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蘭
柳蘭(學名:Epilobium angustifolium L.)是柳葉菜科、柳葉菜屬多年粗壯草本植物,直立,叢生;根狀莖廣泛匍匐於表土層,長可達2米,木質化,自莖基部生出強壯的越冬根出條。莖高可達130厘米,枝圓柱狀,無毛,下部多少木質化,葉螺旋狀互生,稀近基部對生,無柄,葉片披針狀長圓形至倒卵形,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兩面無毛,邊緣近全緣或稀疏淺小齒,稍微反卷,側脈常不明顯,總狀花序,直立,無毛;苞片下部的葉狀,上部的很小,三角狀披針形,花蕾倒卵狀,子房淡紅色或紫紅色,花管缺,萼片紫紅色,長圓狀披針形,花葯長圓形,初期紅色,開裂時變紫紅色,產生帶藍色的花粉,花粉粒常3孔,花開放時強烈反折,後恢復直立,柱頭白色,裂片長圓狀披針形,蒴果密被貼生的白灰色柔毛;種子狹倒卵狀,褐色,表面近光滑但具不規則的細網紋;灰白色,不易脫落。6-9月開花,8-10月結果。[1]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也廣布於北溫帶與寒帶地區,歐洲、小亞細亞東經喜馬拉雅至日本,高加索經西伯利亞東至蒙古、朝鮮半島,以及北美。生長在火燒跡地、高山草甸、河灘、礫石坡。
柳蘭為火燒後先鋒植物與重要密源植物;嫩苗開水後可作沙拉食用,莖葉可作豬飼料;根狀莖可入藥,能消炎止痛,跌打損傷;全草含鞣質,可制考膠。
- 中文名:柳蘭
- 學 名 :Epilobium angustifolium L.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 目 :桃金娘目
- 科 :柳葉菜科
- 屬 :柳葉菜屬
- 組 :柳蘭組
- 種 :柳蘭
-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粗壯草本,直立,叢生;根狀莖廣泛匍匐於表土層,長達2米,粗達2厘米,木質化,自莖基部生出強壯的越冬根出條。莖高20-130厘米,粗2-10毫米,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圓柱狀,無毛,下部多少木質化,表皮撕裂狀脫落。葉螺旋狀互生,稀近基部對生,無柄,莖下部的近膜至,披針狀長圓形至倒卵形,長0.5-2厘米,常枯萎,褐色,中上部的葉近革質,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3-)7-14(-19)厘米,寬(0.3-)0.7-1.3(-2.5)厘米,先端漸狹,基部鈍圓或有時寬楔形,上面綠色或淡綠,兩面無毛,邊緣近全緣或稀疏淺小齒,稍微反卷,側脈常不明顯,每側10-25條,近平展或稍上斜出至近邊緣處網結。花序總狀,直立,長5-40厘米,無毛;苞片下部的葉狀,長2-4厘米,上部的很小,三角狀披針形,長不及1厘米。
花在芽時下垂,到開放時直立展開;花蕾倒卵狀,長6-12毫米,徑4-6毫米;子房淡紅色或紫紅色,長0.6-2厘米,被貼生灰白色柔毛;花梗長安0.5-1.8厘米;花管缺,花盤深0.5-1毫米,徑2-4毫米;萼片紫紅色,長圓狀披針形,長6-15毫米,寬1.5-2.5毫米,先端漸狹漸尖,被灰白柔毛;粉紅至紫紅色,稀白色,稍不等大,上面二枚較長大,倒卵形或狹倒卵形,長9-15(-19)毫米,寬3-9(-11)毫米,全緣或先端具淺凹缺;花葯長圓形,長2-2.5毫米,初期紅色,開裂時變紫紅色,產生帶藍色的花粉,花粉粒常3孔,徑平均67.7微米,花絲長7-14毫米;花柱8-14毫米,開放時強烈反折,後恢復直立,下部被長柔毛;柱頭白色,深4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6毫米,寬0.6-1毫米,上面密生小乳突。蒴果長4-8厘米,密被貼生的白灰色柔毛;果梗長0.5-1.9厘米。種子狹倒卵狀,長0.9-1毫米,徑0.35-0.45毫米,先端短漸尖,具短喙,褐色,表面近光滑但具不規則的細網紋;種纓豐富長10-17毫米,灰白色,不易脫落。花期6-9月,果期8-10月。 [2]
繁殖方法
播種
每年10-11月,柳蘭蒴果成熟即可採集,把蒴果剪掉,放在地上,太陽一曬,蒴果開裂,種子出來,去掉雜質,將種子收集起來,即柳蘭播種材料。柳蘭的種子極其細小,只有1100-1150微米長,千粒重僅為0.1026g,每千克有種子3846萬粒。種子可干藏,翌年播種,播前溫水浸種12小時,催芽5-7天,在20-25℃條件下約1周出苗。對播種繁殖的技術要求很嚴格,必須細緻整地,土壤顆粒越小越好,並且必須保持經常濕潤,一旦乾燥就會影響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西寧地區,柳蘭多在早春播種。可採用條播或撒播。每公頃播種量為7.5,必須淺播,播完後,上面薄薄的蓋上土,種子易萌發。幼苗高5-6厘米時分苗,經過1次分苗後於5月初定植露地。
分株
由於有性繁殖種子萌發倒植株開花需要時間長,柳蘭可採用分株繁殖。在早春雨季時移栽成活率較高,春季將地下橫走根狀莖挖出,切割成若干段埋入地下,即可長成新的植株。採用分株法繁殖時雖然成活不是問題,但繁殖係數極其有限,不可能滿足擴大栽培的需要,同時,大量挖掘野生植株破壞了柳蘭野生種群結構及其生態環境,這是不可取的挖東牆補西牆做法。
扦插
