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篤
李因篤(1631年-?),字子德,一字孔德,號天生,陝西富平薛鎮韓家村人。
祖籍山西洪洞縣,生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博聞強記,遍讀經史,人稱神童。早年拒不出仕,自稱中南山人。曾參加抗淸活動。康熙二年顧炎武與李因篤在山西代州結識。深於《十三經註疏》,長律得杜甫家法,曹秋岳嘆曰:「數百年無此作矣。」[1]著《詩說》,顧炎武稱:「毛,鄭有嗣音矣。」康熙七年(1668),顧炎武因萊州黃培詩案入獄,得李因篤等營救出獄。康熙九年(1670年),李因篤東出潼關,走河南、再下揚州,南遊湘、鄂、楚等地,結交各地學者。康熙十八年(1679年)薦博學鴻詞,列一等。[2]授檢討,以母老辭退。地方官吏奉旨催促,因篤不從,以死抗拒,後在母親的規勸下,秋季入京。與周至縣李二曲、眉縣李柏合稱「關中三李」,「生平與李二曲交最密,天生宗朱子,二曲講良知。」[3]五十二年,抱病臥床修改《明史》。[4]著有《受祺堂詩集》。
目錄
人物生平
明崇禎五年,李因篤在陝西富平縣出生,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學者,是明末關學儒宗馮從吾的得意門生。在李因篤出生兩年之後,其父李映林就因為患病去世。這一年,由李自成帶領的農民軍攻占富平,韓家村被圍,祖母楊氏帶領族人八十一人自焚而亡,全了忠君之氣節。
李因篤正好和弟弟李因材隨母親去了外祖父家,等到他們回來的時候,發現家燒的一片灰燼。於是母子三人,此後唯有借居在外祖父家。
李因篤的外祖父,是一位有才學之人。在李因篤小的時候,使李因篤得以受到良好教育。李因篤自幼聰慧,很有天分,五歲的時候開始就學習經史,而過目不忘。七歲的時候,取其父遺書及馮從吾小像言:「此孔孟真傳,若父疇昔之潛心從事者也,小子從此自勵,若父為不亡矣。」李因篤於是繼承父志,晝夜學習,手不釋卷,「八歲能文章,出語輒驚人」,八歲中縣試第一,入庠學習,時人稱之為「神童」。李因篤卻完全無心於科舉之學,開始專心求學,「以力追先賢」。
崇禎十七年,明朝被李自成覆滅,不久之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李自成又敗於清軍之手。於是北京就落入清軍手中,清朝開始統一中國的作戰。當時李因篤十三歲,卻也感於亡國之痛,立志反清復明。
順治五年,十八歲的李因篤外出遊歷。順治六年,在蘇生紫、趙一鶴的推薦下,到代州知州陳上年間擔任塾師。後來陳上年調任雁平道,李因篤也跟隨前往,與崑山學者顧炎武、太原傅青主、粵東屈大鈞和他結為至交。李因篤與顧炎武兩人,在陳上年的庇護下,開始召集四方志士,墾荒種田,以圖復明之舉。康熙六年,陳上年離職,李因篤攜妻歸家。康熙七年,顧炎武捲入文字獄,李因篤等人多方奔走營救。
康熙十七年,清政府延攬人才,李因篤當時早就是四方聞名的學者,曾經與顧炎武等人以布衣之身,引四方名士隱從,所以當年就受到內閣學士項景襄、李無馥、大理少卿張雲翼等人的舉薦。
康熙對他也早有聞名,稱李因篤秀水朱彝尊、慈谿姜宸英、無錫嚴繩孫為「四布衣」,「必欲致之」。上令下從,康熙有這樣的想法,下方的官員自然會盡力滿足。李因篤因此受到當地官員的百般催促,希望他能儘快上路入京,參加考試。
李因篤對此多次拒絕,甚至以死相抗,最後還是在母親的勸說下,才動身前往北京。康熙十八年,李因篤扶病參加考試,最終通過考試,得以授任翰林院檢討一職,奉命纂修晚史。
李因篤沒有入朝為官的想法,所以以母老孤丁,無所依託為由,屢次具呈具疏,先後上疏陳情37次。最後康熙帝同意了他的請求,於是李因篤離職歸家。
李因篤回到家鄉之後,四處講學,將理學思想傳播四方,名下弟子無數,成為一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康熙二十八年,李因篤患腦癱之疾。儘管他說話艱難,但是卻仍然不放棄讀書。康熙三十一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一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