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天主堂
朱家角天主堂清咸豐十年(1860年)時建立小堂,光緒九年(1883年)擴建為大堂,取名「耶酥升天堂」。宣統元年(1909年)另建鐘樓,與大堂互不相連,稱之「中西混合式大堂」,時有教徒千人左右,大多是水上漁民。
起初,隸屬泰來橋堂,至民國34年(1945年)成為公堂,轄金澤、朱家村等6所小堂。大堂建成後,創辦小學1所,供教會兒童讀書、讀經。1950年又開設「金澤母心診療所」(1952年分別併入朱家角人民醫院及金澤衛生所)。
「文化大革命」期間,活動停止。1980年8月,上海教區撥款3萬元修復,同年聖誕節,在龔秋生神甫主持下恢復開放。
目錄
天主教
「天主教」一詞的西文源自希臘文,意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詞,為明末天主教傳教士進入中國[1]後,借用中國原有名稱對所信之神的譯稱,取意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與中國所信奉的神靈相區別,故稱其教為天主教。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穌基督,尊耶穌生母瑪利亞為「聖母」。「信經」[2]是天主教權威性的信仰綱要,也是信徒受洗入教時必讀的經文。其中《使徒信經》是最古老的信經之一,共十二條,有「十二端信道」之說,囊括了天主教信仰的主旨,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相信全能的父上帝(天主)。他化成天地,創造人類。2.相信天主聖子(耶穌基督)。耶穌降生為人、救贖人類,受難(被處死)、復活、升天,末日審判時將再次降臨。3.相信天主聖神(即聖靈)、聖教會、肉身復活等。
教區是天主教[3]使用的一種管理區域或機構,由數個堂區組成,並設有一位主教[4]擔任最高領導者。1946年,中國天主教正式實行聖統制,將原有的傳教區性質的代牧區改為正式的教區。此後共設有21個總教區、100個教區,以及30個宗座監牧區(初具雛形、尚未成立正式教區的傳教區域),目前仍是聖座認定的教區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