扦插繁殖只能在生長季節扦插嫩枝,取材時間受到限制,操作和育苗條件要求較高,否則,扦插成活率不高。 此外,扦插繁殖亦可縮短繁殖到開花的時間。主要作法是在生長季摘取帶頂芽的嫩苗,蘸到生根粉後正插於基質中,放置於蔭棚中管理,生根時間約為2周,約1個月可移到苗圃地上或上盆種植。
組培
以當年生的幼嫩枝條為外植體,清洗消毒後剪成0.5-1.0厘米含有一個芽的小莖段,將其直插入分化培養基中培養,5天後頂部和基部產生愈傷組織,15天後側芽部位及莖段基部的愈傷組織分化出叢生芽。當芽苗長至2-3厘米高時,剪下嫩莖轉入生根培養基上長出根系,一個月後,試管苗可移栽入盆,成活率為95%。
栽培技術
播種苗5月份定植,扦插苗9月或翌年春季定植。需要說明的是若大面積采扦插枝時母株需施人充足的肥料,1株母株一年以采3次為宜,每次采後母株呈3倍分枝,連採3次後植株瘦弱,需加強水肥管理以利越冬。扦插用素麵沙和隔年普通培養土各5成拌勻,並摻人適量殺蟲和土壤滅菌農藥,做成長1米,寬0.5米的畦。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上支60%遮陰網。扦插枝用0.2%高錳酸鉀浸泡20分鐘,取出放人清水中浸泡10-20分鐘,按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扦插,插後用噴壺澆透水。夏季15-20天生根,春、秋季時間稍長。柳蘭喜光、喜涼爽及濕潤氣候,栽培時要注意澆透水,有利於生長發育。柳蘭喜排水良好、肥沃和濕潤的土壤,需定期施肥及灌水。定植後,可每10-15澆水1次,施足基肥,在其生長期可追施稀薄人糞尿1-2次,這樣有利於生長、發育和開花結實。要適時澆水。柳蘭通常不分枝,可於花序形成前進行摘心,促使側枝萌發,每一側枝頂端均可形成花序,可以矮化株形,大大增加其觀賞價值。開花後剪去上部花枝,促進新生分枝,可形成新花芽,繼續開花。
柳蘭的管理較為簡單、粗放。苗高達10厘米時結合中耕鋤草進行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含氮磷二元、複合肥25千克,此次施肥以促進植株座蕾開花,植株強壯,抗倒伏;同時每隔10天噴1次葉面肥,由於柳蘭喜肥,葉面肥使用可按說明加大劑量25-30%,連續3次。7月初,畦面需培土固床及畦四周立樁,周圍用繩圍起,否則易倒伏。
主要價值
主要亞種
毛脈柳蘭(Epilobium angustifolium L. subsp. circumvagum Mosquin)與柳蘭的區別:莖中上部周圍被曲柔毛;葉多少具短柄(長2-7毫米),長9-23厘米,寬1-3.5厘米,下面脈上有短柔毛,基部楔形,邊緣具淺牙齒;花粉粒常較大(平均徑85微米),有三分之一具4或5孔;花瓣較大,長12-23毫米,寬7-13毫米;地理分布較南或與柳蘭生長同一山上海拔較低地帶。花期6-9月,果期7-10月。染色體數n=36。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崑崙山)、河南西部、陝西、寧夏南部、甘肅東南部、青海東部、江西(廬山)、湖北西部、四川、貴州西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與南部。在北方生於海拔(50-)500-1700(-2800)米,在西南部生於海拔(550-)1100-3600米。生境與柳蘭類似。在亞洲也分布於堪察加南部、薩哈林南向日本、朝鮮半島,向西經喜馬拉雅達高加索與土耳其;在北美洲也廣為分布。 [3]
生長環境
生長在中國北方500-3100米、西南2900-4700米山區半開曠或開曠較濕潤草坡灌叢、火燒跡地、高山草甸、河灘、礫石坡。 柳蘭是喜光植物,不耐炎熱;耐寒性強,稍耐蔭;適生於濕潤肥沃、腐殖質豐富的土壤。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方生長健康。 [4]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也廣布於北溫帶與寒帶地區,歐洲、小亞細亞東經喜馬拉雅至日本,高加索經西伯利亞東至蒙古、朝鮮半島,以及北美。 [5]
生長習性
在原產地一般4月中下旬開始發芽,5月進行生長,展葉,形成花序;始花期6月,盛花期6月中下旬-8月;果實成熟9-10月。在栽培地區一般4月上旬開始發芽,4月中下旬進行生長,展葉,形成花序;始花期5月下旬,盛花期6月上旬至9月;果實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6]
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9-11-24
- ↑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9-11-24
- ↑ [中國植物志編委.中國植物志,第53(2)卷[M].科學出版社.2000:84]
- ↑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9-11-24
- ↑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9-11-24
- ↑ [何桂芳,何濤,柳蘭的園林應用及栽培管理技術,青海大學學報,2011,29(3)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