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諸宮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諸宮調,是中國於北宋出現的一種說唱文學敘事韻文

簡介

起源於北宋,興盛於南宋,進入元朝後漸與元朝當時更受歡迎的體裁融合。

是說唱的一種形式,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屬於中國宋、金、元時期的一種大型說唱文學。是從變文教坊大曲雜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集若干套不同宮調的曲子輪遞歌唱而得名。諸宮調以說唱為主,又因為它用琵琶等樂器伴奏,故又稱「彈詞」或「弦索」。

諸宮調由韻文散文兩部分組成,演唱時採取歌唱和說白相間的方式,屬敘事體,其中唱詞有接近代言體的部分。諸宮調為後世戲曲音樂開闢了道路。宋代已用諸宮調的曲調來演唱宋雜劇了。至元代,其曲調對北方雜劇的形成卻起了重要的影響,它的重要的藝術手段,都為元雜劇所吸收。它為中國戲曲藝術的成熟奠定了基礎。

產生背景

原圖鏈接 西廂記諸宮調 來自新浪博客

諸宮調是中國宋代一種說唱伎藝,因集若干套不同宮調的曲子輪遞歌唱,故名。,是中國古代各種音階中的第—級音,以宮作為音階起點的曲子稱為宮調。由多種宮調組合成—個完整的長曲,就是諸宮調。

諸宮調又稱「話本」,像《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以「這本話兒」代指將要說唱的故事;120回本《水滸傳》第51回寫諸宮調演員白秀英的開場白:「今日秀英招牌上明寫這這場話本,是一段風流縕藉的格範,喚作《豫章城雙漸趕蘇卿》」。這說明諸宮調與民間說話是孿生的藝術種類。諸宮調作品出現的代言體虛實,與小說話本對人物聲口的模擬,有着密切的關係。

諸宮調與前此的說唱、歌舞均有淵源關係。它繼承了唐代變文韻散相間的體制,發展了以同一詞調重複多遍並間以說白的鼓子詞,以一詩一詞交替演唱並與歌舞結合的「轉踏」和集合若干同一宮調的曲調為一套曲的「唱賺」的結構。

比起上述鼓子詞、轉踏和唱賺來,諸宮調篇幅更大,結構也更加宏傳,可以表現更為複雜的內容。一方面,它既能象長篇敘事詩一樣,使故事得到自由發展;另一方面,它的部分唱詞又兼有代言體特徵,能造成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效果。由於它交互使用具有不同宮調、聲情的曲子,又為表達比較豐富的感情內容提供了條件。

它是由說唱、歌舞到戲曲的演化過程中的過渡形式。

起源

諸宮調或源自山西。北宋後期,諸宮調由山西澤州孔三傳開封首創。

據宋王灼碧雞漫志》卷而載:「熙豐、元祐間······澤州孔三傳者,首創諸宮調古傳,士大夫皆能誦之。」所謂諸宮調,是相對於限用一個宮調的說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種宮調串接而成,其間插入一定的說白,與唱詞配合,敘述有人物、情節的長篇故事。[1]現存《劉知遠諸宮調》在山西平陽刊印,《劉知遠諸宮調》和《西廂記諸宮調》故事都發生在今山西境內,其押韻均屬山西方言。[2]故諸宮調或起源於山西。

流傳

北宋後期,孔三傳在開封的瓦肆勾欄中演出諸宮調,頗為流行,「士大夫皆能誦之」。[3]宋室南渡,諸宮調由南遷的藝人帶到南方。南宋時,臨安有男女藝人效法孔三傳,演出諸宮調;其他大城市中,也偶有女子以諸宮調賣藝維生。[4]入元後,諸宮調曾在忽必烈宮中演出。[5]

諸宮調消亡於14世紀,無人演出,作品逐漸散佚。明代重刊《西廂記諸宮調》時,題目已不用「諸宮調」之名。[6]

體製

諸宮調採用不同的宮調與曲子,合成一組,加插說白,說故事與唱曲合而為一,從而講唱故事。以《西廂記諸宮調》為例,共用15宮調,129曲子。[7]

諸宮調開首有開場詩。早期諸宮調的曲子,採用詞的兩片結構,套數組織較簡單,多由一支雙片曲子與一支結朿曲組成。後期諸宮調,曲子則多採用曲的單片結構,套數組織轉趨繁複。[8]

諸宮調中的套數,包含一支或一支以上的曲和一支「尾」。(若套數中只有一支曲時,這支往往是雙片曲。)「尾」的發明是諸宮調的主要特點。諸宮調的「尾」必由三句七言詩組成,句句押韻。最後一句往往是點明題旨、引人發笑的妙語。[9]

影響價值

諸宮調,為後世戲曲音樂開闢了道路。宋《武林舊事·官本雜劇段數》載有《諸宮調霸王》、《諸宮調卦冊兒》 2目,可見當時已用諸宮調的曲調來演唱宋雜劇了。

至元代,說唱諸宮調雖已漸趨衰落,但其曲調對北方雜劇的形成卻起了重要的影響,它的重要的藝術手段,都為元雜劇所吸收。元雜劇的分為旦本、末本,一本由一個角色主唱到底,套曲的組織方式,以及多用敘述的手法描寫戰爭場面等,都直接受到諸宮調的影響。它為中國戲曲藝術的成熟奠定了基礎。

