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桂海碑林博物館

桂海碑林博物館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七星區龍隱路1號、七星公園內月牙山西南麓,內有龍隱岩龍隱洞摩崖石刻群,是桂林石刻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

龍隱岩龍隱洞摩崖石刻群現存唐至民國時期石刻213件,其中唐代1件、宋代111件、元代1件、明代42件、清代26件、年代無考的32件。著名的石刻有唐《張浚劉崇龜杜鵑花唱和詩》、宋《元祐黨籍》、宋《石曼卿餞葉道卿題名》、宋《狄青平蠻三將題名》、宋《米芾程節贈答詩》、宋《龍圖梅公瘴說》等。1961年2月4日被列為桂林市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2月26日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早在宋代,龍隱岩即建有釋迦寺、驂鸞亭、環翠閣等建築。1964年在釋迦寺遺址上建藏碑閣,1965年闢為「桂海碑林」,1980年8月29日成立桂海碑林陳列館,1984年11月11日成立桂海碑林石刻陳列館,1994年5月21日更名為桂林石刻博物館,1997年1月2日更名為桂海碑林博物館。1999年1月被定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列為國家二級博物館[1]

目錄

發展歷史

長期以來,桂海碑林博物館集中致力於桂林石刻的保護、研究、陳列和宣傳工作,利用文物的特性,建設高檔次旅遊精品工程,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服務,並取得突出成績。多年來,已接待中外遊客及港澳台同胞一百多萬人,黨和國家領導人楊尚昆、李瑞環、錢其琛遲浩田布赫阿沛 . 阿旺晉美丁關根等曾專程到館考察,並對該館突出的工作成績給予了高度讚揚; 1998年,桂林市十屆人大常委會通過 「 關於對桂海碑林進行保護性開發的議案 」 的決議,並將該項目列入2000年桂林市政府工作報告之中,規劃總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投資額1110萬元,該工程已於2000年1月正式啟動。

桂海碑林博物館,隨着其總體發展規劃的逐步實施完成,必將給中外遊客創造一個環境更優雅、更舒適,文化內涵更豐富、檔次更高的遊覽家境,成為最受廣大市民、中外遊客歡迎和樂於光顧的文化遊覽勝地。

宋代龍隱岩建有釋迦寺、驂鸞亭、環翠閣等建築,明代有怡雲亭,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黃興科等重修釋迦寺,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再度重修。龍隱洞南於宋嘉定三年(1210年)建平亭,今不存[2]

1964年,為保護和展示龍隱岩、龍隱洞石刻文化,桂林市政府撥款整修龍隱岩,在釋迦寺遺址上建藏碑閣,建築總面積327.87平米,三層磚混,小青瓦頂。1998年藏碑閣落架維修,改為琉璃瓦頂。

1987年,新建碑閣700平米,磚混結構,主樓展室為四層,陳列明清散碑及桂林各名山經典石刻拓片。

1990年,恢復建設驂鸞亭。於87年新建碑閣南側接建碑廊和疊式碑亭,建築面積約336平米,二層磚混,現為拓片庫房及辦公室。

2001年,根據《桂海碑林博物館保護性開發規劃》建成一期主體工程――大門綜合體(大門、碑牆、貴賓接待室、售票處、講解員休息室)、流杯亭,總建築面積340平米,並完成規劃A區環境整治。

視頻

桂海碑林博物館相關視頻

桂海碑林
廣西桂林:七星景區桂海碑林,壁無完石,碑刻如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