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嚴繩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嚴繩孫

大清詹事府右中允
籍貫 江南無錫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蓀友,又字冬蓀,號秋水
出生 天啟三年(1623年)
逝世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親屬 (祖父)嚴一鵬
出身
  • 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科博學宏詞
著作
  • 《秋水集》

嚴繩孫(1623年-1702年),蓀友,又字冬蓀秋水,自號藕蕩漁人。江南無錫縣(今江蘇無錫市)人。清初學者。

生平

嚴繩孫、張見陽等三人《京口三山圖》原圖鏈結來自新浪網圖片

嚴繩孫六歲就能寫徑尺大字,其後以詩詞書畫聞名。他讀書不重強記,但所學終身不忘。嚴繩孫與顧貞觀秦松齡等十人創立雲門社,時人稱之為「雲門十子」。

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中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參與《明史》編纂工作[1]。其後,歷任山西鄉試正考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編修,授承德郎。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辭官隱歸[2]。康熙四十一年(西元1702年)正月卒,享年八十。[3]

人物爭議

嚴繩孫是《紅樓夢》的增刪者

曹雪芹是化名《紅樓夢》是一部奇書,奇就奇在作者、增刪者和批書者與文本中的人物和事件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從批語中可以看到,批者稱文本中的事是作者、增刪者和批者「耳聞目睹」或親身經歷。可是文本中又用很多隱寓的語言和人名,表達着一種情感和政治意圖。這種設在本事上的層層幕障,讓人看到的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既然在本事上都進行了種種掩飾,那麼作者、增刪者、批者的真實姓名必然會進行不同程度的掩飾。他們在創作、增刪、評批《紅樓夢》時只能用化名,而不用真實姓名也是理所當然的。這些化名,肯定留有真實姓名的痕跡,如同文本中的某些故事還留有作者、增刪者和批者真真實實的生活痕跡一樣。這種狀況的形成,是同當時文網密布的殘酷現實有關。

由於文字獄的殘酷和滅絕人性,扼殺了許多創作文人的激情。當情感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抒發時,他們只能用化名來從事文學創作,這個時期用化名從事文學創作幾乎已成慣例。

順治年成書的《秣陵春傳奇》,作者是吳梅村,參定者是李宜之。他們分別化名為灌隱主人、寓園居士參定。

順治十五年(西元1658年 )廣順堂刊本《十二樓》,作者為李漁,化名「覺世稗官」。

清初刊本及抄本《續金瓶梅》,作者為丁耀亢,化名「紫陽道人」。

康雍年間刊本《幻中真》,作者是劉璋,化名「煙霞散人」。  雍正刊本《飛花艷想》,作者為劉璋,化名「樵雲山人」。

甲戌本第一回有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重要識別曹雪芹的條件,此人一定卒於壬午年,即康熙壬午年(西元1702年 )。洪升說,曹頫說等所以不能成立,就是因為他們提出的人選都不是逝於壬午年。然而,卒於康熙壬午年(西元1702年 )的人很多,無法認定哪位是曹雪芹。壽鵬飛在《〈紅樓夢〉本事辯證》一書中提到:《樗散軒叢談》認為《紅樓夢》「是康熙間某府西席某孝廉所作」、「又謂無錫曹雪芹添補」。《樗散軒叢談》作於乾隆年間。這就又為我們識別曹雪芹提供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條件,即乾隆年間的着書人認為曹雪芹是康熙年間的無錫人。按照卒於壬午年、無錫人這兩個條件。經認真研究,卒於康熙壬午年(西元1702年 )的無錫人,可接觸到文本並有增刪能力的文人只有一個,就是着名文學家嚴繩孫。

嚴繩孫是着名的「江南三布衣」之一。順治六年(西元1649年 )參加慎交社,順治十一年(西元1657年 )與邑中(無錫)顧貞觀秦松齡等十人結雲門社,與文壇巨匠吳梅村十分親密。康熙十四年(西元1675年 )結識滿族詞人、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成為莫逆。後與曹寅交好。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 )三月,朝廷調舉博學鴻儒,嚴繩孫受薦而避試,仍被選中,授翰林院檢討,參與《明史》編纂。以後歷任日講起居注官、山西鄉試主考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編修、承德郎等官職。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 )辭官回家鄉隱居。有同秦松齡合纂《無錫縣誌》和詩詞文集《秋水集》(清代封為禁書)傳世。 

認定嚴繩孫就是曹雪芹的主要依據有七條:

一,嚴繩孫生於明天啟三年(西元1623年 ),故於康熙四十一年(西元1702年 ),康熙四十一年正好是康熙壬午年,與「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的脂批相合。

二、嚴繩孫同納蘭性德、曹寅是非常親密的朋友和文友。他熟悉納蘭性德、曹寅兩家的家庭生活情況,可以把兩家的人和事當做生活原型寫進《紅樓夢》中去。故有《紅樓夢》是寫納蘭性德和曹寅家事說。批語中的「玉兄化身」,我們認為當指納蘭性德。  三、嚴繩孫同吳梅村要好,可以得到吳梅村的《風月寶鑑》。  四、嚴繩孫曾在朝中任職,了解一些宮庭內幕,有以寫宮廷生活為主的《紅樓夢》的經歷。

五、嚴繩孫以善詩聞名於世,在同輩中有「婉約深秀,獨特神韻」的佳譽,追求言有盡而意元窮的境界。其詩作的特點同《紅樓夢》中的部分詩作的風格相合,甲戌本《紅樓夢》第一回批語有「余謂雪芹撰此書中,亦為傳詩之意」。可見,嚴繩孫有意將自己的詩作寫進了《紅樓夢》。

