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察‧麥爾Richard Meier

李察‧麥爾Richard Meier照片來自 www.mottimes.com


李察‧麥爾(Richard Meier),934 年出生於美國紐澤西州紐華克市(Newark)的理查‧邁爾,自幼就對建築充滿熱忱,大學便進入以理論著稱的康乃爾大學建築系研讀,畢業後更前往歐洲探索傳統建築的起源,也帶著學生時期的作品向現代派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和阿瓦‧奧圖(Alvar Aalto)請益,而這次交流對理查‧邁爾影響很深,從他往後的作品中看到些許柯比意設計的影子,即可窺知一二。

1963年自行開業,執業的早期常與史特拉等藝術家合作,偏好以白色和幾何元素設計建築,被認為是白派建築的「紐約五人」之一,其中的埃森曼與麥爾是表兄弟。很多麥爾的作品都奠基於二十世紀中期的建築師之上,尤其以柯比意早期風格為著。他擴展了柯比意許多作品中的想法,例如薩伏瓦別墅和瑞士館。他的作品中也可看到其他建築師如密斯的影響,在一些案子也可看見萊特和巴拉岡的痕跡。

1984年50歲時獲頒普利茲克建築獎,擅長運用幾何與白色於建築設計中。他創作的方式是以方法論與空間邏輯設計為主。


目錄

Richard Meier的建築之旅

「Richard Meier:建築與設計」特展,回顧白派大師 50 年精采作品

「潔白便是一切的記憶,以及對於其他顏色的期待。白色對我而言,完全相反於字面上的意義,它代表的是不同時間的自然、有機與改變。」這是理查‧邁爾(Richard Meier)在 1984 年獲頒普立茲克建築獎時的一段演說。

1970 年時,理查‧邁爾與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en)等五位建築設計師,因為受到柯比意(Le Corbusier)提倡的純粹主義形式所影響,特別鍾愛輕快明亮的白色幾何建築形體,因而被稱為「紐約五人組」(The New York Five)或「白派」(The Whites)。 然而,就像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褚瑞基曾經在《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一書中所說的:「幾乎沒有一位當代建築師能在 40 餘年的職業生涯中,維持著毫無改變的設計及美學風格。」[1]

紐約五人組中,目前只有理查‧邁爾仍堅持著他始終如一的白色建築美學。為了慶祝「Richard Meier & Partners Architects」事務所創建 50 年,義大利 Fondazione Bisazza 設計藝術館特別舉辦「Richard Meier:建築與設計」(Richard Meier. Architecture and Design)回顧展, 首度公開展出 15 座建築模型、30 多張繪圖、照片以及一系列草圖,甚至還有他所設計的餐具、手錶等產品。藉著以下的影像導覽,讓我們一起回顧理查‧邁爾的精采作品。(Photo Credit:Fondazione Bisazza、Richard Meier & Partners Architects)


《史密斯住宅》

位於康乃狄克州的邊陲地帶,被茂密的樹林與遼闊的海灣環抱著,理查‧邁爾因而「順應自然」,幾何交織的建築結構特意選用清新脫俗的白色做基底,而四周的綠色景致正好襯托出白色「純潔、透明和完美」的意象,和諧的交織融合為一體;建築佈局也是獨具巧思,理查•邁爾故意在北側入口只開些許方窗,完全隔絕與海景的對話,為的是引起人們的好奇心、激起對眺望海景的渴望,讓主人趕緊踏進屋內。

踏入《史密斯住宅》後又是另一重驚喜,因為住宅主人又必須先通過窄小的坡道後,慢慢地走進稍微變大的房間後,最後才是進到貫通上下兩層的客廳,此時,戶外海景也就透過落地窗壯闊呈現,到達整個建築序列的最高潮。另外,理查‧邁爾也善用雙向分層豐富整體空間,舉例來說,水平走廊與對角樓梯連結了封閉的私密空間和開敞的公共空間,讓整體空間使用上更為頻繁,也強化了層次感;垂直的南側起居室則拆除樓板並加入大面積玻璃窗,讓光線自然反射投入,營造出豐富的光影效果,也使家人互動更緊密。


亞特蘭大高等藝術館(High Museum of Art)

