、短期的原則,對消費類個人信用貸款授信設定限額,在資金用途、貸款支付、風控模型、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提出新監管要求。
(五)0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民間借貸迎來史上最嚴「利率紅線」,以「4倍LPR」取代了「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具體講,以2020年07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85%的4倍計算為例,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大幅調整了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六)09月07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小額貸款公司通過銀行借款、股東借款等非標準化融資形式融入資金的餘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1倍;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形式融入資金的餘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4倍。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不得用於股票、金融衍生品、房地產市場等違規融資。
(七)2020年10月12日,《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等議案將被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對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徵求意見。
(八)11月02日,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首次對小額貸款業務進行了相關限制。至此,小額貸款公司也正式納入我國金融監管體系。
(九)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強化互聯網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互聯網企業代理保險機構的持牌經營原則,明確了「特別業務規則」,規範互聯網保險業務行為標準。
國家級普惠金融試驗區繼續蓬勃發展
(一)2020年09月14日,經國務院同意,央行聯合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等部門分別向江西省人民政府、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江西省贛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和《山東省臨沂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同年12月,國務院再次批准福建省寧德市、龍巖市和浙江省寧波市創建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加上2019年批准的河南蘭考、浙江台州,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增加至8個,為2021年全國普惠金融改革試點積累了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
【案例】
「江西方案」提出健全多層次多元化普惠金融體系,強化對鄉村振興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加強風險管理和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等五個方面21項任務措施,在試驗區基本建成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匹配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持續優化的金融基礎設施。
「山東方案」提出推動農村金融服務下沉,完善縣域抵押擔保體系,拓寬涉農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提升農村保險綜合保障水平,加強鄉村振興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和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等七個方面26項任務措施,打造普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沂蒙高地」。
(二)為落實《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探索包容審慎、富有彈性的創新試錯容錯機制,劃定剛性底線、設置柔性邊界、預留充足發展空間,04月27日批覆在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等6地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探索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賦能「惠民利企」,紓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解決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普惠金融風險防範和打擊非法機構並舉
(一)自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和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聯合頒布了《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175號文》)、《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第83號文)以後,清理整頓P2P網貸成為2020年普惠金融監管重點工作之一。監管機構本着「能退盡退,應關盡關」指導原則,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各省市紛紛出台政策引導網貸機構良性退出,清退不合格平台,化解行業風險,淨化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