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朱元璋的卦和樊若水的桥(魏海冬)

朱元璋的卦和樊若水的桥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朱元璋的卦和樊若水的桥》中国当代作家魏海冬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朱元璋的卦和樊若水的桥

元朝1231年的一个夏夜,在皇觉寺的破屋里,二十五岁的朱元璋,正烦恼着。好不容易在皇觉寺找到的糊口的饭碗,现在已经断顿了。而此时的外面不是饥荒,就是战乱的死亡大沼泽。

就在朱元璋走投无路的时候,自小光屁股玩大的汤和朋友,为他寻好了新工作,热情洋溢的书信都送来了。可这事情却更让他纠结,汤和给他找的工作,与其说是共创大业,不如说是造反,那可是杀头、灭九族的罪啊!

在他百般纠结之际,他忽然想到了一个极品的办法:算卦。卜卦的结果更是狠狠地给了他一刀:“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意思是说,留下来或者逃荒,百分百是死!玩命造反还能有活路。

面对这残酷的结果,朱元璋终于像换了个人似的,穿着一身干净的僧袍,精神饱满地踏上了投奔红巾军佂途。这之后的路,他是从小兵做起,一步步直登上皇帝的宝座。

有人说:“这卦算的真灵。”可二十年后,已贵为帝王的朱元璋,在与儿子太子朱标的一次对话中,却说出了这样一段内情。

那夜的朱元璋在收拾东西启程前,还做了一件事情:闭上眼睛,回忆自己这么多年的逃荒路,沿途的世态人情。接下来他认真而冷静地考虑了自己去共创大业是否合适,这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如何拉队伍,要做什么事,件件事他都想的清楚,等到启程之时,未来的道路,他已经成竹在胸了。

接下来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有备而来。他刚到濠州红巾军营就被怀疑是奸细,刀光剑影指着他,他丝毫不慌,接着当场被拉下去砍头,他仍然不慌,由于这样的淡定,才得到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的赏识。

濠州解围之后,他回乡招募了700多人的队伍到最后建立自己的军队,可以看出他都是在为自己的大业而准备着。在后来的群雄逐鹿中,眼看着别人的称帝,他也没有乱了阵脚,仍按自己的路走,最后成为佼佼者。

有人说,归根到底朱元璋就是个人能力太强,而那手无缚鸡之力的南唐书生,樊若水又该如何解释呢?

他是南唐县令的儿子,就是个普通的学子,唯一一点歪才,就是擅长造桥。放在那时代,这也是没有用学问。可他志向远大,却得不到李煜皇帝的赏识,忍够了的樊若水,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跳槽!

他化装成渡工,写了一封推荐信直接转交给大宋皇帝赵匡胤,赵匡胤读了他的信,是哈哈大笑,笑完竟大呼:“人才难得。”当场就拍板:重用!还欣喜若狂地高呼:“南唐李煜小儿,已入我囊中。”

一夜之间飞黄腾达了,他从进士升到将军,再升到太子右赞善大夫。好些人都认为宋太祖疯了。可直到开宝八年十一月,在南唐守军瞠目结舌的目光中,一座浮桥如变魔术般横跨长江,大宋士兵势如破竹而来,干脆利落地抓了南唐国主,基本完成了中国统一大业,直到这时所有质疑樊若水的人,才彻底闭了嘴:樊若水就是这件事的幕后英雄。

在樊若水看来,大宋久攻南唐不下缺的决不是军事人才,而是造桥技术。那个时代一道长江就是一道天然鸿沟,纵使你有百万巨舰,也无济于事。而樊若水早就在长江江面往来数月,考察水文。滚滚长江,他已了然于胸。他送给宋太祖的自荐书,更是一封堪称书写人类桥梁工程学新纪元的技术报告:《横江图说》。更令宋太祖惊叹的是,这书信上不但有详细的施工规划与精巧的设计,就连采石江面的水文深浅,都有细到极致的标注。几乎每一个字,都是冒死在江面往返勘测换来的。 

后来的许多学者慨叹地说:“樊若水的这一座桥,把大宋统一南北的时间表,至少加速推进了二十年。”而这件事的重大意义还在后面,大宋的北面的契丹辽国一直虎视眈眈看着大宋。后来,宋太祖凭着统一南北的举国之力,才艰难扛住辽国的攻势,实现了百年和平。

朱元璋规划好了,再行动,实现了帝王梦。樊若水实际考察好了,再跳槽,成了民族英雄谋而后动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谋而后动让他们步入了非凡的人生。

[1]

作者简介

魏海冬,网名:纤云弄巧。2015年新锐作家暨记者培训班学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