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朔良鎮東與平果縣同老鄉接壤,南鄰林逢鎮平馬鎮,西接那拔鎮義圩鎮,北連河池市巴馬縣那桃鄉百林鄉。轄16個行政村,163個自然屯,206個村民小組,有壯、漢、瑤三種民族。鎮內村屯級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社會事業及城鎮發展迅速,2006年,全鎮生產總值預計完成9690萬元。[1]

中文名稱: 朔良鎮

行政區類別: 鎮

電話區號: 0776

地理位置: 地處田東縣北部山區

面 積: 394平方公里

人 口: 3.36萬人口

車牌代碼: 桂L

目錄

基本概況

朔良鎮地處全鎮總面積394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5096畝,其中水田面積14041畝,旱地面積11055畝,有壯、漢、瑤三種民族。

區位優勢

朔良鎮地處兩市三縣八個鄉鎮的交界處,鎮政府駐地距縣城52公里,環縣路橫貫全境,建設中的田東至巴馬平田三級油路橫穿境內,其中朔良經禱午至南百二級公路的柏油路、朔良至寶達油路已經建成通車,水、電、路、通訊等均很便利,是兩市三縣八鎮商品集散地,人流物流旺盛、商貿繁榮。鎮內 村屯級公路四通八達。

自然資源

朔良鎮境內現已探明可開採的資源有的金、硅、石英、活性白土等多種礦產資源,品位高、儲量多,極具開採價值。屬於紅水河水系的靈岐河流經全境,水能蘊藏量1.56萬千瓦,有待開發利用。

社會發展

多年來,朔良鎮黨委、政府實施「項目立鎮、科技興鎮、法制治鎮」戰略,以豐富的資源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團結帶領全鎮各族人民為建設新朔良作出了艱苦卓絕地奮鬥。幾年來年財政收入增幅保持在3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2001年和2002年連續榮獲全縣目標管理一等獎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等獎。2002年被評為百色市「九五」期間環境保護先進單位;2003年8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廣西重點鎮」;2005年7月獲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鄉鎮」稱號;2006年1月,百色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2005年度百色市『平安鄉鎮』」稱號。2006年,全鎮生產總值預計完成9690萬元,農村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8362萬元,全鎮財政總收入完成50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52元,2005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7530萬元,農村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35萬元。

產業布局

工業化進程逐步推進,以私營經濟為主的經濟格局已形成。日產3萬塊磚的紅磚廠、百敏金礦、6萬畝速生桉基地、六羊硅礦相繼落戶建成投產。朔良鎮山川秀美,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熱同季,物產豐富;全鎮林地面積30.1萬畝,森林覆蓋率58%,是田東縣最大的林業生產基地,被譽為「綠色生態山鄉」。經過多年來農業產業結構的大力調整,全鎮種有酸梅3.2萬畝、板栗5.6萬畝、油茶2.1萬畝、八角1.5萬畝、甘蔗3.3萬畝。另外,特色產業七里香豬的養殖規模在不斷擴大,2005年全鎮出欄3.8萬頭,產品供不應求。

城鎮建設

為了改善廣大群眾的生活環境,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合理、規範村鎮建設,朔良鎮早在2000年初就在寶達、南立等村率先邁出建設小康文明示範村建設步伐,截至2005年12月,有2個自然屯完成村容村貌的整治,有12個自然屯整體拆舊建新,有8個已建成了社區式的農民新村,其中規模較大的是南立村百琴小康新村,規劃總戶數115戶,已建成81戶;全鎮農村建房達536戶,總投資達2100多萬元。另有48個自然屯編制了村莊規劃。另外,小城鎮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鎮容鎮貌煥然一新。1998年建成全市鄉(鎮)級建築面積最大、功能最齊全、市場效益最好的農貿市場,並於1999年榮獲自治區級文明市場,2003年8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自治區重點鎮」。現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6千人,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布局合理,呈現出「一鎮三街」的格局。朔良鎮的鎮區、村莊建設都走向規範化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