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坚真(1907-1992),女,广东丰顺县小胜镇大南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被卖与贫农朱家作童养媳,从小参加劳动;

李坚真
出生 1907
职业 政治 官员

1926年夏接受工农革命的宣传教育,见到彭湃,积极参加农民运动,被选为第四区农民协会委员;

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粤中(现佛山市)区委第一书记、广东省委监委书记、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 省委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李坚真,早年走上革命道路,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

她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中32位英勇的女红军之一,中央苏区的第一位女县委书记。李坚真故居位于梅州市丰顺县北部山区小胜镇大南畲村,华夏女杰李坚真就在这里诞生。在革命战争年代,李坚真历经了血与火的考验,为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目录

人物简介

李坚真(1907-1992),原名见珍,女,广东丰顺县小胜乡人。出身贫苦农家,父母生12个孩子,卖掉8个,夭折2个。见珍排第二,出生8个月以8吊铜钱卖给邻近黄金区白溪村穷苦人家作童养媳。她从未上过学,9岁开始上山砍柴、割草、下地种田。15岁便担柴草去10公里外的圩场卖。她喜欢唱山歌,在山上或路途中常与妇女们对唱山歌。

1926年5月,省农协执委、潮梅海陆丰办事处主任彭湃来到丰顺,在黎凤翔、许水(女)等陪同下住在坚真家里。当彭湃召开秘密会议时,她就放哨警戒。从此积极参加农会活动,来往于铜鼓嶂九龙山一带宣传革命,发动农民参加赤卫队。每当召开贫雇农会议时,她就唱《农民十二月苦》《妇女五更寒》等山歌。不久当选为区农协候补委员、农民自卫军团支部书记。

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东江特委和丰顺县委领导的武装暴动。次年5月,攻打黄金区团防时,她先深入白溪村做宣传发动工作,住在一产妇家,拂晓遭团防包围,她急中生智,佯装产妇提着盛满脏衣服的竹篮,镇定自若地出大门,巧妙地脱险。

1929年底,李坚真转移到闽西,先后任饶和埔中心县委书记、长汀县委书记、福建省委委员、妇女部部长、苏维埃中央执委、中央妇女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在中央直属机关"红军纵队"司令部任民运科长、干部休养连指导员。1935年冬,李坚真在延安瓦窑堡与任五军团地方工作部长的邓振询结婚。新婚1周,即接受组织指派到赤源县做扩军工作。不久,她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妇女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2月,李坚真与邓振询奉命先后到武汉南昌,任长江局东南分局妇女部部长、民运部部长。

1940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她为分局机关报写纪念文章时,用见珍的谐音"坚真"署名,此后便改名李坚真。

解放战争时期,李坚真率队在山东新安、莱阳等地进行土地改革。后任华东局妇委书记,山东分局妇委书记。1949年3月当选为全国妇联执委

1950年4月,奉调中共中南局任军政委员会委员。9月,任广东省土改工作团团长、党组书记,她带领工作团进驻兴宁揭阳龙川3县开展试点工作。她以多次参加土改的经验,准确划分阶级,保护和照顾华侨和民族工商业者的利益,并注意保护民主人士和起义人员。此后,李坚真先后任中共粤中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监委书记,中共中央监委委员,广东省革委副主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纪委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先后被选为中顾委委员,中共第八、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至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出版有《李坚真山歌三百首》《李坚真回忆录》等著作。1992年3月30日在广州病逝,终年85岁 。

丰顺县是粤东山区一个贫困落后的县份,北面是铜鼓嶂,西面是鸿图嶂和九龙嶂,从东北至西南莲花山脉横亘县境,山多田少,土地贫瘠清朝民国时期,全县年产稻谷不足3个月之食,除少数官僚豪绅以大米为主食外,绝大多数人常年以番薯本薯杂粮为主食,人民生活非常困苦。不少人被迫离乡背井南洋去做苦力谋生。

按照广东客家人的习俗,在李坚真过门的那天,朱家的一位堂叔婆,带了8吊铜钱,一条绣有龙风的大红布背带(广东人用来背小孩的),一只大公鸡(俗称带路鸡)、一小扎红头绳,打一把红色油纸伞,来到李坚真家迎亲。李坚真的父亲事先请人把李坚真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红纸条上。朱家的叔婆来到李坚真家后,李坚真父亲便把这红纸条贴在大红伞上,陪送一只母鸡(俗称栖鸡),请李坚真的婢娘背着李坚真送到朱家。到了朱家,一位堂叔拉着新郎,用扇子在伞上叩三下,然后揭下纸条放在新郎身上,收起伞,解下背带,婢娘抱李坚真这个襁褓中的新娘和8岁的新郎拜堂。拜了堂后李坚真就算是朱家的人了,李坚真的名字就写在朱家的祖宗牌上。那时,李坚真还没有名字,养父便给李坚真取名;李见珍。从此,李坚真便开始了童养媳的生活。

