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
简介
“杂剧”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意思和汉代的百戏相似。“杂”谓杂多,“戏”则和“剧”的意思相仿,指嬉闹,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的专称;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它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并且分为三段:[3]
三段各一内容,互不连贯。
历史
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传统文学样式。杂剧的体裁,首先是一本四折的形式,这是受宋杂剧演出时分为四段的影响,四折之外又可以加两个“楔子”。杂剧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三者交相配合,推动剧情的发展,刻画人物的性格。[4]
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早的传统戏曲种类。以其发展衍变地域和时期的不同,又可分为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就其音乐──北曲来说,则是一种早期的以曲牌体为特色的重要声腔系统。它吸收、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优秀成果,对当时的南戏和明代以来南北各种地方声腔剧种给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杂剧的音乐,有些直接取自宋大曲,有些则来源于中国民间小曲。但宋大曲一般只取唐大曲的一部分,称为“摘遍”;宋大曲的结构也已远较唐大曲简单。
北宋以后,杂剧既有随南宋南迁的,也有为金所继承的,金继承的宋杂剧也称院本,性质上与宋杂剧却没有区别。
北宋末南宋初,也就是12世纪,南方也产生了一种与宋杂剧不同的戏曲南戏,又叫戏文,又因为产生地在浙江温州,所以又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戏完全表演故事,结构可随故事变化,不象宋杂剧基本由三段构成。
南戏音乐以南方流行的小曲、歌谣为主,大概后来受到宋杂剧的影响,也采用唱赚、词调和大曲的部分曲调。南戏虽不讲究宫调,时间久了却也自然形成了集曲成套的规律,曲牌联接已有一定次序。在南戏的舞台上,一般角色也可歌唱,因此便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形式,音乐的路子显得开阔了。[5]
兴起原因
元代杂剧兴盛,乃古代戏剧文学艺术长期发展的结果。杂剧受唐宋以来词曲以及各种讲唱文学盛行的影响,词变为曲,再变为戏曲来搬演故事,因而形成杂剧。在诸宫调和金院本的基础上,杂剧进一步发展起来。当时大量外族音乐(北曲)传入中原,亦推动文体的自然发展。
元代儒家衰微,文学思想自由放任,载道文学地位动摇。过往被载道派认为卑不足道的戏曲,得到自由发展的机会。杂剧内容切合现实,遂受观众欢迎。
元代商业经济繁荣,都市兴起,文娱需求增加,娱乐事业随著兴盛,艺术表演社会化和商业化,都是有利于戏剧发展的社会环境。当时剧作家群(书会)形成,著名演员涌现,促使杂剧兴起。
元朝前期科举废除,文士在政治上无出路,才力无所用,将其精力转移,遂努力于杂剧创作。加上外族统治,政治腐败,使汉人受尽压迫,文学家或借杂剧以抒愤郁。
体制
构成元代杂剧的要素有三:曲词、宾白和科,并有完整故事情节。文词上,曲较典雅而押韵,白则较浅白通俗而不押韵。角色分担上,曲只限主角一人独唱,演出时一本四折整套曲子,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独唱,其他任何角色都可说白,但不能唱。独语为白,对话为宾。唱者先白后唱,不能兼带宾白。科又叫介,是关于剧中人物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脚色须依科、介表演。
杂剧每本四折,每幕一折,在结构上一般是一本四折演完一完整故事(间有例外)。折有段落的意思,元杂剧以同一宫调写曲,一套曲子由头至尾唱完,叫做一折。故事长者分数本。
杂剧多另加“楔子”,常规是一剧一楔子,也有一剧两楔子的。楔子篇幅比较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对故事由来作简单的介绍,也有在折与折之间演出的,但不能放在第四折之后。楔子作用是补充正文、简介内容,或贯串剧情,和后来过场戏相似。
