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貞觀年間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 | ||
---|---|---|
| ||
國家 | 西涼(西突厥)→唐(大唐帝國) | |
姓 | 樊 | |
名 | 梨花 | |
姓名 | 樊梨花 | |
出生 |
西涼(西突厥) | |
親屬 | ||
父親 | 樊洪 | |
夫 | 薛丁山 | |
子 |
薛剛 薛強 |
目錄
人物生平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突厥寒江關關主,後投唐(樊父原系隋將,歸依突厥)。樊梨花智勇雙全,美貌絕倫,其自嫁薛丁山為妻,協助薛丁山登壇掛帥、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其一生故事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視劇、電影、歌舞戲劇等。且廣為民間道教立廟祀神至今。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和花木蘭、穆桂英、梁紅玉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並且敢於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 故事說的是在大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寶座之後,以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願接受唐王朝的管轄,並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仁貴前去征討,所有關於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上。
樊元帥俗名樊梨花,薛丁山的妻子。她自幼隨梨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武藝高強。她乃是薛家父子征西的中流砥柱,一口繡戎刀無可匹敵。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 樊梨花顧全大局、聰慧勇敢、忠於愛情的藝術形象,經過民間的傳說、說唱、演義等不斷的再加工、再創作,愈加鮮明、豐滿,廣為流傳,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薛丁山與樊梨花的故事是以唐貞觀年間平定西北邊亂為背景,描述了一幅熱血兒女平亂定邊,沙場揮戈的壯闊畫卷。其中的薛丁山三請樊梨花最為膾炙人口,被戲曲、曲藝等藝術形式廣為傳唱流傳不衰。上世紀八十年代拍攝完成了豫劇電影藝術片《樊梨花》,2000年央視完成了東北地方戲曲藝術電視劇《三請樊梨花》,如今又被港台的電視人拍攝成電視劇,使故事的藝術載體更加豐富。 今天我們聽到評書版的《薛家將》,再看看最初的《說唐三傳》,恍如隔世。唯有原著留下的樊梨花,成長為薛家將真正的靈魂人物。「命運,能奈我何?好氣魄!」 所以說樊梨花也是《說唐後傳》、《說唐三傳》整理的初唐傳說當中,為中華文化貢獻的唯一的一個精華人物。 樊梨花,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申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麗的,深刻的,只因其子薛剛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驚死唐高宗被武則天下令處死,這也導致了後來的薛剛反唐。 