這是理查‧邁爾 1983 年完成的作品,被喻為 80 年代美國最著名的建築之一,座落於植被密佈的桃樹街(Peachtree Street)上。這座藝術館主要由圓形鋼柱、混凝土板牆與花崗岩底座建造而成,遠遠望去,巨大白色幾何建築體、延伸至街道的長斜坡與一大片綠色草地,彷彿在熱情地與大家招手,遊客從斜坡緩緩走進牆幕、穿過柱廊,經過光影交錯變換的洗禮後,便進入了主樓層。

通透的扇形天窗和迴旋坡道,讓人有置身於紐約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的錯覺,但理查‧邁爾卻運用長形玻璃窗、帶狀氣窗和牆板上的小孔,讓光影也成為館內最精采的藝術品,自然光在白色建築體上盡情「作畫」,穿梭於館內各個角落中,不僅讓人們透過「光線、展品與空間」的互動思索文化藝術的價值,也可以提升每個展區實質的空間效益。


巴塞隆納當代美術館(Barcelona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前後耗時 8 年、完工於 1995 年的巴塞隆納當代美術館(Barcelona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位於巴塞隆納舊城中心,可說是理查‧邁爾在歐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因為這座美術館肩負了城鎮再生的使命,在當時就已經引發不少政治正反辯論。為了在複雜的傳統城市肌理中成功營造出現代感十足的空間氛圍,理查‧邁爾除了利用大膽的立面切割與不規則形體,構築出縱橫交錯、千變萬化的空間組合,也在南側入口置入一片與主結構脫離的牆面,營造出強烈的虛實對比。


另外,理查‧邁爾認為:「博物館應當成為歷史空間與館內藏品之間對話的媒介。」他特別將舊城區錯綜複雜的道路網絡延伸至建築內部,在圓筒空間的入口處邊緣(見左圖)以一條蜿蜒的步道聯繫前廣場、主入口圓形大廳與後花園,如此一來,整個博物館便成為城市步行系統中的一部分;館內則是另一個城市縮影,純白挑高的 Z 形動線斜坡宛如巷弄般來回穿梭,溫煦陽光透過大面積玻璃帷幕灑進,展場空間與當代藝術品更顯得敞亮,在在顯現理查‧邁爾對光影與格局間運作的嫻熟功力。

紐格鮑爾高級住宅(Neugebauer House)

理查‧邁爾設計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住宅作品,而完成於 1998 年、座落佛羅里達海濱郊區的紐格鮑爾高級住宅(Neugebauer House)就是代表之一。紐格鮑爾住宅區擁有得天獨厚的美景:1.5英畝的海濱、西南側正對著達布倫灣(Doubloon Bay),屋前更被 25 棵棕櫚樹圍繞著。理查‧邁爾遵循一貫的「師法自然」理念:外立面採用混凝土結構的石灰石板材,屋頂則剖成 V 字型並架在矮牆與百葉窗上,如此一來,微風會穿過屋頂、矮牆與穿堂,住宅主人得以被清涼海風擁抱著。

除此之外,理查‧邁爾更將門廊穿堂處的兩側玻璃改為垂直凹槽式,同時,臥房和起居室更以平行佈局處哩,如此一來,除了確保室內每個房間、每個角落,都能欣賞到院子前游泳池與更遠處的海景外,更解決自然通風與採光的問題;另外,也特別劃出一條通道,讓行人與車輛可以在此區自由穿越,使紐格鮑爾住宅區成為順應自然與城市環境的典範之作。


蓋帝中心(Getty Center)

1997 年正式開幕的蓋帝中心(Getty Center)位於洛杉磯布倫伍德區(Brentwood)的山丘上,堪稱是理查‧邁爾設計生涯的里程碑。這件由億萬富翁保羅‧蓋帝捐贈(J. Paul Getty)建立的建築項目,歷時 14 年、耗資 13 億美元,不僅被稱為「史上最大單一建築的設計委託案」,也是世界上收藏最豐富的私人博物館,有人更將它與東京國際會議中心、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並列為「90 年代三大傑出建築」。

