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寄生
栗寄生(Korthalsella japonica(Thunb.) Engl.):桑寄生科,栗寄生屬亞灌木,高5-15厘米;小枝扁平,通常對生,節間狹倒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葉退化呈鱗片狀,成對合生呈環狀。花淡綠色,有具節的毛圍繞於基部;雄花:花蕾時近球形,萼片3枚,三角形;聚葯雄蕊扁球形;花梗短;雌花:花蕾時橢圓狀,花托橢圓狀,長約0.5毫米;萼片3枚,闊三角形,小;柱頭乳頭狀。果橢圓狀或梨形,淡黃色。花果期幾全年。
本種莖枝藥用有祛風除濕,養血安神。用於胃病,跌打損傷等功效。
產於西藏(波密)、雲南、貴州、四川、湖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舟山)、台灣等省區。海拔150-1700(-25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寄生於殼斗科櫟屬、柯屬或山茶科、樟科、桃金娘科、山礬科、木犀科等植物上。非洲埃塞俄比亞、馬達加斯加;亞洲巴基斯坦、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大洋洲澳大利亞也有分布。
- 中文學名:栗寄生
- 拉丁學名:Korthalsella japonica (Thunb.) Engl.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檀香目
- 亞 目:桑寄生亞目
- 科:桑寄生科
- 亞 科:槲寄生亞科
- 族:栗寄生族
- 屬:栗寄生屬
- 分布區域:產於西藏、雲南、貴州、四川、湖北、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區
-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Engl.,1897
目錄
形態特徵
亞灌木,高5-15厘米;小枝扁平,通常對生,節間狹倒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7-17毫米,寬3-6毫米,干後中肋明顯。葉退化呈鱗片狀,成對合生呈環狀。花淡綠色,有具節的毛圍繞於基部;雄花:花蕾時近球形,長約0.5毫米,萼片3枚,三角形;聚葯雄蕊扁球形;花梗短;雌花:花蕾時橢圓狀,花托橢圓狀,長約0.5毫米;萼片3枚,闊三角形,小;柱頭乳頭狀。果橢圓狀或梨形,長約2毫米,直徑約1.5毫米,淡黃色。花果期幾全年。[1]
主要價值
醫藥
莖枝(栗寄生):祛風除濕,養血安神。用於胃病,跌打損傷。
栽培技術
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植物學史
關於本種的基名,1784年,C. P. Thunberg在Fl. Jap. 64.發表的Viscum opuntia Thunb., 此名由他本人將其刪除,於1794年在Trans. Linn. Soc. 2: 329. 重新命名為Viscum japonica Thunb. 據此,本志採用 Engler (1897), Ohwi (1956), B. A. Barlow (1971)等的觀點,將Viscum opuntia Thunb. 作不合法名,以此基名的新組合為後出名處理。
生長環境
海拔150-1700(-25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寄生於殼斗科櫟屬、柯屬或山茶科、樟科、桃金娘科、山礬科、木犀科等植物上。
分布範圍
產於西藏(波密)、雲南、貴州、四川、湖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舟山)、台灣等省區。非洲埃塞俄比亞、馬達加斯加;亞洲巴基斯坦、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大洋洲澳大利亞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