樊梨花形象最早源出上溯至唐代,見於各地史志稗史,後歷代以傳說、話本的形式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清代,乾隆年間中都遺叟雜采歷代民間傳說、角本子編纂成講史小說《說唐三傳》,又名《異說後唐三集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傳》,後人亦稱《征西全傳》;如蓮居士編輯成《反唐演義全傳》等書,典藏於經文堂。 《征西全傳》,書中敘述樊梨花與薛丁山馬上訂親及薛丁山三休三請樊梨花的故事,給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故而在民間有很大影響,戲曲中一些劇目即取材於此,如《寒江關》、《馬上緣》、《三休三請樊梨花》、《姑嫂英雄》、《梨花掛帥》、《梨花巡營》等等,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相關劇目至今在舞台上盛演不衰。 京劇、婺劇、豫劇、越劇、秦腔、粵劇、崑劇、黃梅戲、歌仔戲等劇種都有該劇的傳統版本。
明清講史小說中有這樣一個現象,許多歷史、英雄傳奇采自民間口頭傳說,經文人創作加工為案頭讀物,隨即又為廣大的市井說唱藝人借鑑為話本,口傳心授、世代流傳,後來也有人整理為「說書體小說」.以純散文形式出版。由民間演義、雜說到說唱,再到「說書體小說」的過程中,故事情節得到提煉,人物形象愈加豐滿。在眾多有關樊梨花故事的說書體小說中,西河大鼓名家黃佩珠所作《少西唐演義》對樊梨花形象塑造的再度加工創作,就最具代表性。
中國歇後語
樊梨花下西涼------馬到成功 樊梨花救援北平關------不記前怨
相關作品
- 如蓮居士:《反唐演義全傳》
- 清代無名氏《唐薛家府傳》
- 中都遺叟:《說唐三傳》
- 陳素真《樊梨花》
- 陳麗君《大西唐演義》《樊梨花》
- 單田芳《薛丁山征西》
- 郝艷霞《薛丁山征西》
- 黃佩珠《少西唐演義》
- 劉林仙《薛丁山征西》
- 陳鳳芸《薛家將》
- 石連君《樊梨花》
- 張震佐《薛家將》
- 劉蘭芳《樊梨花》
- 張少佐《薛家將》
樊梨花富於反抗、聰慧勇敢、忠於愛情的藝術形象,經過民間的傳說、說唱等不斷的再加工、再創作,愈加鮮明、豐滿,廣為流傳。她在民間很有人脈,《三休樊梨花》(或《三請樊梨花》),是一出流傳甚廣的傳統老戲,我國有好幾個劇種都演過這齣戲。三度「被休」,樊梨花忍辱負重,默默地承受一切,鮮明而生動地突出了她的倔強、自尊和自強。從三請樊梨花到梨花做元帥,[1] 相對於「三休」,「三請」則從側面顯示了樊梨花的聰明智慧,以至性格粗莽的程咬金也稱讚說:「我平生走南闖北,結識人很多,最佩服的就是這樊梨花。」 經過一番曲折,夫妻兩人破鏡重圓。梨花受命於危難,擔任元帥。她治理寒江關的卓著政績和走馬上任後果敢堅決的調兵遣將等一系列行為,處處表現了樊梨花不僅是一位武功超群的女將,而且是一位胸有韜略的女帥,她的領導才能不僅表現在軍令嚴明、不僅表現在身先士卒,而且表現在知人善用,對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寬容風度。 可以說,一直以來,樊梨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了。她的形象,近千年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已成為我國古代巾幗英雄的代表人物之一,深入人心、廣為傳頌。
歷史考證
巾幗英雄樊梨花手栽木瓜樹千年茂盛
河北省蔚縣許家營村有一棵1000多年樹齡的木瓜樹。該木瓜樹又稱「文冠果樹」,據河北《蔚縣縣誌》記載:該樹是唐代巾幗英雄樊梨花帶兵在許家營歇馬時栽下的,至今根深葉茂,並仍然掛果,既有觀賞價值,又具有學術研究價值。
遼東歷史名城------威寧營