由美術館、演講廳、研究所、辦公大樓、餐廳等 6 棟建築體組成的蓋帝中心,總佔地約 8.8 萬平方公尺,面向太平洋和洛杉磯市區,景色尤其優美,讓理查‧邁爾希望將它構築為猶如「雅典衛城」(Acropolis)般,有著居高臨海氣勢的藝術殿堂。為了完整頌揚古典建築的精神,以及對永恆藝術的尊重,主要建築結構採用來自羅馬的大理石石板牆面,再將大面積的白色金屬貼板融入,以不同形式表現出各個建築體的不同性質與功能,並交織出自然與人造材質間的對話。

「建築群與四周環境完美結合」被認為是蓋帝中心設計最成功之處。理查‧邁爾為了使每幢建築既能達到和諧平衡,又可凸顯各自的性格,在空間佈局上,刻意以分離、合併、交叉、扭轉等方式組合圓形與方形建築體,樓群中間則加入露天庭院和水池,使得不對稱設計中卻帶著錯落有致的美感,同時讓視覺得以在構造體間流動穿梭,增加空間張力。此外,各展廳更以天橋、樓梯和廊道相連接,室、內外空間自然而流暢地轉換,讓遊客身心靈上可以充分地歇息與放鬆。


《千禧教堂》(Jubilee Church)

位於羅馬市中心 6 公里外托特泰斯區(Tor Tre Teste)的《千禧教堂》(Jubilee Church),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命名。千禧教堂對天主教羅馬教區而言意義重大,為了慶祝千禧年來到,天主教在 90 年代末期就決定在羅馬興建 50 座教堂,而這座教堂剛好是第 50 座,教廷因此有意邀請建築大師操刀設計,包括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安藤忠雄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等設計師都參與了這次競圖,最後,由理查‧邁爾勝出。

從設計草圖中可以發現,理查‧邁爾將球體、柱體與長方體等簡單量體,用穿插、破碎、重組等基本手法反覆交疊,以達到多層次效果;此外,等同於三個球面半徑的圓弧牆面,外層貼以 300 多片的灰白色混凝土板,宛如風帆般的曲面牆體從 56 英尺緩緩升至 88 英尺,再加上北側以混凝土製成的方形活動中心,對照理查‧邁爾的設計理念:「圓形是圓滿,意在表現天穹。方形則展現大地,也是理性的象徵。」明顯體會到,不對稱的活潑律動卻又帶著對自然與宗教的崇高敬畏。

天主教廷視這三座牆「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象徵,但理查‧邁爾予以否認,然而,某些設計上確實讓教徒們更能融入禮拜儀式。好比說巨大且高高在上的弧形牆讓人聯想到穹頂與天使的羽翼,就好像偉大的基督聖靈正擁抱著他們。玻璃與天窗更成為這件作品的另一關鍵:天窗玻璃的柵格和頂端的鋼強化結構形成疏密有致的陰影,光影在不同時間的轉換為教堂增添生機,另外,晨曦透過東南面的大型玻璃照入教堂,不僅讓室內更加開敞明亮,也令人彷彿置身於戶外坐禮拜般,與上帝更加親近。

《羅馬和平祭壇博物館》(Ara Pacis Museum)

繼《千禧教堂》後,理查‧邁爾再度於羅馬完成新作,那就是在 2006 年重新翻修啟用的《羅馬和平祭壇博物館》(Ara Pacis Museum)。這座位於台伯河畔(Tiber River)的博物館,主要展示奧古斯都時期的「和平祭壇」(Ara Pacis Augustae)歷史遺址,以及在其陵墓周圍挖掘的遺跡。由於該博物館是自1930年以來,首棟興建於羅馬歷史區的新現代建築,因此有人認為它為古老且底蘊厚重的羅馬城帶來新契機;但也有眾多反對者覺得,這棟貌似加油站的博物館在古蹟中格格不入、破壞羅馬市容。

開這些不談,理查‧邁爾仍然堅持一貫的設計風格:各立面的外牆均是由白色混凝土實牆和玻璃幕牆組成,無形中形成虛實交錯的外立面;但這並非千篇一律、亙久不變,因為理查‧邁爾這次加入當地特產的上等米黃色羅馬石灰岩,為的是大面積(高 13.5 公尺、長 50公尺)的冷調性玻璃帷幕相對比,當自然天光映照在米黃色的石灰牆上時,不僅瞬間暖化了 700 平方公尺的展廳,也為這些古羅馬時期的珍貴考古遺跡更添神聖感。

