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夢微之》

作品名稱: 《夢微之》[1]

創作年代: 唐朝

文學體裁:詩

作者:白居易

《夢微之》唐朝詩人白居易所作詩詞之一。這首《夢微之》是白居易元稹離世九年後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夢中二人攜手同游,他們可能意氣風發地暢談天下大事、黎明蒼生;可能痛斥那宦海風波、官場污濁;可能恥笑那魑魅小人、假義君子……可是夢總有醒來的時候,淚水打濕了絹帕,老淚縱橫也無心擦拭了。時年,白居易已經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他想起了元稹當年還和過他的一首詩,詩中有這麼兩句:「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確實,生時不能相見,夢見還可以慰藉相思,夢不見是悲痛的。可是,死後故人夢更是痛徹心扉。明知此生不能再見,卻又一遍遍回憶着逝去的時光,每每回憶一次,都是一遍強於一遍的無奈憂傷。死亡,切斷了所有一切可能的念想。

目錄

詩詞正文

原文鑑賞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夢中二人攜手同游,他們可能意氣風發地暢談天下大事、黎明蒼生;可能痛斥那宦海風波、官場污濁;可能恥笑那魑魅小人、假義君子……可是夢總有醒來的時候,淚水打濕了絹帕,老淚縱橫也無心擦拭了。時年,白居易已經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他想起了元稹當年還和過他的一首詩,詩中有這麼兩句:「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確實,生時不能相見,夢見還可以慰藉相思,夢不見是悲痛的。可是,死後故人夢更是痛徹心扉。明知此生不能再見,卻又一遍遍回憶着逝去的時光,每每回憶一次,都是一遍強於一遍的無奈憂傷。死亡,切斷了所有一切可能的念想。[2]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時間蹉跎了芳華,元稹死後,白居易的一把老骨頭也不得安生,只是淡漠地看着長安城的草生草長。白居易與元稹一別已是九年,而且還會有好幾個九年,直到自己也身赴黃泉。而自己的生老病死,已經沒有了元稹的參與。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白居易是一位「深入淺出」型的沉思者:孤高、正直、磊落、坦蕩。這句話正是白詩在字面、形式上看似淺顯,而情意、內涵甚深的表現。詩人寫下這首詩時,身邊不是缺乏朋友,亦不是敵人泛濫。拉法特曾說:「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詩人恰好不是個凡夫俗子,他一生的朋友是很多的,比如李商隱就是他的忘年交。也正因為如此,在時隔九年後,詩人的這份思友之情才愈顯得彌足珍貴。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高壽的詩人目睹了後輩們的離去。一方面,活着的人想要知道死去的人的情況,另一方面,活着的人總是念念不忘地將人世間的新鮮事兒禱告給死者,縱然知道是徒勞,還是懷着這份希望。《古詩十九首》中有言:「來者日以親,去者日以疏」。當詩人看着去者已去經年,而來者亦已成去者,這是很大的內心荒涼。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著名唐代大詩人和文學家,與李白杜甫齊名,有「詩魔」和「詩王」之稱,[3]

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於一個「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不久,家鄉發生戰爭。藩鎮李正己割據河南十餘州,戰火燒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歲時,任鞏縣令的祖父卒於長安,緊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親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戶參軍授徐州彭城縣縣令(公元780年),一年後因白季庚與徐州刺史李洧堅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別駕,為躲避徐州戰亂,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離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離度過了童年時光。而白居易聰穎過人,讀書十分刻苦,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髮全都白了。

閒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閒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閒逸悠然的情調。[4]

視頻

中國歷史文化:大林寺桃花,一首詩反映了詩人白居易的人生變革!

經典小故事——《白居易的故事》

參考資料

  1. 《夢微之》 詩詞名句網
  2. 夢微之 詩詞名句網
  3. 詩人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8-01-17
  4. 白居易簡介 詩詞名句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