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柘城雞爪麻花

柘城雞爪麻花

來自 搜狐網的圖片

名稱 :柘城雞爪麻花

主要食材 :白面

特點 :油然透亮,香脆酥焦

柘城雞爪麻花是一個中國特產。因其形似雞爪而得名,是縣城西南三十五里安平集的名品。成品嫩黃,油然透亮,香脆酥焦,風味獨奇。老人食之不硌牙,哺餵幼嬰可代乳,病人吃了生津開胃。這種麻花,能久放而其質地不變,盛於塑料袋,能放半月

傳承中華飲食文化,是鞏固文化基礎、彰顯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1]。要結合現代飲食需要,推動中華飲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煥發出新的活力。把中華飲食文化作為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名片,深化飲食文化交流[2]

目錄

特產簡介

核心提示:雞爪麻花因其形似雞爪而得名,是縣城西南三十五里安平集的名品。成品嫩黃,油然透亮,香脆酥焦,風味獨奇。老人食之不硌牙,哺餵幼嬰可代乳,病人吃了生津開胃。這種麻花,能久放而其質地不變,盛於塑料袋,能放半月

雞爪麻花因其形似雞爪而得名,是縣城西南三十五里安平集的名品。成品嫩黃,油然透亮,香脆酥焦,風味獨奇。老人食之不硌牙,哺餵幼嬰可代乳,病人吃了生津開胃。這種麻花,能久放而其質地不變,盛於塑料袋,能放半月仍然酥脆如故。即使浸泡在開水裡十幾分鐘,其焦香不減,依如新出。

雞爪麻花的來歷無考,據傳有王姓者祖輩以此為業。清世宗雍正(1723)年間,安平集人劉慎,官任監察御使刑部左侍郎,曾以此品進貢。傳至王安平一輩時,因自己年邁乏嗣無後,方傳此技於好友周大江。至今,周家已傳四代,歷100餘年。雞爪麻花,折下一股用火點着,可以當紙枚點火吸煙。一股一股相接點着,一個雞爪麻花可照明走一里遠。

昔時,安平集歸屬鹿邑縣。地處柘(城)、淮(陽)、鹿(邑)、太(康)交通必經之路,是豫皖蘇魯晉客商聚集的大集,經此者,紛紛買食,以享雞爪麻花奇特風味。

製作方法:選用優質白面,每斤面八錢香油、三錢鹽、半錢鹼。先將鹽鹼用溫水化於盆,兌面後,兩手將面抄成穗,再兌入香油和引酵、再揉,將面揉到光滑為止,稍停待面發起後,執案上,刀割成塊,搓成長條,粗細如筷,四股一劑,掐取二寸長一段。擰成雞爪形狀下鍋,鍋內香油用適宜的平火,將麻花炸到杏黃色,在鍋內不出泡時,撈出即成。其製作難點有個術語,即"三分炒家,七分撈家"。翻撥麻花的撈家,是掌握火候,下鍋多少,出鍋快慢,色度好壞,是否達到酥脆,麻花造形等等技術要求的關鍵。非有傳授和長期實踐,難以具有決定質量的技術。

參考文獻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多少,搜狐,2020-09-28
  2. 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搜狐,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