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梳山
历史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该地区为一街庄,称为“柴梳山庄”,隶属于竹北一堡。该庄北与九甲埔庄为邻,东与下员山庄、头重埔庄为邻,南边为金山面庄,西边为埔顶庄。
1920年(日治大正九年),改制为“柴梳山”大字,隶属于新竹州新竹郡新竹街。1930年新竹街升格为新竹市,该地区仍属之。战后之初新竹市改制为省辖市,大字亦改制为里。其后因人口增加,已细分成多个里。
学校
公园
宗教场所
- 新庄子正德寺
- 新庄里福德祠
- 福龙社
- 种福宫
- 黄吉奇先生庙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该地区为一街庄,称为“柴梳山庄”,隶属于竹北一堡。该庄北与九甲埔庄为邻,东与下员山庄、头重埔庄为邻,南边为金山面庄,西边为埔顶庄。
1920年(日治大正九年),改制为“柴梳山”大字,隶属于新竹州新竹郡新竹街。1930年新竹街升格为新竹市,该地区仍属之。战后之初新竹市改制为省辖市,大字亦改制为里。其后因人口增加,已细分成多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