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新技術研究室
望遠鏡新技術研究室天文學是以觀測為基礎的科學,在國家戰略、科技和社會發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望遠鏡就是天文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利器,每一次望遠鏡口徑的增大,都會帶來新的重大發現。隨着天文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天文學家希望能夠觀測到更多的早期宇宙事件、更加遙遠的天體以及更多的天體細節,研究宇宙第一代天體形成、早期星系的生態系統、形成和演化,揭示暗能量和暗物質本質[1]、系外行星探測與研究等等,這些都需要研製口徑更大,分辨率更高的望遠鏡。
目錄
機構簡介
望遠鏡新技術研究室堅持面向天文學研究中的重大需求,以突破重要天文觀測設備的關鍵技術為目標,研究和發展與現代天文學密切相關的天文技術與方法,特別是主動光學技術(包括可變形鏡面和拼接鏡面主動光學)、大視場自適應光學技術、長基線天文光干涉技術、極端環境下的天文光學技術、低速高精度跟蹤技術等。目前承擔的主要研究和研製項目有: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的技術支持和維護、LAMOST相關維修改造和升級、大型天文光學紅外望遠鏡前沿技術研究、基於差分延遲干涉的微角秒天體測量裝置研製、大型天文光學望遠鏡控制系統智能化研究、雲南大學1.6米多通道巡天測光望遠鏡、司天工程望遠鏡、南極巡天望遠鏡等項目。
相關資訊
主要項目及成果介紹
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
是是世界上首次在一塊鏡面上同時實現薄鏡面和拼接鏡面主動光學技術的望遠鏡,平均有效通光口徑4米,視場直徑5度,包括:6.7米X6.1米的主鏡和5.7米X4.4米的改正板(分別由37塊和24塊1.1米對角線直徑的六角形光學鏡面拼接組成)及其主動支撐;2000多個測量、控制光學鏡面的傳感器和促動器;8米精密地平式跟蹤機架;4000根光纖及其光纖定位單元;16台多目標光纖光譜儀和4台導星相機。望遠鏡指向精度4.9角秒,機架跟蹤精度0.2角秒;4000根光纖的重複定位精度優於15微米;光纖出光率大於99%。在大視場、口徑、光纖數三項最重要的巡天指標國際領先,研製經費僅是國際同等規模的約1/3。
的建成是我國望遠鏡研製的里程碑。不僅將我國望遠鏡研製技術發展到國際水平,為研製更大的地面、空間光學望遠鏡[2]創造了條件,還大大推動了我國在光學儀器、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自動控制等技術科學領域的發展,顯着提升了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成功研製和運行,使人類對天體有縫光譜觀測數提高到了千萬量級,截止2022年3月已獲得2000萬條光譜和880萬組恆星參數,約是目前國際上其它巡天項目光譜觀測數總和的2.6倍;發布的數據已經被國內外天文學家廣泛用於科學研究,產生了一批高顯示度的亮點科學成果,為中國在大樣本天文學特別是銀河繫結構和演化、恆星物理等諸多研究領域走到國際前沿創建了平台。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暗物質?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把星系連在一起的「神秘物質」 ,搜狐,2023-06-13
- ↑ 光學望遠鏡如何分類?有哪些類型?,搜狐,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