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黄油
植物黄油的英文名是margarine,是将植物油部分氢化以后,加入人工香料模仿黄油的味道制成的黄油代替品,在一般场合下都可以代替黄油使用。味道与动物黄油一致。它的其他中文名称很多,比如人工奶油、人造黄油,以及音译的麦琪林、马琪琳等等。[1]
目录
成分
熔点
植物黄油根据不同的品种,有的即使冷藏也保持软化状态,这类植物黄油适合用来涂抹面包。有的即使在28度的时候仍非常硬,这类植物黄油适合用来做裹入用油,用它来制作千层酥皮,会比黄油要容易操作的多。
认识
植物黄油不可以完全代替黄油
1. 植物黄油的口感差。
它的口感吃起来让人觉得不舒服。所以,如果想要作出档次高的西点,烘焙师们仍然坚持使用黄油。
2. 植物油经过氢化后,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早期人们对反式脂肪酸认识不够,所以植物黄油应用比较广泛。现代研究的深入使反式脂肪酸的危害越来越被认识到,尤其对心血管的危害极大。所以,能不用植物黄油,还是不要用好。
健康危害
植物黄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当脂肪酸的结构发生改变,其性质也跟着起了变化。研究表明,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的红花油、玉米油、棉子油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但是当它们被氢化为反式脂肪酸后,作用却恰恰相反,反式脂肪酸能升高血液中的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降低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降低患冠心病的危险),因而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欧洲8个国家联合开展的多项有关反式脂肪酸危害的研究显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反式脂肪酸负有极大的责任。它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饱和脂肪酸的3~5倍,甚至还会损害人的认知功能。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会诱发肿瘤(乳腺癌等)、哮喘、II型糖尿病、过敏等疾病,导致妇女患不孕症,对胎儿体重、青少年发育也有不利影响。
美国规定食品标签必须注明反式脂肪含量,且含量不得超过2%;在加拿大,食品标签必须注明反式脂肪含量,并鼓励减少含反式脂肪酸食物的摄入。然而我国还没有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标准,人们对反式脂肪酸也知之甚少。专家建议市民在购买食品时,最好要特别留意一下有无“人造黄(奶)油”、“氢化植物油”、“植物黄(奶)油”等字样,以区分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
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人发病率1994年为2.5%,2002增长为5.5%,到2008年达9.7%。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与经济发达的美国相当。大城市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9~10%,而美国大约为7%。在过去的几年间,全球化的飞速进程也把西方的生活方式渗透进了中国。洋快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有专家预言,照此下去,中国将没有疑问地迎来糖尿病的大爆发,对中国的疾病预防带来重大挑战。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展会危及人的心脑血管和肾脏,已经成为世界上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威胁人健康的慢性病。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个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其中一组与中国有关的数字令人吃惊。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大约为3.9万亿人民币。如果在今后10年内,将慢性病死亡率在现有趋势基础上每年降2%,将会给中国带来360亿美元的累积经济效益。 从1994年的2.5%,到2002年的5.5%,再到2008年的9.7%,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实现了“三级跳”。即使扣除历次调查方法不同造成的差别,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仍然在急剧增加。这与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很大关系。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生活已经向着高脂肪、高蛋白的方向发展,而这些都是糖尿病等慢性病流行的温床。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经过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摄入与罹患冠心病的危险显著相关,即使每天摄入体内的反式脂肪的量不超过5克,患心脏病的风险也将增加25%,这项研究结果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国学者相继对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反式脂肪酸除了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外,还会干扰必要脂肪酸的代谢,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健康,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并导致妇女不孕。 2010年,央视经济频道根据专家调查,表明:国内某地抽检食品中87%的样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包括所有的奶酪制品,95%的“洋快餐”以及蛋糕、面包、油炸薯条类小吃等,约90%的冰淇淋,80%的人造奶油,71%的饼干,以上均检出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2%的食品――包括所有的奶酪制品,81%的面包和蛋糕,80%的人造奶油,60%的冰激凌等。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5%的食品――有奶酪、人造奶油、蛋糕和饼干等焙烤食品。
当某种食品出现问题,危害到人体健康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今后少吃或者不吃这种食品。然而,面对富含反式脂肪酸的氢化油,我们个人的这种自我保护显然很快就会失灵。因为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在我们的食品中到处都能看见氢化油的身影,除非你完全与工业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隔绝,而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又是不可能的。作为消费者个体已经很难防范氢化油的危害,剩下唯一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这种威胁的,只有社会的公共力量。也许,从经济成本上来说,逐步减少乃至禁止使用氢化油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但与人类的健康成本相比,相信整体上人们得到的一定会比失去的更多。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