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机器制造业

机器制造业,是一个机械制作部门。机械工业亦称"机械制造工业"或称"机器制造工业"。是制造机械产品的工业部门。主要包括农业机械矿山设备冶金设备动力设备化工设备以及工作母机等制造工业。[1] 机器制造业是工业的心脏,它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等提供技术装备,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机器制造工业的发达与否及机器装备的自给水平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真正标志。

机器制造业

机器制造业的门类多,现在已成为拥有几十个独立生产部门的最庞大的工业体系。由于机器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技术性强,所以实行生产专门化标准化、自动化对于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机器制造业

外文名称 machine building

类别 机械制作部门

别称 机械制造工业

内容 农业机械、矿山设备

建立

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大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机器本身的生产革命化,即建立机器制造业。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最先投入使用的一批纺织机器,几乎全是木制的手工产品,或是由使用人自行制造,或是由钟表匠、木匠和工具制造匠为使用人定制,甚至蒸汽机最早也不是由波尔顿-瓦特商号制造的。

他们只提供图纸,监督生产。由此可见,工业革命开始时虽有机器生产,但尚无真正的机器制造业。

手工生产木制机器有着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成本很高,产量有限,转速不匀,容易磨损,构造简单,功效不高。上述缺陷是由手工方法与木料相适应、相结合而造成的。因此,要从根本上克服那些缺陷,必须从建筑材料、制作方法以及加工工具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随着冶铁业的发展,人们逐步开始以铁代替木材来生产机器零件,工厂越来越多地使用金属设备。威尔金森提供的优质汽缸,保证了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成功。铁器零件和设备的应用,必然要求制造方法和工具的改革。铁取代木材,增加了机器材料的硬度,而机器构造的日益复杂则要求零件的精确性和标准化。

对此,原有的手工方法及所用的工具已无法满足需要。"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能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

1770年前,波尔顿曾经制成了几部碾压机和车床,但因以水力推动,功率不大,缺乏实用性。这说明,机器制造业同样需要解决动力机械化问题。此后,一系列的机器工具相继出现。1789年-1794年,木匠布拉默和他的助手亨利·莫兹利对重型螺纹切削机床进行了改进。

1810年前后,莫兹利应用滑动原理发明了滑动刀架,使切削机得到重大改进,解决了制造精密圆柱体和螺丝的技术难题。后来,理查德·罗伯茨在改造凿穴机的基础上制成了钻孔机和切削机。1821年,几位工程师制造出一部金属刨,后来,罗伯茨又做了改进,使它的形式固定下来。

1830年前后,罗伯茨首次制造标准型板用以复制机器零件。19世纪30年代,约瑟夫·惠特沃斯制成了新的计量工具,改进了计量工作,使工程能够达到相当高的精确程度。随着机器工具的发明和应用,一些机械商号相继出现。它们借助于工具机生产机器,并且逐步生产出可以替换的机器部件。这表明,机器制造在向独立的工业部门发展的过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不过,机器制造要成为一个得以自立的工业部门,还有赖于动力的机械化。1839年,纳斯密兹发明蒸汽锤。它的锤击力不仅大大加强,而且可以调整以适合各种需要,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种锤特别适合于造船厂和其它大型机器制造厂。它促进了锻造技术的改革,有了它就能生产出安全可靠的远洋轮船主轴和制造机车。

另外,工程师们还制造出了结构较为复杂的锻造机,用以锻造纺纱机的纱锭、螺栓、锉刀等机器零件和金属工具。1848年,罗伯茨发明镗床。随着一系列工具机的发明应用,各种形状的金属加工不仅日益精确和标准化,而且能进行配套生产。于是,到19世纪40年代,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开始发展起来。

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实现了机器本身的变革,从而为机器大工业生产最终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机器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工业革命才最终得以完成。

发展因素

主导产业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交替出现,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80年代及90年代初,进入前五位的行业主要是与满足居民的吃、穿相关联的行业,由于纺织业等行业出口大量增加,其在工业增加值

中的位次和比重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居前列。90年代中期,由于能源、原材料等产品出现短缺,相应的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家电产品发展迅速,1995年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地位快速上升,位居第六,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10%.2001年之后,进入前五位的行业就集中在重化工业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方面,这些行业与居民消费结构向住、行等升级直接相关。

2000年之前,位居前五位行业的比重差距较大。例如,1986年第一位的纺织业与第五位的食品制造业相比,两者的比重差有5.78个百分点。而2003年最大与最小的比重差仅为2.61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在当前的新一轮高增长周期中,已经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和高增长产业群。

而且高增长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增强(例如汽车、造船等产业对钢铁工业形成较大的需求),主导产业的群聚效应明显,不似以往主导产业相对单一的情况。

与日本等国重化工业时期的产业结构相比,中国最大的不同在于,重化工业得到加快发展的同时,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新技术条件下的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跨越式发展性质。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