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氏杜鹃
森氏杜鹃
‧中文名称: 森氏杜鹃
‧英文名称: Taiwan Alpine Rhododendron,Mori Rhododendron
‧学 名: Rhododendron morii Hayata 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 Hay. ssp. morii (Hay.)Yamazaki
‧科 名: 杜鹃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别 称: 玉山杜鹃、石楠、鬼目、台湾高山杜鹃花、台湾红斑杜鹃花、
‧原产地: 台湾、中国大陆云南、西藏、四川等西南部山区。
‧分 布: 台湾全岛海拔 1,800~3,000 公尺皆有分布,是中、高海拔山地最常见的一种杜鹃花;在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大霸尖山、小雪山、雪山、八仙山、能高山、合欢山、阿里山、玉山、关山及北大武山均可见之。
目录
基本资料
‧茎: 常绿小乔木,树高可达十公尺,树枝粗状,小枝上常有褐色毛茸,但这些毛茸很快便脱落
‧叶: 叶单生、互生,而丛生于小枝条先端,长椭圆状披针形,长 9~11 公分,宽 2.5~3 公分,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革质,全绿,边缘略向后反卷,中肋于表面凹下而于背面隆起,侧脉不显著,表面暗绿而有光泽,背面有白粉状毛茸;叶柄长 1.5~2 公分,具毛茸。
‧花: 花大而显著,数枚,丛生于小枝条先端,有时在花冠内散生有粉红色的斑点,花梗长 2~2.5 公分,有腺毛;花萼小而光滑,具五齿裂,呈齿三角形;花冠扩阔漏斗形,长 3.5~4 公分,宽约 1.5 公分,先端圆而略呈凹头状,光滑无毛;雄蕊 10 枚,不整齐,花丝基部有腺点;子房及花柱基部有粗毛。
‧果实: 果实为圆柱形蒴果,长 2~2.5 公分,径 0.5 公分,七至九月间成熟,内含数目繁多的种子。[1]
名称的由来
1908年日籍学者早田文藏(Hayata Bunzo)发表一种台湾的特有种杜鹃—玉山杜鹃(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 Hayata),这种杜鹃分布在台湾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它是灌木~小乔木,族群茂盛,叶子窄长、叶背覆白绒毛、叶缘会反卷。
1911年日人森丑之助(Mori Ushinosuke)发现了另一种台湾高山杜鹃,分布海拔约2000~3000M,也是灌木~小乔木,但叶子较宽、叶背覆褐色细毛、叶缘不反卷。由于外观上与玉山杜鹃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被认为是不同一种,也是台湾特有种;因是森氏所发现,所以被命名为森氏杜鹃(Rhododendron morii Hayata)。[2]
【台湾特有】高山森氏杜鹃,美丽却不娇弱
杜鹃是春天的代表性花朵之一,有些人其实并不爱杜鹃,因为尽管远看灿烂,却太脆弱,很容易就显得残破不堪。然而台湾特有种的高山杜鹃,生长在环境严苛的山区,却美丽而绝不娇弱,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上尽情绽放,无论树形和花形都更美,展现强韧生命力。观赏台湾高山杜鹃,成为每年5月左右的盛事。
台湾特有的森氏杜鹃,花朵最大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高山杜鹃,钟形的花冠以及花瓣内的可爱斑点都是特征。欣赏高山杜鹃,最棒的是还有壮阔的群山当作背景,前后相呼应,更增添美感与气势,跟平地人工种植的整齐花丛,气氛截然不同。[3]
用 途:
观赏:四月上旬至五月中旬开花时一大片、一大片的粉白、淡红,将高山上迟来的春天点缀成锦绣大地。
特 性:
森氏杜鹃为常绿小乔木,树高可达十公尺,树枝粗状,小枝上常有褐色毛茸,但这些毛茸很快便脱落;叶单生、互生,而丛生于小枝条先端,长椭圆状披针形,长 9~11 公分,宽 2.5~3 公分,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革质,全绿,边缘略向后反卷,中肋于表面凹下而于背面隆起,侧脉不显著,表面暗绿而有光泽,背面有白粉状毛茸;叶柄长 1.5~2 公分,具毛茸。花大而显著,数枚,丛生于小枝条先端,有时在花冠内散生有粉红色的斑点,花梗长 2~2.5 公分,有腺毛;花萼小而光滑,具五齿裂,呈齿三角形;花冠扩阔漏斗形,长 3.5~4 公分,宽约 1.5 公分,先端圆而略呈凹头状,光滑无毛;雄蕊 10 枚,不整齐,花丝基部有腺点;子房及花柱基部有粗毛。四月上旬至五月中旬开花时一大片、一大片的粉白、淡红,将高山上迟来的春天点缀成锦绣大地。果实为圆柱形蒴果,长 2~2.5 公分,径 0.5 公分,七至九月间成熟,内含数目繁多的种子。
图片集锦
视频
合欢山 东峰 森氏杜鹃
2021.0420.小奇莱步道盛开的森氏杜鹃
【北大武山】5 - 早开的森氏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