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須
榕須 |
榕須,中藥名。為桑科植物榕樹Ficus microcarpa L.的氣生根。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散風熱,祛風濕,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體炎,結膜炎,風濕骨痛,痧氣腹痛,久痢,胃痛,白帶,濕疹,陰癢,跌打損傷。[1]
中文學名 | 榕須 | 屬 | 榕屬 |
界 | 植物界 | 種 | 榕樹 |
門 | 被子植物門 | 分布區域 | 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
綱 | 木蘭綱 | 採收時間 | 全年均可 |
目 | 蕁麻目 | 貯藏 | 置乾燥處 |
科 | 桑科 |
目錄
別名
半天吊、榕根須、吊風根、榕樹須、榕樹倒拋根、榕樹吊須、烏松、老公須、倒吊松根。
入藥部位
氣生根。
性味
味苦、性平。
歸經
歸肺、脾、腎經。
功效
散風熱,祛風濕,活血止痛。[2]
主治
用於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體炎,結膜炎,風濕骨痛,痧氣腹痛,久痢,胃痛,白帶,濕疹,陰癢,跌打損傷。[3]
相關配伍
- 治關節風濕痛以及腳筋緊張,屈伸不利:榕樹倒拋根合童便煎洗患處。(《泉州本草》)
- 治關節風濕痛:榕樹氣根60-120g。酒水煎服。或用氣根煎湯洗患處。(《福建中草藥》)
- 治跌打損傷:榕樹氣根60g,或加樟樹二重皮9-15g。水煎沖酒服。(《福建中草藥》)
- 治血淋:榕樹倒拋根鮮者45g(干者24g)。合冰糖燉服,每日1次,續服四、五次。(《泉州本草》)
- 治小便不通:榕樹吊須一把,沙糖、米酒各適量。水煎服。(《嶺南草藥志》)
- 治疝氣,子宮脫垂:榕樹幹氣根30g,瘦豬肉適量。水燉服。(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 止牙痛:榕根須,摘斷,入竹管內,將鹽塞滿,以泥封固。,火煅鍛存性為末,擦牙,搖動者亦堅。竹管不用。(《綱目拾遺》固齒羲複方)
- 治牙痛,、能消腫止痛殺蟲:榕須、皂角。煎水含之,冷則吐,吐則再含。(《嶺南採藥錄》)
- 治喉蛾:榕樹須180g。黑醋一湯碗,煎好,候溫含漱。(《嶺南草藥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碎酒炒敷或煎水洗。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割下氣生根,紮成小把,鮮用或曬乾。
炮製
酒寄生:把原藥揀淨切一寸節,放入鍋內微炒,取出噴黃酒拌勻,曬乾備用。
形態特徵
榕樹:又名榕、小葉榕、倒生樹、赤榕、倒生木、不死樹、細葉榕、避暑樹、正榕、繩樹、龍樹、萬年青。常綠大喬木[註 1],高15-25m,胸徑50-70cm。全株有乳汁。老枝上有氣生根(榕須),下垂,深褐色。單葉互生;葉柄長7-12mm;托葉披針形,長約8mm;葉片革質而稍帶肉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5一8cm,寬3-4cm,先端鈍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光亮,下面淺綠色,全緣或淺波狀;基出脈3條,側脈纖細,3-10對。隱頭花序(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或着生於已落枝葉腋,扁球形,直徑5-10mm,成熟時黃色或微紅色,基部苞片闊卵形,宿存,無總花梗;雄花、癭花和雌花生於同一花序托內,花間有少數剛毛,雄花散生內壁,花被片3,近匙形,雄蕊1,花葯與花絲等長;癭花無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廣匙形,花柱側生,短;雌花無梗或具短梗,花被片與癭花相似,但較小,花柱側生,短於子房,柱頭棒形。瘦果小,卵形。花、果期4-11月。花、果期4-11月。
生長環境
藥材性狀
乾燥氣生根呈木質細條狀,長1m左右,基部較粗,直徑4-8mm,末端漸細,多分枝,有時簇生6-7條支根。表面紅褐色,外皮多縱裂,有時剝落,皮孔灰白色,呈圓點狀或橢圓狀。質韌,皮部不易折斷,斷面木部棕色。氣微,味苦、澀。
以條細、紅褐色者為佳。
藥理作用
相關論述
視頻
注釋
- ↑ 「常綠大喬木」:常綠喬木是指終年具有綠葉且株型較大的木本植物,有部分常綠喬木是老葉未脫落就長新葉了,給人一種不會落葉的感覺。這類植物的葉壽命是兩三年或更長,並且每年都有新葉長出,在新葉長出的時候也有部分舊葉的脫落,由於是陸續更新,所以終年都能保持常綠。這類植物由於具有四季常青的特性,其美化和觀賞價值較高,因此常被用來作為綠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