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曹集鎮,曹集稱「安舟崗」,境內有稀落村莊,司馬懿部下鄧艾曾在鄧寨(現張郢村)屯兵數千人進行休整操練。為此這裡人仍有習練武術的傳統。[1]

解放後,曹集先後隸屬於集區、中崗區、曹集區管轄,1958年成立曹集公社,1980年更名為安崗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3月撤區並鄉成立曹集鎮。

曹集鎮位於阜南縣蒙窪蓄洪庫區中部,距縣城25公里,南臨淮河,與固始縣三河尖鎮隔河相望,面積52.08平方公里,全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常住人口35968人(2017年),境內淮蒙防洪大堤全長16.38公里,鎮政府所在地「安舟崗」,是蒙窪庫區唯一的一塊天然高地。

中文名:曹集鎮

外文名:CaoJi

別 名:曹集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阜陽市阜南縣

地理位置:蒙窪蓄洪庫區中部

面 積:52.08 km²

下轄地區:自然村22個

政府駐地:安舟崗

電話區號:0558

郵政區碼:236311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35968人(2017年)

著名景點:曹集鎮烈士陵園(屬革命教育基地)老龍窩風景區 萬畝荷塘基地

機 場:阜陽機場

火車站:阜南火車站.阜陽火車站,阜陽高鐵西站

車牌代碼:皖K 蒙窪蓄洪庫區中部

主要河流:淮河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623人/km2

行政代碼:341225119

歷史人物:鄧艾、焦玉山、沈恩久

主要交通:省道S305.省道S320.淮河特大橋

目錄

基本概括

曹集鎮位於阜南縣蒙窪蓄洪庫區中部,鎮政府所在地安舟崗,距縣城25公里,南臨淮河,與河南省固始縣三河尖鎮隔河相望,東接郜台鄉,西鄰老觀鄉,面積52.08平方公里,全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常住人口35968人(2017年),耕地5.8萬畝。全鎮有淮蒙防洪大堤16.7公里,其中淮堤15.4公里,蒙堤1.3公里,有8個村,近4萬人居住在淮蒙大堤和庫內的安全莊台上。,是蒙窪庫區唯一的一塊天然高地,面積52.08平方公里,有4個村4.3萬人居住。郜(台)老(觀)公路從鎮中穿過。

區劃歷史

歷史沿革

歷史人文三國時,曹集稱「安舟崗」,境內有稀落村莊,司馬懿部下鄧艾曾在鄧寨(現張郢村閆圩孜北面)屯兵數千人進行休整操練。為此這裡人仍有習練武術的傳統。上世紀90年代,青年武術家曹彪先生,在曹集閆圩孜興辦了一所開放的全免費武術學校——閆圩孜武術館。學員一度達到數百人,後因教育模式重文輕武,社會經濟發展,學員減少及其他原因而停辦。

清朝末期,曹集稱曹家集,街市初見雛形,當時有幾家染坊店和小吃賣部。

履見戰功的將軍焦玉山就生長在本鎮焦台村。

焦玉山(1915—1990)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曹集鎮焦台村人,1915年出生於貧農家庭。年幼時給親戚家放牛,1931年淮河特大水災,焦玉山離家逃荒到固始,遇到紅軍,堅決要求參軍,連長看他個子矮,年齡小,不肯收,政委詹才芳把他留在連部當了勤務兵。

1935年他在李先念指揮下,強渡嘉陵江。他在劍門關口戰鬥中負傷,師首長派兩個戰士攙着他過了雪山。第二次過雪山時,他和戰士們在篝火旁睡着了,被大雪蓋住,只有焦玉山和勤務班長爬了出來。焦玉山先後擔任紅30軍88師263團排長、89師267團連指導員、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學兵連連長、紅四方面軍總部便衣隊隊長、警衛營副營長、騎兵連連長。西征時,焦玉山左手被子彈打穿。西路軍失敗,他被地方民團抓住,在監獄裡關了10多天,後在押往青海途中逃脫,被援西軍救回。抗日戰爭時期,任129師385旅團警衛連連長,在關家□戰鬥中頭部負傷。他擔任了獨立支隊營長、師教導大隊副隊長。

