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姓名 李若琳
別名 淇篔
出生年 不詳
死亡年 不詳
教育背景 舉人
出版作品 不詳

李若琳(?〜?),字淇篔貴州開州人。舉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五月二十九日,以漳浦知縣署臺灣府撫民理番海防糧捕通判。曾任噶瑪蘭廳員,負責清釐地畝工作。十八年(1838)正月二十四日卸任,補澎湖通判。[1] [2]


七言律詩

形勢
枕山三面峻[3],襟海一更橫[4]《海經[5]》:蘭地計水程不過一更。草昧荒前代[6],梯航[7]本大清。龜趺蹲砥柱[8],鳥道[9]闢荊榛[10]。笑指奇萊[11]外,聞風意已傾如卑南覓[12]、泗波瀾[13]等處,皆膏腴沃壤[14],豈甘自外生成。顧予老矣,願以俟後之君子。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肆冊。宜蘭因地處臺灣後山,東臨大海,三面環山,此種封閉孤立的地理形勢,使得漢移民及清廷的統治力量比較晚才得以進入。康熙61年(1722)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曾以「深箐鳥道」說明前往蘭地的逼仄難行。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宜蘭在臺灣後山的開發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關鍵性地位。此外,位在東方外海的龜山島,周圍二十餘里,高二百餘丈,地形陡峭,被視為扼守蘭地門戶的重要地標。本詩首聯以「枕山襟海」描述蘭地所具有的特殊形勢,頷聯寫宜蘭納入大清版圖後,官民先後來開墾噶瑪蘭這個原本草昧未開之地,因開發漸有成效,相信更偏遠的花蓮和臺東,不久之後也將嚮慕來歸。充分表現清帝國官員的自豪與自信,而東臺灣的開發史也由此得見。

【延伸閱讀】
1.   柯培元〈龜山歌〉,《全臺詩》第肆冊。

2.   李望洋〈蘭陽形勢〉,《全臺詩》第玖冊。

五言律詩

防番
界未標銅柱[15],疆曾劃土牛[16]
犬羊區異類[17],糜鹿信同儔[18]
奈有髑髏[19]癖,能無性命憂。
抽藤與伐木[20],莫浪[21]越山頭。

【題解】
本詩為五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肆冊。原住民傳統馘首的風俗實際上是對敵對番社,以及侵入生活領域時的防衛意義。清領時期漢人往往因為拓墾土地或採取山林的資源而越界進入內山,由於侵入生番領域而遭馘首殺害。噶瑪蘭廳當時為防止生番逸出,於沿山重要之地設隘防守。本詩作者以防番為題,首先說明了原漢之間早有劃分區域的政令與土牛界標以分隔原(生番)漢各自的生活場域。詩中在書寫原住民以「犬羊」、「糜鹿」類比,顯示帶有歧視色彩,又加上生番對於侵犯生活領域的外人有馘首的風俗習慣。因此,作者反而是規勸漢民不要因拓殖的利益而越界近入內山,造成生命的危險。此詩實際上也點出了原漢衝突,漢人被馘首的真正原因,往往是越界逐利的結果。 【延伸閱讀】

1. 陳肇興〈土牛〉,《全臺詩》第玖冊。
2. 石福作〈議開水沙連番界雜作〉六首,《全臺詩》第伍冊。
3. 柯培元〈生番歌〉,《全臺詩》第肆冊。


註釋

  1. 參考薩廉《噶瑪蘭廳志》〈職官〉,臺銀本。
  2. 施懿琳撰)
  3. 枕山三面峻:枕,臨、靠近。指噶瑪蘭北、西、南三面有崇山峻嶺環繞。
  4. 襟海一更橫:襟,古衣襟左右相交,在此比喻山海交會的地形。一更,指水路的里程約為一更,即二小時左右。
  5. 海經:指海道針經,為明清時的航海手冊。
  6. 草昧荒前代:草昧,天地初開時的混沌狀態。指漢人尚未進入噶瑪蘭開墾時,此地還是一片荒蕪的狀況。
  7. 梯航:梯與船,登山渡水的工具。此處指設廳前,清代官民跋山涉水進入噶瑪蘭。
  8. 龜趺蹲砥柱:趺,音ㄈㄨ。龜趺,碑下的龜形石座。砥柱,比喻能負擔重任、支撐危局者。此指伏蹲在宜蘭東方海面的龜山島,具有天然門戶的重要地位。
  9. 鳥道:險峻狹窄的山路。唐‧ 李白〈蜀道難〉:「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10. 荊榛:荊棘和榛莽,泛指叢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
  11. 奇萊:花蓮市的古地名。然今所稱之奇萊,係指位在花蓮、南投之奇萊山連峰。
  12. 卑南覓:指今日臺東一帶。
  13. 泗波瀾:即秀姑巒,指今日花蓮一帶。
  14. 膏腴沃壤:土地肥沃。
  15. 銅柱:銅製的柱子。古代立銅柱以標示邊界。
  16. 疆曾劃土牛:疆,國界、地界;土牛界線又稱土牛、土牛溝或土牛紅線,是臺灣清治時期普遍設置的人文界線。該界線主要功能在於區分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區域,避免雙方的衝突。
  17. 異類:稱不同種族、政教的人。
  18. 同儔:音ㄔㄡˊ,同類、同輩。
  19. 髑髏:音ㄉㄨˊㄌㄡˊ死人的頭骨。
  20. 抽藤與伐木:臺灣內山山林資源豐富,除林木外又有水藤。由於水藤用途甚廣,其價格頗高,漢民覬覦界外的資源的利益,而越界謀求山林資源。
  21. 莫浪:末浪,有輕率、鹵莽之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