阿爾普博物館(Arp Museum)

2007 年完成的阿爾普博物館(Arp Museum)有著些許神秘感,首先是它的建築基地座落在德國萊茵河畔一處茂密的森林裡,「附近鄰居」是一棟棟中世紀時期的城堡。這座博物館本身也沒有入口,遊客必須在山腳下 Rolandseck 小鎮歷史悠久的車站口進入(左圖左下角木屋),接著穿過重重隧道後(如右方上圖),才真正抵達收藏眾多「達達藝術大師」尚‧阿爾普(Jean Arp)作品的博物館主體,為的是讓所有人歷經一場有如時空穿梭的驚奇旅程。

為了將尚‧阿爾普如流水般奔放的創作情感完整表達出來,理查‧邁爾大量採用透明且開放式的建築結構,包括玻璃、天窗、透明天橋以及可調動的格柵系統,不僅由內而外與四周環境形成一種紐帶關係,通風採光皆自然不造作,同時還可眺望一大片萊茵河景緻。不過,大家一定很好奇一旁貌似太空梭的建築體是什麼呢?答案揭曉,它是一台升降電梯!


深圳華僑城會所(OCT Shenzhen Clubhouse)

2012 年竣工啟用的深圳華僑城會所(OCT Shenzhen Clubhouse)位於佔地 125 萬平方公尺的歡樂海岸上,是理查•邁爾在中國完成的首件作品,集結餐飲、健身、娛樂等多功能設施為一體。從外圍望去,大片水岸和鬱鬱蔥蔥的花園包圍整個以大量玻璃和白色金屬板覆蓋的會所,而分層遞進的空間又圍繞弧形外牆輻射展開,現代感幾何量體中又多了些許中國園林設計風格。白色金屬鋁板與自然光的運用仍然是設計重點,尤其是光線透過遮陽柵格透射在牆面上,光影交錯輝映彷彿讓時間也停止轉動。

南端設有室內泳池與健身中心的建築體外型簡潔明快,與附近規模較龐大的會所的形成明顯對比,但並不令人感到突兀,反而在設計上呈現平衡感。格局上也顯得簡約大方,三面玻璃帷幕加上屋頂採光天窗,陽光自然灑落在 25 公尺長的小型健身泳池上,讓會員一邊游泳,一邊享受陽光沐浴的寧靜,還能同時欣賞到四周景致,一切喧囂煩惱暫時都拋在腦後。

Italcementi i.Lab

2013 年正式啟用的 Italcementi i.Lab則是理查•邁爾為義大利水泥製造商 Italcementi 打造的研發中心。Italcementi 長期致力於生產環保永續的水泥與混凝土,因此理查•邁爾這次在設計上也大量應用綠能建築的素材。前衛挑高的 V 型混凝土懸臂屋頂成為該建築體最醒目的焦點,不僅可以有效遮陽,配合玻璃帷幕與天窗系統,則可讓光線自然引導到中心各處以及位於地下室的實驗室內。

空間佈局上也更加靈活,除了中央走道開放流通,像是南臂的多功能演講廳也特別挑高,為的是在二樓以懸臂方式架設開放式會議廳 (如右圖),陽光透過會議室的天窗射進室內,白天可節省人工照明與空調系統的使用。此外,玻璃帷幕選用可節能減碳、節省空調費用的 Low-E 低輻射玻璃,並且加裝太陽能板讓能源自給自足,而這棟研發中心也獲得了美國綠建築協會發放的「LEED Platinum」白金認證標章。

成長背景

李察‧麥爾在幼年時便對建築很感興趣,在高中畢業之後,便進入麻理工學院修習建築。由於當時美國,才剛脫離歐洲獨立不久,整個社會不在經濟或文化上還是依附著歐洲大陸。因此理查麥爾在大學畢業,便是抱如此朝聖的心情,到歐洲大陸去探歐洲傳統建築的根源,這也對理查麥爾的建築思想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結束歐洲之後,他先後在SOM和馬歇爾.布爾(Marcel Breur)事務所任職,而後在1963年結束了和馬歇爾三年多的賓主關係,便自行開業。