1942年進抗大學習,任隊長兼教育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4縱12師34團團長。新開嶺戰鬥,34團配合兄弟部隊攻打賽馬,兄弟部隊進展不快,師長命令34團出擊,焦玉山指揮34團從敵側翼發起猛烈攻擊,打下了賽馬。新開嶺圍殲戰開始後,34團叄次強攻,拿下敵25師固守的陣地。焦玉山指揮34團解放了本溪,在遼陽總攻時,部隊5分鐘就登上城牆。攻打鞍山時,34團占領神社山和市政府大樓。在塔山阻擊戰中,34團開始的陣地在塔山堡和鐵路橋頭,塔山阻擊戰的第二天,守衛在村口最前沿的34團遭到敵人一個梯隊接着一個梯隊的猛烈進攻,一片混戰,34團傷亡慘重,連團預備隊也用上了,一直打到刺刀見紅。第叄天縱隊調整了部署,34團集中守備塔山堡,敵人進攻的更猛烈,敵敢死隊每人胸前掛一排手榴彈,衝鋒時高喊「攻下塔山有賞,官長叄級!」焦玉山指揮34團打得十分艱苦,34團出現了「向我開火」的英雄人物。戰後12師34團獲得「塔山英雄團」稱號。焦玉山成為全軍聞名的「塔山英雄團」團長。

1949年,4縱改稱41軍時,焦玉山任41軍123師團長。

建國後,焦玉山先後擔任過廣東省公安廳副處長、處長、省公安總隊副政委、守備10師師長、佛山軍分區司令員,1962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任47軍副軍長、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參謀長。焦玉山參與指揮了1974年西沙永樂群島反擊作戰和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

1964年晉為少將。獲二級八一勳章、叄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0年去世,骨灰安葬在塔山

沈恩久(1933—1982年),阜南縣曹集桂廟人,中共優秀黨員,人民的好幹部、烈士。 沈恩久自幼家貧,8歲喪父,靠叔父撫養成人。阜南解放之初,恩久積極參加反匪反霸鬥爭,擔任民兵分隊長、中隊長。1952年6月參加工作,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任桂廟鄉副鄉長。1959年因頂浮誇、報災戶屈遭批判,並受黨內警告處分。1962年得以糾正。1968年,沈恩久任桂廟公社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遭造反派批鬥,但他仍指揮抗洪救災,心繫群眾疾苦和生產。1973年,沈恩久被派去寧台大隊擔任黨支部書記,與群眾苦幹兩年,使該大隊糧食由畝產15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1976年,沈恩久被派去郜台衛生院任臨時負責人,整頓1年,使這個「老大難」單位被評為全縣衛生系統先進單位。

1982年7月中旬,阜南縣遭受特大洪澇災害,縣政府動員全縣人民抗洪搶險。沈恩久不顧身患重病,堅決請求去最險堤段,表示「保證人在堤在」。7月18日,沈恩久帶領群眾進入險段,頂風雨,踏泥沙,修堤壩,排險情。其時,恩久的母親病危,女兒來告急。恩久說:「防汛這麼緊,我不能離開。母子情,人都有。可這堤內有許多母親,面臨生命財產危難,我咋能這樣離去呢!」7月24日凌晨3時半,突然發現堤內側出現大漏洞,噴出的水柱高達2米多。沈恩久大吼一聲:「快去堤外找洞口!」便領頭查摸洞口,組織人堵塞。正在此時,沈恩久連連跌倒,昏了過去。眾人將他扶上堤,在昏迷中,恩久還斷斷續續發問:「洞堵上沒有?」並叫人速向上級報告。當他聽到人們說「洞堵住了」,便顫微地連說:「好……好……」終因心力焦瘁,以身殉職,終年49歲。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優秀共產黨員、人民的好幹部」光榮稱號,並追認他為烈士,號召全省人民向他學習。

視頻

我的家鄉阜南曹集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