杂剧以脚色(角色)表演故事。演员在剧中所扮的人物,主要分末(男角)、旦(女角)、净、丑四类。“正末”是剧中男主角,“正旦”是女主角。其他是配角,如外末、冲末、外旦、搽旦等。净是画花面的男配角。此外有孤、孛老、卜老、邦老等脚色。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曲牌组织有严格限制。所用皆为北曲,劲挺雄武,较宜表现威武豪放的气概,伴奏乐器以弦索为主。一韵到底,所用为北方语音,只有平上去三声而无入声。
元杂剧末尾多有两句或四句韵语作结,概括全剧内容,称“题目正名”。
发展
金元时期
杂剧在金元时期于中国北方发展成熟,成为主要以四套北曲套数组成的代言体戏曲。元杂剧与元散曲即所谓元曲,一般被视为元代文学最具特色的文体之一。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以上合称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等。
明朝时期
杂剧至明代持续发展,北曲杂剧是明代宫廷戏剧的主流,也是明代戏曲创作的典范。但杂剧整体的发展已不如元代之盛。明中叶后,北曲杂剧受南曲影响日益明显,发展出短可一折,长可达十一折的“南杂剧”,其短小者又称“短剧”。
南移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挥师江南,占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在杭州设立两浙都督府,至元十五年(1278)改杭州路总管。至元二十一年(1284)立江浙行省,以杭州为省治。这期间,北人大批南下,来到这片新征服的土地。据《元史·崔彧传》载,到至元二十年(1283),南流的人口便已达到15万户,超过当时北方总户数的十分之一。而且有元一代,北方人口南流的趋势一直不曾停止。在繁华的南宋都城杭州,北来的人口熙来攘往。陈旅在《送张教授还汴梁》一诗中说道:“莫向春风动归兴,杭州半是汴梁人。”(《安雅堂集》)
兴盛于北方的杂剧艺术,也伴随南征的大军和南徙的人口,来到了南方。富庶的江南,为杂剧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吸引了大批北方杂剧作家和艺人。在北方享有盛名的杂剧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尚仲贤、李文蔚、戴善夫、侯正卿等人,纷至沓来,或游历,或卜居,或出仕,继续着他们的杂剧活动。著名杂剧演员如珠帘秀等,也辗转来到扬州、杭州等地演出。至于许多曲家诗人如胡祗遹、王恽、徐琰、鲜于枢、侯克中、卢挚等,也来到南方,并且和剧作家、艺人联系密切。一时间星河灿烂,名家汇聚,杂剧的重心遂向以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戏剧圈转移。
清代杂剧更衰,几乎完全成为文人案头化的创作,与实际于场上的演出,已相去甚远。
衰落及原因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至大德(1297~1307)年间。这期间杂剧初入南方,擅风骚者是在北方已经享有盛名的作家。他们不仅带来了已在北方流传的名剧,还继续写作新篇。像身为“杂剧班头”的关汉卿,在《望江亭》杂剧中插入了南戏片段,表明了这部喜剧极有可能作于南方。至于马致远、尚仲贤、戴善夫等,均出于任过江浙行省务官,他们的许多杂剧作品,正是在南方撰写并在南方流传的。这一批杂剧名家,继续保持着北方杂剧初兴时期那种生气勃勃的精神,以关怀现实的充沛感情,为杂剧赢得南方观众的喜爱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为元武宗至大(1308~1311)到元文宗天历(1328~1330)至顺(1331~1332)年间。这时,关汉卿等杂剧名家陆续退出舞台,代领风骚的是郑光祖、乔吉、宫大用、秦简夫等人,他们虽然来自北方,但主要创作活动是在南方。同时,南方籍杂剧作家如金仁杰、杨梓、朱凯、沈和、范康、王晔、屈子敬、鲍天佑等也崭露头角,成为杂剧创作的生力军。
这期间,杂剧及散曲已被奉为“乐府”正宗,如江西周德清撰写了总结北曲音韵的《中原音韵》,而祖籍大梁、久住杭州的钟嗣成,则撰写了记述杂剧作家作品的《录鬼簿》,开始了对杂剧的总结与评论。人们对理论和经验的探索,也表明杂剧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就杂剧创作而言,这一时期的作品明显体现出南方的人文色彩,创作风格趋向典雅,创作题材多为文人韵事和仙道隐逸;宣扬伦理的题旨日益加强,而积极的精神日渐消退。原先“本色”与“当行”并重的做法,转为侧重辞藻的华美,而剧作的舞台性则有所忽视;就某些剧本的单折而言,虽不乏佳篇,可作诗读,但从整本来看,则缺乏佳构,不太适于场上演出。这便为杂剧的衰落种下基因。一旦时势变迁,文人参与减少,杂剧创作便出现危机。
第三个阶段,为元顺帝朝(1331~1368)到明初,这一时期,在北方戏剧圈,杂剧创作日见沉寂,而处于南方戏剧圈的杂剧,也是萎靡不振。于是,杂剧便走向衰落了。
