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葉
枸骨葉 |
枸骨葉,中藥名。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的乾燥葉。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乾。枸骨葉生於山坡、谷地、溪邊雜木林及灌叢中。分布於長江中下游。[1]
中文學名 | 枸骨葉 | 科 | 冬青科 |
別稱 | 功勞葉、羊角刺、狗青竻 | 屬 | 冬青屬 |
界 | 植物界 | 種 | 枸骨葉 |
門 | 被子植物門 | 分布區域 | 河南、湖北、安徽、江蘇等地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採收時間 | 秋季採收 |
目 | 冬青目 | 貯藏 | 置乾燥處 |
目錄
性味
味苦,性涼。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清熱養陰,益腎,平肝。[2]
主治
用於肺癆咯血,骨蒸潮熱,頭暈目眩。[3]
鑑別
本品葉片近基部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類方形,壁厚,外被厚的角質層,主脈處有單細胞非腺毛;下表皮細胞略小,可見氣孔。柵欄組織為2~4列細胞,海綿組織疏鬆;主脈處上、下表皮內為1至數列厚角細胞。主脈維管束外韌型,其上、下方均具木化纖維群。葉緣表皮內常依次為厚角細胞及石細胞半環帶,再內為木化纖維群;葉緣近葉柄處僅有數列厚角細胞,近基部以上漸無厚角組織。葉緣表皮內及主脈處下表皮內厚角組織中偶有石細胞,韌皮部下方的纖維群外亦偶見。薄壁組織[註 1]及下表皮細胞常含草酸鈣簇晶。
植物形態
枸骨(《唐本草》),又名:木蜜(陸璣《詩疏》),樞木(《本草經疏》),十大功勞(《本經逢原》)。
常綠喬木,通常呈灌木狀。樹皮灰白色,平滑。單葉互生,硬革質,長橢圓狀直方形,長3~7.5厘米,寬1~3厘米,先端具3個硬刺,中央的刺尖向下反曲,基部各邊具有1刺,有時中間左右各生1刺,老樹上葉基部呈圓形,無刺,葉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具葉柄。花白色,腋生,多數,排列成傘形;雄花與兩性花同株;花萼杯狀,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花瓣4;倒卵形,基部癒合;雄蕊4,着生在花冠裂片基部,與花瓣互生,花葯縱裂;雄蕊1。核果橢圓形,鮮紅色。種子4枚。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名家論述
- 《本草經疏》:"枸骨,《本經》不載氣味所主,然觀陳藏器所云,應是苦寒無毒。氣味俱陰,入肝入腎之藥也。惟其入肝,故主白癜風,蓋肝為風木之位,藏血之髒,血虛則發熱,熱甚則生風,苦寒能涼血清熱,故主之也。其補腰膝令健者,腰為腎之府,腎虛則濕熱乘之,而腰膝不利;又腎為作強之官,虛則熱而軟,故其性慾堅,急食苦以堅之。此藥味苦入腎,正遂其欲堅之性耳;腎氣既實,則濕熱自除,而腰膝自健矣。""秘方取其汁煮飲,治痰火甚驗。蓋痰火未有不因陰虛火炎,上灼乎肺,煎熬滓液而成。此藥直入足少陰經,補養陰氣,則痰火自消,為釜底抽薪之意也。兼能散風毒惡瘡。昔有患楊梅結毒,已三十年,服此藥,瘡愈而顏色轉少,皆借其清熱涼血之功耳。"
- 《本經逢原》:"枸骨,《本經》、諸家《本草》皆誤列'女貞'條下,味苦甘平,有補中安五藏,養精神,除百病之功,皆指枸骨而言。女貞至陰之物,安有如上等治乎今每用數斤,去刺,入紅棗二、三斤,熬膏蜜收,治勞傷失血痿軟,往往獲效,以其能調養血氣,而無傷中之患也。"
注釋
- ↑ 「薄壁組織」:薄壁組織以細胞具有薄的初生壁而得名,它是一類較不分化的成熟組織。薄壁組織(parenchyma)又稱營養組織,是由一群具有活的原生質體、初生壁較薄的細胞(薄壁細胞)組成的組織。薄壁組織細胞的形狀一般為直徑近乎相等的多面體(見圖),但也可以分化為星芒、分枝以及臂狀等。薄壁組織細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特化較少,但在發育上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故在植物體發育過程中,薄壁組織能進一步發育為特化程度更高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