蕉头窝是深山谷中的一个小村庄,村前村后都是山,在山谷两旁的坡上,有些小块小块的梯田,是宗族所有的公尝田。全村只有五,六户人家,都是佃农,佃耕这些梯田。梯田无水利灌溉,土质贫瘠,产量很低,每年打下的稻谷,除交租外,就只够过年过节时吃餐大米干饭,平时老人小孩煮点米汤喝,主要的食粮是山坡上种的蕃薯。穿的是自己织的土布。农闲时村里的妇女就上山砍柴,挑到集上去卖,换些油盐和针线等生活必需品。

李坚真的养父母心地善良,把李坚真当亲生女儿一样抚养。李坚真五六岁时,开始懂事,养母煮饭时,就能帮着烧火,带弟弟,还帮着打猪菜等。10岁那年,养父帮人家扎木排挣了点钱,要送小儿子到邻村去读私垫,那个小儿子和李坚真同岁,但李坚真的个子长得比他高,又懂事些,李坚真的养父就要李坚真带小弟去读书,并偷偷给教书先生多缴了点学费,让李坚真在私塾旁听。那时,在丰顺县山村,女孩子是极少读书的。就这样,李坚真上午在私塾旁听,下午回家做家务,到了十四五岁时,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

主要事迹

早期事迹

1926年夏接受工农革命的宣传教育,见到彭湃,积极参加农民运动,被选为第四区农民协会委员。 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同年秋参加丰顺农民武装暴动,随游击队上山打游击。同年冬被选为丰顺县革命委员会副委员长,参加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1年被调到闽粤赣革命根据地工作,任中共汀东县委书记,不久改任中共长汀县委书记。积极领导广大群众巩固建设根据地,发展地方武装支援主力红军作战。 1934年1月调任中共中央局妇女部部长。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全国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参与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妇女解放运动,动员组织广大妇女参加根据地各项建设和支援红军反"围剿"斗争。

长征路上

 

从瑞金出发时,李坚真分配在中央直属机关司令部,担任民运科科长,找粮食,找向导,找运输员,做群众工作。总卫生部长贺诚提出要找一位会打土豪,能找民夫和粮食的同志,担任干部休养连的指导员。中央直属机关司令部便推荐了李坚真。 有一天,快到泸定桥的时候,忽然敌机盯上了干部休养连,一顿轰炸,打死不少马匹,打伤不少民夫和挑夫,担架没人抬,药箱没人挑。李坚真背上一个伤病员,可是她回头一看,还有那么多伤病员和药箱躺在地上,怎么办呢?她急得几乎要哭。正在这时候,毛泽东同志走过来了,他关切地向李坚真询问情况。李坚真向毛泽东汇报了挨敌机轰炸的伤亡情况,毛泽东一看满地伤员和药箱,急忙招呼让警卫班留下来帮助抬伤员,挑药箱。

李坚真担心毛泽东同志的安全,连忙说,"毛主席,你快走,别管我们!"毛泽东同志摆摆手,说:"你们都敢顶在这里,我怕什么!"他见警卫班战士已经分散在抬伤员,挑药箱,才骑上马往前去。望着毛泽东的魁梧背影,李坚真噙在眼眶里的眼泪流了下来。

到了泸定桥只见桥上铺着几块松散的木板,晃晃荡荡,李坚真安然地解下绑带,把药箱绑紧在肩上,两手扶着铁索走过去,心里默默地唱着山歌:红军抢渡泸定桥,炮火连天铁索摇;献身革命心不跳,女兵争把药箱挑。

长征途中,出现这样的紧急情况当然不会是一次两次;翻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时候,由于山上空气稀薄,人马走到半山腰就喘不过气来,有的马夫、运输员都晕倒了,怎么办?李坚真和同志们来了蛮劲,大家鼓起余勇,咬紧牙关,用手把伤病员拉过最艰难的一段。