在事務所成立初期,理查麥爾所接的是一些如室內修復的小案子。之後,他的父母要求他替他們設計一幢住宅,為此理查麥爾特地跑到萊特所設計的落水山莊去體會那種水平的空間感,並試圖將萊特那室內的空間延伸到外部環境的手法,運用到自己設計上。但由於兩者基地環境的條件並不是全然相同,而使理查麥爾飽受挫折,在失望之餘,他便轉而研究其他大師的作品,而柯比意的許多觀念卻恰巧與他的想法相吻合,於是便種下了理查麥爾早期的作品走柯比意的路線。

而於1967年,理查麥爾設計出他的成名代表作史密斯住宅,在這個設計裡表現出他對於自然環境的尊重,對於室外與戶外光線的相互關係,理查麥爾也下了相當的功夫,例如,初昇的日光準確的射入臥室中,輕柔的午後陽光則射入起居空間,讓人不免讚嘆建築師的用心。

到了1970年,理查麥爾和麥可‧葛瑞夫斯(Micheal Grares)、查理士‧蓋斯密(Charles Gwathway)、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en)及約翰‧黑達克(John Hejduk)等五人,由於理念相同,對於現代建築主義的見解也相近,所以他們便一同將作品集結出書,而由於其風格特殊,故人稱紐約五人組。而他們的作品有一個相同的特點,既便是建築物的外觀多半是光滑且純白,有著現代主義雕塑風格,因此他們亦被稱為白派(White)。

由於興趣使然,理查麥爾對於〝剪貼畫〞(Collage)也是相當有研究,理查麥爾本身也認為從〝剪貼畫〞中他學到了許多啟示,而事實證明在他的設計中,也不時可看出他運用了許多如〝把物象經解析再重組〞的剪貼畫手法。理查麥爾本入亦承認,在造型上他並沒有作什麼創新,他只不過將前人所曾使用的語彙加以重組,而產生某種新的意義罷了;例如史密斯住宅,只不過是柯比意的多米諾(Dom-ino)與西楚漢(Chitrohan)兩種原型的重組罷了。

在研究理查麥爾的事蹟之後發現,他在1963年大學畢業之後,短短四年之後,便能設計出史密斯住宅如此具有令人佩服的作品,真是足以作為日後年青學子的表率。他在設計規劃每個案子時,都希望建築物能以一個謙卑的姿態呈現於自然之中,儘量和自然達到和諧和與環境共生。他之所以堅持建築物必須採用亮麗的白色立面,是因為他相信,白色與大自然形成的強烈對比,更能使人們對大自然的色彩產生由衷的讚嘆,自然而然的與四周景觀融合在一起,這也是麥爾成功的地方。

而這樣對比的手法,在其處理建築物內部空間也很常見。例如,在房子內部由厚重牆壁所包圍的內部樓梯的對角,常見設置一座以金屬欄杆扶手構成的外部樓梯。而在住宅面對主要景觀面,常作為公共生活的空間,那另一側,便是住宅較私密的臥室生活區。然後,理查麥爾在建築物的外部造型處理,也是相當有其條理。透過公共空間�虛和私密空間�實,還有在整個量體部分,經過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切割,而令人感覺其立面的流暢感。

整體而言,理查麥爾的設計理念相當的簡單且清楚,不會讓人感到有任何曖昧不明之處。現代主義的理想在他的設計上更是表露無遺,例如「內部機能決定外部造型」、「反裝飾的雕塑風格」及「國際樣式的展現」…等等。從理查麥爾最早期的設計「史密斯住宅」,而至今日各種設計之中,也可看出他對於建築理念的堅持,也是少數以不變因應萬變的建築師之一,更是值得令人佩服的所在。1984年,獲得美國普立茲建築獎(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殊榮。


作品

  • Douglas House(Harbor Springs,Mich., 1971-73)
  • The Atheneum(New Harmony, lnd., 1975-79)
  • High Museum of Art(Atlanta, Georgia / 1980-83)
  • Museum fur Kunsthandwerk(Frankfurt,1979-84)
  • Siege de Canal + (Paris, 1992)
  • Exhibition and Assembly Building(Ulm, Germany / 1986-93)
  • The City Hall and Central Library(Den Hang / 1986-94)
  • Barcelona Art Museum(Barcelona / 1996)
  • Getty Center(Los Angeles, 1996)


相關影片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