杂剧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制上的缺陷,是导致它日益衰微的重要原因。它由一人主唱的形式,明显地有着说唱文学的痕迹,这固然可以使主角尽情发挥,能较透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其他角色只能作为陪衬,也必然限制了作家的发挥。其第四折多成强弩之末。
相比之下,南戏在体制上较杂剧更合于戏剧的本质。当南戏吸取了杂剧的优点,由粗转精,也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随着《琵琶记》和《拜月亭记》等作品的出现,南戏这个综合了杂剧体制所长,又能扬弃其所短的剧种,便取代了杂剧,成为剧坛的主流。
杂剧雕砖
宋、金、元时期砖室墓中的杂剧及散乐题材雕砖。北宋时,仿木结构建筑壁间嵌有杂剧雕砖的砖室墓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邻近地带已开始流行。如河南禹县白沙的北宋末年墓和偃师酒流沟的北宋末期小型砖墓,墓室壁间都嵌有杂剧浅浮雕砖。
前者有雕砖2组共11人,分嵌于两壁;一组持大鼓、拍板、□篥篥、腰鼓、笛子等乐器,当系散乐中各种乐部的代表性形象。后者有人物雕砖6块,其中一组3块,有人物5个,着不同服饰,作对话、戏谑等状。另3块各雕4女子作切□、烙饼、抱瓶状,似为执役的女婢。
在河南省焦作市西郊金墓,前后室四壁的各朵斗拱之间,嵌有近于圆雕的散乐、舞蹈、说唱童子形象10多人,反映了杂剧、散乐在晋南、豫北一带的蓬勃发展和广为群众所喜爱。出土有杂剧雕砖的元代墓葬,其中吴岭庄墓,分前后左右4个墓室,前后2室的四壁,均嵌有精美的雕砖。
杂剧舞台面嵌砌在前室南壁的上方,出场的角色有末泥、引戏、副末、副净和装孤,两端还有以拍、腰鼓伴奏的司乐人。杂剧之外,前后2室的壁间,还嵌有跑毛驴、狮子舞等由童子扮演的乡村社火节,生动地反映了杂剧这一艺术形式,由宋杂剧而金院本到元杂剧在晋南一带的发展状况,以及散乐、乡村社火节目的繁荣景象。
研究书目
-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 吉川幸次郎著,郑淸茂译:《元杂剧研究》(台北:艺文印书馆,1960)。
- J.I. Crump(柯润璞)著,魏淑珠译:《元杂剧的戏场艺术》(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
- Wilt L. Idema著,张惠英译:《朱有炖的杂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视频1:元杂剧常识
视频2:窦娥冤片段-元杂剧
参考文献
- ↑ 宋杂剧与元杂剧有何区别? .音乐家[引用日期2017-09-25]
- ↑ “杂剧”和“南戏”的区别_百度知道 3个回答 - 回答时间: 2019年6月20日 - 31人觉得有用 最佳答案: 一、“杂剧”和“南戏”的区别 1、产生的地点不同。 元杂剧以元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而南戏则产生于...
- ↑ 关于杂剧的古诗_古诗文网 杂剧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
- ↑ 杂剧和散曲的区别_百度文库 1页 发布时间: 2019年09月16日 杂剧和散曲的区别 - 杂剧和散曲的区别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文学形式。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 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样式。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相近...
- ↑ 杂剧_豆瓣' 2019年2月11日 - 来自:豆瓣读书 明清杂剧卷 (9人评价) 作者: 朱有燉等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2019年2月9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明杂剧史 (9人评价) 作者: ...
外部连结
- 关汉卿与元杂剧
- 陈翀:〈唐代“杂剧”小考〉。
- 伊维德:〈元杂剧――异本与译本〉。
- 伊维德:〈元杂剧:版本与翻译[失效链接]〉。
- 赵晓寰:〈元杂剧科举戏婚姻家庭关系中所涉法律问题考察〉。
- 小松谦:〈试论《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版本性质〉。
- 伊维德:〈我们读到的是'元'杂剧吗——杂剧在明代宫廷的嬗变〉。
- 王瑷玲:〈明清抒怀写愤杂剧之艺术特质与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