智勇退敌

1935年12月29日下午,红军中央纵队地方工作部民运科科长、女红军李坚真带着几十挑担子,按纵队先前规定,准备赶到离猴场不到100里的地方宿营。李坚真牵着红鬃马走在最前面,她边走边给后面的挑夫说:“天快黑了,大家抓紧一点,快到宿营地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条小河横亘在大家面前。李坚真发现河虽不宽,但水却很深。她认真察看河边地形后决定,让马先凫过河,挑夫把担子慢慢移过去。她在马屁股上拍一巴掌,又推了一把红鬃马。但是,红鬃马却一反常态没有听李坚真的招呼,而是竖起两只耳朵高声嘶鸣起来,打着响鼻,站着不肯下水。李坚真见状立即警觉了起来,果然,树林里响起突然一阵枪声,只见一个战士气喘吁吁跑来报告:“后面发现一伙不明武装追来,已经与保卫干部交上了火。”民运队挑担的都是重要物资,不能有任何闪失。

“走,快看看去!”李坚真拔出插在腰间的手枪,叫上邓六金、吴仲廉两位女战士跟着小战士向枪响的地方飞奔而去。李坚真一边跑一边向吴仲廉吆喝:有手榴弹没有?她知道吴仲廉在军校时投掷手榴弹是一流的,连男同胞都不是她的对手。吴仲廉说:“有,但只有两颗哟。”

“行了,我这儿还有,你准备好,听我的命令!”她们来到一道土坎边上,有几个战士正在不停地射击。 “什么情况?”李坚真靠近一个战士问。

“情况不很清楚,好像是一伙地方民团,有20多人,想抢我们的挑子。”

李坚真向不远处反复看了看,向正在射击的战士说:大家先不要打了,节约子弹。

见红军停止射击,这伙武装一下子冒了出来,离李坚真她们不到100米。李坚真见状,站起来用她那粗大的嗓门喊话:老乡们,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是北上抗日打日本鬼子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请你们让我们走路,不要向我们进攻。

“哈哈哈,兄弟们,看到没有,还有女人,今天有美事了,跟我上,谁抢到了就归谁。”为首的那个挥舞着手枪,率先冲了出来。

见喊话无效,李坚真立即下令:准备战斗!让他们靠近点再打。

敌人一边放着枪,一边向李坚真这边冲来,只有30米了,李坚真一声令下:打!一阵排射,吴仲廉“嗖嗖”投出两颗手榴弹,手榴弹在敌人中心开花,敌人发出一阵嚎叫,全都趴在了地上。李坚真立即组织司号员吹冲锋号,吓得敌人丢下几具尸体,狼狈地跑了。 [1]

解放后

1949年3月24日率华东妇女代表团到北京出席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在大会期间,到北京西郊机场迎接从西柏坡来的中央机关,并与在1937年从延安分别12年的毛泽东等老领导重逢;会后返回山东任山东分局妇委书记兼山东省妇女联合会主任;当年还出席了第一届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随叶剑英回到阔别20年的故乡广东任广东省土改工作团团长、党组书记,负责指导广东省各地的土改工作,1950年10月中旬到兴宁挂点参加土改工作;历任中共广东省粤中区(今佛山市)党委书记、第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1979-1983)等职。

1992年3月30日,这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老人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成就评价

 

李 坚真是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二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出版有《李坚真山歌三百首》、《李坚真回忆录》等书。 《李坚真》山歌三百首选

《出发》 分田分地阶级明,革命处处为人民。紧记国仇与家恨,北上抗日去长征。

《进遵义城》 红军歼敌进遵义,牵羊捧酒齐欢迎。分田分地掌大印,送儿送郎当红军。

《遵义会议》 遵议会议舞春风,迎来日出东片红。军民欢呼乾坤转,娄关山上出英雄。

《娄山关》 娄关山上雪花花,红军宿营石崖下。遵义妇女爱亲人,跋山涉水送糍粑。

《渡赤水河》 红军四渡赤水河,遵义人民觉悟高。送粮带路抬担架,枪林弹雨显英豪。

《夜行军》 翻过一岗又一岗,夜黑行军道路长。肩抬担架闻天下,革命思想当太阳。

《过金沙江》 金沙江水急又深,手牵手来心连心。阶级姐妹团结紧,不怕敌人百万兵。

《过泸定桥》 红军抢渡泸定桥,炮火连天铁索摇。脚踏铁索心不跳,女兵争把药箱挑。

《过雪山》 夹金山上雪似银,脚踏冰雪奔前程。革命豪情比火热,熔冰化雪步不停。

《过草地》 万里行军不怕难,踏平草地烂泥滩。七天七夜风雨过,红旗指向六盘山。

《到延安》 主席领导到延安,红旗高插宝塔山。千里长征闹革命,到处亲人到处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