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桂林象山广场

桂林象山广场(象山广场)地处象山之西,民主路以东,桃花江南侧,是象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风景较好的城市广场之一。 象山一带在历史上就是人口稠密之地。明代洪武年间,桂林城南扩时,这里是城垣之外侧,典型的城外之廓,民房密集,草木蓬生,环境杂乱。当年太平军所以选中这里为攻城指挥部,很大原因也是因为统治者不愿常年涉足于此,太平军易于攻占所致。在上个世纪末开始的大规模城市改造中,为了使象山这座桂林市的标志性山体能够体面大方地展现于世,市政府决定在象山以西、文昌桥以东,大范围地拆除旧民房,修建以文化内涵和自然风景为主要特征的象山广场。

目录

项目特点

新建的象山广场占地12287平方米,面积虽不算大,地势也不平坦,呈西高东低的坡形,但在设计建设中却独见匠心:首先,由于广场的业主和象山公园的业主是同一家公司——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因而,新建广场与改建公园在思路上就立足于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使广场的建设和公园的管理经营呈现出完整的统一的思路。

其次,建设象山广场,主要立足于侧重环境的表现,不是盲目去追求一般广场的宽大雄伟和集会功能。

第三,在设计思想上着重于“显山露水”,充分挖掘和再现象山原存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所积淀的感染力。

第四,在视觉追求上,力图除去一切人为的遮挡,使象山成为南环路桃花江风景带和漓江风景交会处的主体,成为抓住游人视线的焦点。

第五,在建设风格上,要与文昌桥、南环路协调一致,以大大提高这一带的档次和文化品味。通过修建象山广场,要达到提升公园景观档次的目的,要有助于公园内部调整游览线路。

第六,在功能划分和便于管理方面,广场在功能上虽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向公众免费开放,要向市民提供较大的绿地及休息娱乐场地。为了便于公园管理,在公园及广场之间挖出一条小溪,做成浑然成天的水面分隔。公园与广场要广植市树──桂花树[1],突出桂花文化,突出桂林特色。

如果说中心广场是以繁华为特色,象山广场则更多地体现着自然和清新:这座与中心广场同龄的风景区小广场,在面积上虽是个小弟弟,但它在借景筑景方面,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使之与别的广场相比,不仅能提供休闲的功能,更可以起到观景的效果,因而更显得别具一格。人工密植的桂花树林将广场的大部掩映着,使人乍看去,这里与其说是广场,还不如说更像城中林地,因为它的绿地面积占广场面积之比在国内各广场中可能也是最高的。它的人工流泉巧妙地和流经一侧的桃花江融为一体,悄悄将广场部分和公园景地区隔开,既起到了相互借景的作用,又达到了分区管理的效果。与别的广场相比,天然水景和人工水景构成了它的最突出的个性:北面是秀美可人的桃花江,东面是清冽如镜的漓江,广场中间还有由人工小溪和流泉跌水组成的分区线。在夏风的吹拂下,可以感受到阵阵水气袭来,凉爽宜人,实在是消暑的好去处。它的中心有一个小巧有趣的赤足小广场,场地用洁净平滑的鹅卵石铺成,游人赤足在上面行走,可以达到按摩足穴之目的,又有一种回到童年的乐趣。每逢黄昏,常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学步的孩子在这里赤足行走,尽情体验着那种呢喃的亲情。

周边环境

广场之东,象山脚下,是著名的古代建筑云峰寺。原寺为唐朝建筑,后毁。明代时,这里成为纪念范成大、方信孺的“范方祠”,清代改为云峰寺,现为二进五开间、硬山式二层仿古建筑。清朝道光年间,太平军北上路过桂林时,这里曾是太平军攻城的指挥所。太平军在这里以象山为致高点,攻城达34天,重创守城清军。现在,云峰寺已改为《太平天国革命在桂林》专题陈列馆,匾额为国画大师刘海粟所题。

云峰寺所临的象山,是著名的桂林八景之一[2]“象山水月”所在地。水月洞里有大诗人陆游的真迹,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多次往返于此,意在求得一幅心仪的石刻拓片,这些都是文化史上的美谈。登象山,谒普贤塔,望訾州,沐漓江风,观穿山塔影,都是很好的旅行享受。

广场的西面,与民主路相隔,紧临桃花江,是著名的古代建筑舍利塔。塔初为唐代所建,为七级砖塔,用于存放舍利石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应邀到日本讲经传法,五次东渡皆败,辗转到桂,曾在此讲经传法一年,盛况空前。此塔因鉴真在此讲法而成为中国古代佛教名塔之一。原塔后毁于火。现塔为明初重建。底层有四门相通,通道构成的八面墙壁上有墨书《金刚经》全文,四门额塑有八大金刚之名。塔身为八角宝瓶,每面均有佛龛。塔内曾有舍利陶魂罐和镇塔铁剑。

广场之北,走过文昌桥,就是在出版界享有声誉的漓江出版社。游人可以在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买到全套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珍藏版,或最新出版的文学名著,以及最新版的旅游图,以作旅游的文化珍藏。

视频

桂林象山广场 相关视频

情痴如我醉梦山水间桂林象山公园宣传片
大美中国,探春 桂林象山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