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敬玄(生年不詳-卒年不詳),亳州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唐代政治人物,自稱趙郡李氏南祖一支的後代。六世祖後魏譙郡太守李善權,把家遷到譙郡(今安徽亳縣治)。於是,安徽亳縣一帶有了趙郡李氏的後裔。

目錄

簡介

李敬玄年輕時博覽群書,精通禮制,尤善五禮。後在中書令馬周的推薦下,進入崇賢館,成為皇太子李治(唐高宗)的侍讀。生性冷峻,研究學問非常勤勉,受到許敬宗等人的讚譽,歷任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右肅機、檢校太子右中護。

撰有《禮論》60卷、《正論》3卷、《全唐詩》存詩2首。

生平

貞觀末年,唐高宗還是太子時,馬周啟薦李敬玄,召入崇賢館。劉仁軌後為左僕射,敬玄與之有嫌,每遇仁軌奏事,敬玄輒從中阻撓。

儀鳳二年(677年),時吐蕃屢次入寇,吐蕃內亂,朝廷以為有機可乘,仁軌知敬玄素非邊將才,謊稱敬玄知兵事,敬玄固辭。高宗曰:「仁軌須朕,朕亦行之,卿何辭?」敬玄不能辭。

征蕃兵敗

儀鳳三年(678年)敬玄至洮河軍,為諸軍大總管,同工部尚書劉審禮統兵十八萬進攻吐蕃。在青海湖邊,敬玄逗撓不前,唐軍再次大敗,劉審禮既無繼援,被俘。敬玄聞審禮被擒,慌忙退走,至承風嶺(今青海西寧附近),敵騎已漫山遍野,敬玄急阻溝自固,時正值秋雨,道路泥濘,無計可施。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率敢死士五百人夜襲夜襲吐蕃將領跋地設的大營。敬玄得拔營徐退,返入鄯州

680年(永隆元年),李敬玄上表稱病,請求回京,得到批准。他回京後,也未引咎請罪,便直接到中書省辦公。唐高宗得知他並未生病,將他貶爲衡州刺史,後又改任颺州長史。

682年(永淳元年),李敬玄去世,終年六十八歲,追贈兗州都督,賜諡文憲。

有子來景業,官虞部郎中。第五子來景暉(648年—717年8月20日),銀青光祿大夫饒州刺史,娶蕭大通(659年—719年6月12日),夫婦生子來翁寵、來瑤等。[1]

軼事

永徽年間,候補官員逐漸增多,主持選官的人很少有稱職的。李敬玄主持選官後,卻得到天下人的稱讚。他記憶過人,每年參選官員一萬多人,隻要在街上遇到,都能叫出名字。官員未被選用前來投訴的,他也能當場口述他們書判中的錯誤,毫無差錯。 杭州參軍徐太玄曾因同僚張惠母親年邁,到府衙自首,稱自己與張惠一同貪贓。張惠得以免去死罪,徐太玄也因此被免去官職,十幾年不得升遷。李敬玄得知後,非常讚賞,擢升他爲鄭州司功參軍徐太玄後官至祕書少監申王師,因德行高尚受到時人推崇。

詩詞作品

奉和別越王(唐·李敬玄)
飛蓋迴蘭坂,宸襟佇柏梁。別館分涇渭,歸路指衡漳。
關山通曙色,林籞徧春光。帝念紆千里,詞波照五潢。

奉和別魯王(唐·李敬玄)
綠車旋楚服,丹蹕佇秦川。珠皐轉歸騎,金岸引行旃。
一朝限原隰,千里間風煙。鶯喧上林谷(一作右),鳧響御溝泉(一作前)。
斷雲移魯蓋,離歌動舜弦。別念凝神扆,崇恩洽玳筵。
顧惟慙叩寂,徒自仰鈞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