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桂花老太太(錢金川)

桂花老太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桂花老太太》中國當代作家錢金川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桂花老太太

桂花本姓李,老太太今年已有八十六歲。院中鄰里晚輩稱她汪姨,平輩稱她汪嫂、汪貴老婆或汪貴家的。從中也可以看出傳統男尊女卑的文化根深蒂固,在上輩人的稱謂中便體現的淋漓盡致。老太太平時佝僂着身軀,越發顯得原本不高的身體更加低矮。喉嚨中不時發出因氣喘阻滯的聲音,耳朵也近幾乎失聰。平時一個人到傍晚步履蹣跚去市場買菜,和院中同齡老人因聊天經常會南轅北轍,所以只能形單孤影無法合群。

聽院中老人講李桂花老太太是個命苦之人,在她十幾歲時,便被嗜賭如命的父親因賭債,把她抵給了鎮上債主當了使喚丫頭,親生母親也是在她很小的時候因丈夫的賭博惡習將其活活氣死。其父就如余華《活着》中的富貴一般,將一個鎮上很殷實的家,沒幾年便破敗殆盡,並且還欠了賭債,被債主逼債遠逃異鄉,後來是因饑寒交迫客死他鄉,還是被債主追殺致死就不得而知了。

解放後李桂花的哥哥想到自己這個苦命的妹妹,就找到政府,因政府的介入才將妹妹從債主家拯救出來,從此以後她便跟着哥嫂一起生活。

與哥嫂過了幾年,哥哥的工友嚴格講是哥哥所帶的徒弟,他家中父母早逝,孤身一人,沒有什麼負擔,於是哥哥便為妹妹做媒,將她許配給了這個叫汪貴的人。至此李桂花也便有了自己的家,但與此同時她也開始了夢魘般的生活。

在開始的一年,兩人生活也相對平淡。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汪貴染上酗酒、賭博的惡習,還帶有最可惡的家暴。

每到晚上丈夫賭完回家,如果手中帶有吃食,則說明今晚手氣不錯,甚至高興還會給她些零花錢;如空手而歸,那她就免不了挨打,在對她的虐待中,汪貴嘴裡喝着酒罵罵咧咧說她是掃把星,破了他的財運。直到汪貴打累了在酒精作用下昏睡過去。就這樣她在以淚洗面中度過了日日夜夜。

在中間哥嫂也從中勸和過,但沒過多久又依然如故。讓她離婚又怕孩子遭罪,況且在六十年代夫妻離婚是要遭人白眼被人瞧不起。不像現今人們的婚姻觀很是包容。沒辦法李桂花拉扯着小孩,在遭受丈夫時不時的家暴中艱難地生活着。

就這樣在麻木中,不知不覺將身邊的孩子養大成人,並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丈夫汪貴也退了休,在那𠆤全民做生意的年代,本着有錢大做,無錢小做,看別人做生意汪貴自己也擺了𠆤賣氣球的攤,在市里開始了生意之路。那段時日也是李桂花難得的好時光。雖然一天很累,可能是一天的忙碌汪貴也少有時間去打牌,如此一來她的生活也比以前安穩了許多。生意忙時,汪貴一個人看不過來,就讓她幫着一起照看收錢找錢。那時候不向今天有電子支付那麼便捷。到了飯點汪貴去買些吃食,如果生意好,還會買些熟肉食改善一下生活

但這樣的生活沒有持續多久,汪貴身體出了問題,檢查是肝癌晚期。病痛折磨的汪貴沒兩個月人就形容枯槁。就如她自己所說:「汪貴趕快死了,他死了就不會再打我了!」想想那麼多年的夫妻,能在丈夫彌留之際說出這樣絕情的話,可想她長期生活在暴戾丈夫陰影下是多麼悲苦!

李桂花和丈夫共生育了四個孩子。大兒子和大女兒生在老家,因結婚沒能享受到政策報上戶口。只有下面的兩個女兒,隨他們享受了戶口政策。二女兒嫁到市屬縣,只有小女兒在身邊,女婿也是市周邊縣招來的合同工,和汪貴同屬一個單位,生有兩個姑娘。平時李桂花到星期天去姑娘家吃頓飯,也算是改善下伙食吧!如果在路上踫到鄰居問她,她在回答中透露出幸福,「去姑娘家吃飯了!」

李桂花生活來源,靠吃低保和丈夫單位給遺孀的生活費來度日,後來單位給的生活費也不能按月發放,家中的兒女也沒有生活費給她。二十幾年前,城鎮居民如一次性交納養老金可享受養老統籌,但是她丈夫和孩子們也無人關心她,好好的一個機會就這樣錯失了,不然的話現在每月有一些養老金也可保障她的日常生活。現在只有小女兒在生活上給她些照顧,平時的日常生活她自己都是傍晚出去買些便宜的菜,菜幾乎都以煮為主,做飯還是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蜂窩煤爐燒,購買的蜂窩煤還得從一樓搬到三樓。每天早上煮一鍋稀飯,再煮些菜這便是一天的吃食。一天周而復始兩頓飯。上蒼也是眷顧她,雖然一天晃晃悠悠,但還是努力生活着,在艱辛的生活中還能自理,已屬不易!

前兩年所居住的小區要改造拆遷,多年不聞不顧的大兒子也從老家趕來想分一杯羮,就如她丈夫去逝,兒子向她索要喪葬費一樣。好在房產業低迷,又加之國家政策,拆遷改造又擱置下來。居住在老區的人們又回歸以前的寧靜

人老了可能思維也和常人不一樣,有時候既覺得可憐又覺得可悲。現在唯一的小女兒還照顧一下她的生活,但就是這樣老太太嘴裡埋怨最多的還是小女兒,對她不聞不問的兒子倒是沒有什麼埋怨之詞!在這個老人居多的院裡照顧老人一般都採用以下方式:老人輪留由兒女照顧;或專一兒女照顧,但老人的房產過戶至該兒女名下;最常見的給老人雇保姆,照顧老人起居。

有時候想想人的一生無論富有貧窮實屬不易,兒女多的父母這一代還算幸運。到了獨生子女這一代,老年生活會更不如意。兒女照顧老人盡孝那可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在論語中,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所以講「孝」的最高境界是「色難」。芸芸眾生,一步一步在前往那個最終點的過程中,日漸衰老的父母,兒女能在和顏悅色中盡孝那真是父母前世的造化。[1]

作者簡介

錢金川,家鄉羲皇故里——天水,在南方工作多年,撰寫電氣製造業技術論文多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