由於諸宮調是一門民間藝術——市井伎藝,它很少見諸文獻典籍之中。儘管王灼在《碧雞漫志》卷二中說,「澤州孔三傳者,首創諸宮調古傳,士大夫皆能誦之」,但在士大夫文人筆下已不能見到有關孔三傳這位諸宮調創始者的詳細資料。這是十分遺憾的事。然而,諸宮調在中國文學史、戲劇史上的地位是無論如何也忽略不了的,它的承前啟後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透過諸宮調,可以發現詞向曲嬗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看到南北曲的藝術淵源和形成過程,可以認識中國古代音樂體系在宋金元時期的發展和變化。因此,研究諸宮調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作品

孔三傳的諸宮調,以「靈怪」和譏誚諷刺讀書人為主題,[10]題目失傳。今可考諸宮調僅有4部:《劉知遠諸宮調》、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雙漸小卿」及王伯成《天寶遺事諸宮調》。

《劉知遠諸宮調》

《劉知遠諸宮調》作者不詳,原有12卷,今存5卷,1907-1908年間由俄國考古探險隊在張掖發現。[11]

故事講述劉知遠由貧賤而發跡,位至九州安撫使,夫婦兄弟子母團圓。[12]作品文風俚俗,語言明顯帶北方方言特色。[13]

《西廂記諸宮調》

西廂記諸宮調》簡稱《董西廂》,約撰於12世紀晚期,長約5萬字,故事改編自唐傳奇鶯鶯傳》,作者題「董解元」。「解元」可指未出仕的士人或職業藝人。在元代,董解元以為人樂天知命、恬靜閒適而著名,有兩部雜劇以董解元為主角。[14]

《董西廂》文字熟練,人物描寫繪影繪聲,深刻精細,內容講述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故事中人的愛情衝破禮法藩籬,其婚姻卻又建立在門第功名之上,反映士大夫的思想。[15]

《董西廂》現存最古版本刊於1557年,是現存唯一一部完整的諸宮調。

雙漸小卿

此諸宮調原名不詳,12世紀中張五牛原著,13世紀中期商道(1190?-?)改編,今佚,情節講述書生雙漸和名妓蘇小卿的愛情故事。雙漸與蘇小卿山盟海誓,鴇母卻將蘇小卿賣給富商,雙漸高中科舉後攜蘇小卿逃走,團聚結合。[16]

《天寶遺事諸宮調》

作者元代涿州人王伯成,成書於13世紀後半期,今無完帙,部份曲子輯入明代的《雍熙樂府》。這部諸宮調中曲子與套數的排列,與元代雜劇分別不大。[17]

其他殘篇

南宋戲曲《張協狀元》的開場詩自稱為諸宮調,但這部戲曲沒有諸宮調的一般特徵。後世把《張協狀元》劃為南戲(或稱戲文),而只有其開場詩部份被視為諸宮調的殘篇。[18]

演出

諸宮調多在大都市的娛樂場所「瓦肆勾欄」中演出,男女藝人以此賣藝維生,演出時一人講唱。[19]明代時有官員家中唱《董西廂》,則數十人輪唱。[20]

諸宮調唱曲,以用鼓、鑼、板或琵琶伴奏。[21]作品卷中或每卷之末,往往都製造懸念。演出時,往往在懸念處暫停,以便演員將周圍的聽眾吸引過來。[22]

翻譯

《董西廂》英譯本由陳荔荔譯出,1976年於劍橋出版;荷蘭文譯本由Wilt L. Idema(伊維德)譯出,1984年於阿姆斯特丹出版。

視頻1:諸宮調西廂記《憑欄人纏令》片段 演唱 龔琳娜

視頻2:諸宮調粉紅蓮

參考文獻

  1. 王灼《碧雞漫志》(1149)、耐得翁《都城紀勝》(1235),見Idema:〈調宮調研究〉,頁337、340引。
  2.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42。
  3. 王灼《碧雞漫志》,見Idema:〈調宮調研究〉,頁337引。
  4.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43、367;臺靜農:〈女真族統治下的漢語文學〉,頁185-186。
  5.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53。
  6.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63-364。
  7. 臺靜農:〈女真族統治下的漢語文學〉,頁189-190。
  8.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45。
  9.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61-362。
  10. 臺靜農:〈女真族統治下的漢語文學〉,頁185-186;Idema:〈調宮調研究〉,頁340。
  11.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61-362;臺靜農:〈女真族統治下的漢語文學〉,頁191。
  12. 臺靜農:〈女真族統治下的漢語文學〉,頁192。
  13.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45。
  14.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47-348。
  15. 臺靜農:〈女真族統治下的漢語文學〉,頁194-197。
  16.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48-351。
  17.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54-355。
  18.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58、361。
  19. 洪邁《夷堅志》中女藝人施惠英、《水滸傳》51回白秀英俱一人演唱,見Idema:〈調宮調研究〉,頁343、352引。
  20. 臺靜農:〈女真族統治下的漢語文學〉,頁190-191。此或非金元時的做法。
  21.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43、368。
  22. Idema:〈調宮調研究〉,頁352、364。

參考書目

  • Wilt L. Idema(伊維德)著,程瑛譯:〈調宮調研究——對不同見解的重估〉,載樂黛雲等編:《歐洲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頁336-377。
  • 臺靜農:〈女真族統治下的漢語文學——諸宮調〉,載《臺靜農論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頁18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