六、壽鵬飛曾在《紅樓夢本事辯證》一書中提到乾隆朝文獻認為《紅樓夢》為「無錫曹雪芹添補」,嚴繩孫正是無錫人又是《紅樓夢》的增刪者,同「無錫曹雪芹添補」相合。

七、嚴繩孫有着中國文人的錚錚鐵骨。當他被薦博學鴻儒時,拒不參加考試。他的詩詞文集《秋水集》有明顯地反清傾向,被清廷查禁。表現出其不願同清廷同流的文人氣節。這種氣節正同《紅樓夢》所反映出的反清傾向相合。

《紅樓夢》經過初創之後,曾在吳梅村的學生和文友中抄傳。無錫的嚴繩孫、尤侗、秦松齡都是吳梅村的學生和朋友。吳梅村當時是南方文壇盟主,嚴、尤、秦是其盟下會員。他們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都不願意歸順大清,又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共同受到清王朝的沉重打擊,共同的命運使他們有了共同創作意圖。

嚴繩孫得到的《紅樓夢》本子,是經過孔梅溪所題的《風月寶鑑》,而且還有吳梅村之弟棠村的序。康熙二十三年,嚴繩孫開始增刪《紅樓夢》。他「深知擬書底里」(脂硯批語),延續了吳梅村的「幻筆」寫法,「作者借他人酒杯,消自己傀儡」(戚序本《石頭記》五十四回立松軒批語),明處他將自己熟悉的納蘭性德家、曹寅家的人和事寫進了《紅樓夢》,使《紅樓夢》更具有現實性和可讀性。所以有人認為《紅樓夢》是寫納蘭明珠家事,也有人認為是寫曹寅家事。暗處仍然是寫宮庭內部的政治鬥爭和揭露清王朝對漢人的殘酷壓迫和殺戮,延續了吳梅村的悼明之亡,揭清之失的創作主題。在此基礎上,嚴繩孫的反理學、反皇權的思想更加發揚光大,使《紅樓夢》更加具有反清的強烈色彩。

嚴繩孫為何要用曹雪芹這個化名?在嚴繩孫增刪《紅樓夢》的初始階段,曹寅參與其中,他組織嚴繩孫、尤侗等人以他的名義增刪《紅樓夢》。曹寅與康熙皇帝關係密切,寫上曹雪樵的名字還是不好,出於對曹寅的敬重,嚴繩孫就改「樵」為「芹」化名曹雪芹,使當時見到《紅樓夢》抄本的人,知道可能是曹寅參與創作的《紅樓夢》,但又不能確定就是他。這一名字,騙過了從乾隆朝開始到目前為止的許多紅學研究者,使他們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認為曹雪芹是曹家人,實際《紅樓夢》的增刪者曹雪芹並不是曹家人。把「紅學」變成「曹學」來研究是不正確的。庚辰本《紅樓夢》第二十一回批語中有「自執金矛又執戈,自相戕戮自張羅」的表露,可知嚴繩孫和批書人感到寫朋友的家事有自相殺戮之嫌。為悼明反清乃不得已為之。

嚴繩孫甲戌本是一個定稿本,它有隻有定稿後才有的「凡例」。而且脂批中經常用「下半部」「上半部」稱呼《石頭記》,可見全書已完稿。凡例中也有「通部」及「全書」字樣,也可證嚴繩孫已經完成《石頭記》的增刪工作。根據有關後三十回的批語,我們知道嚴繩孫的《石頭記》,全書為一百一十回。

著作

嚴繩孫以善詩聞名,對於詩的創作,講求"發乎情",追求言有盡但意無窮的境界。著有《秋水集》,畫有《老樹寒鴉圖》、《江村草堂圖》等。

家庭

娶妻王氏,是中憲大夫福州府知事的女兒。有子三人:嚴沆曾嚴泓曾嚴溶曾

評價

清朝詩人朱彝尊在嚴繩孫的墓誌銘中寫到:「君為文無定格,不屑蹈襲前人,適如其意而止。詩篇衝融恬易,鮮矯激之言。」

參考文獻

  1. 《清稗類鈔·卷五十九》:嚴繩孫自陳疾不能試 嚴繩孫為康熙宏博大科四布衣之一,方被薦,貽書京師達官曰:「聞薦舉濫及賤名,某雖愚,自幼不希無妄之福,今行老矣,無論試而見黜,為不知者所姍笑,即不爾,去就當何從哉?竊謂堯舜在上,而欲全草澤之身以沒餘齒,詎有不得?惟幸加保護耳。」時有司奉詔敦趣,引疾,不許。既抵京,赴吏部,自陳疾不能應試狀,至再四,終不允。御試之日,發題賦詩各一首,嚴僅賦《省耕詩》一首而出,冀被放也。聖祖素諗其姓字,諭閣臣曰:「史局不可無此人。」仍用翰林。繩孫,字蓀友。
  2. 《清稗類鈔·卷五十九》:嚴繩孫拂袖遽歸 嚴繩孫在職五年,嘗侍宴保和殿,和聖製《昇平嘉讌》詩稱旨,特命撤御前金盤棗脯以賜。又從容語左右:「嚴某好人,中外皆知。」時論謂旦夕當大用,而嚴竟拂袖遽歸。
  3. 《清史稿·卷484》:嚴繩孫,字蓀友,無錫人,明尚書一鵬孫。六歲能作擘窠大書。試日,目疾作,第賦一詩,亦授檢討,撰明史隱逸傳。典試江西,尋遷中允,假歸。有秋水集。子泓曾,亦善畫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