遼東歷史名城:威寧營(以樊梨花的爵位而得名的古城) 歲月滄桑,威寧營記載了本溪的歷史風雲,留下了悠悠歷史的見證。威寧營的歷史使得它成為一座古代本溪地區聞名的古城。 威寧營歷史悠久,在此地曾出土過戰國「刀幣」、漢代「五銖錢」和北宋 「皇宋通寶」鐵錢等,古城遺址處還出土了一些古代陶器,這些珍貴的文物收藏在本溪市博物館中。據《東三省古蹟遺聞》書中記載:威寧營在本溪滿族自治縣東十里許,南臨太子河,東西環山,北為通奉要道,形勢險要,是遼東重鎮也。在唐朝薛禮征東時,屯兵於此,依山沿河築城為營。唐代著名女將,一代巾幗豪傑樊梨花被冊封「威寧侯」,方圓百里作為封地,威寧營便得名於此。 另本溪地區還有很多『薛仁貴征東』的歷史遺蹟。如『滴水寺』是李世民所封,南芬的『思山嶺』、『下馬塘』等。據考證,唐代巾幗英雄樊梨花的點將台就在威寧營城北牆下,點將台用青磚壘砌,裡面用黃土夯實,長25米,寬14米,高2米。台上有一間「九聖祠」,祠前左右各有旗杆,「九聖祠」供奉中國歷代九大聖人,東側長有一棵高大粗碩的古松。 鳴沙山------沙山藏營的典故 鳴沙山,位於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和乃楞格爾草原交匯的地方。鳴沙山,顧名思義,就是會發聲的沙子堆積成的山,沙山藏營這個古老的傳說,源於何時何地,不少人過去對它還是一知半解。如果翻閱一下《鎮西幺土志》,那就會了解到,位處東天山北麓的鳴沙山,不僅是哈密境區一處奇妙的遊覽勝地,也是沙山藏營這一古老傳說的源地。 據有關史料表明,早在漢唐時期,鳴沙山一帶就是兵家必爭的古戰場。 貞觀年間,唐朝為平定西域各國歸順朝廷,唐朝皇帝下旨命樊梨花率兵西征,樊梨花奉命率兵出關,在帶兵途中,就曾有一營女兵在鳴沙山一帶同突厥鐵騎遭遇,戰鬥打得十分激烈,
唐兵終因寡不敵眾而全部陣亡。當樊梨花率大軍趕來打敗敵軍後,才將女兵遺體埋葬在沙山之下。另有一說是當年樊梨花帶兵路經沙山時,將一營兵馬紮營在鳴沙山下,沒想到一夜之間狂風大作,越刮越猛,到第二天便把大部分營帳和兵馬深埋在黃沙之下。等風停歇後,雨淋不垮,那聲音猶如戰鼓擂擂,鐵蹄雜沓,兵戈相擊,嬌叱陣陣,旌旗烈烈,刀槍磕碰迴蕩於耳畔不絕。聽了這個傳說的人,在聆聽那轟鳴的聲音時也仿佛置身於那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衰草淒涼的古戰場之中。 鳴沙山北麓現存在古兵營和樊梨花馬樁等遺蹟。這些都充分展示了古代征戰將士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為國捐軀的高尚情操和愛國精神,她永遠活在各族人民的心田。晚清詩人肖雄曾隨軍來到鳴沙山,對沙山藏營的古老傳說深有感觸,並為此寫下了傳世之作《沙山懷古》:「霧裡轅門似有痕,浪傳四十八營屯。可憐一夜風沙惡,埋沒英雄在覆盆。」[2] 尋訪最早的中國「絲綢之路」
賀蘭山蘇峪口樊家營子
地名的起因,其實就是古往今來人們對一個地域的指認,受到如此的歷史往事所感染,便出現的這個地名。 唐代巾幗英雄樊梨花西征,到樊家營子古驛站古代驛站文化。
賀蘭山蘇峪口樊家營子西邊有一稱為「黑泥溝」的山水溝,一條古驛道隱藏在荒草亂石中,這條古道,就是早年阿拉善(又稱:定遠營)連接寧夏、銀川的「絲綢之路」古驛道,是中國「絲綢之路」的生命線。它一直使用到上世紀六十年代。自從唐代巾幗英雄樊梨花西征時曾經踏上銀川賀蘭山,就在賀蘭山中部西側一塊較為平緩的坡地上紮下了營盤,從而留下一段傳頌千古的樊家營子真實的史話。 「樊家營子」,一千多年過去了,就這樣被叫響了千百年。對於山西商人來說:樊家營子位於賀蘭山西側,奇峰峭立,林壑幽美,這條線其實就是最早的中國「絲綢之路」,寧、蒙通道,從銀川到毗鄰的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必經之路。也是山西商人長途貿易休息避暑的好地方。 樊家營子在阿拉善和銀川地區婦孺皆知,具有鮮明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徵。能夠在橫跨唐、明、清幾個朝代的1300多年間,以銳不可當之勢馳騁於中國的商貿和世界文明的發展趨勢,範圍波及整個中國「絲綢之路」,以及蒙、俄、西亞和南亞等地。 中國「絲綢之路」樊家營子的古驛站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延續了唐太宗李世民開創1300年的中國「絲綢之路」賀蘭山蘇峪口樊家營子古代驛站文化。唐代鎮守邊關不修萬里長城,實現着大唐「天可汗」、「會盟」人文精神,弘揚了中華文明長城民族的君子品德。
中國幅源遼闊,古代交通極不發達,人口流動不便,許多民間信仰、掌故稗史都有很強的地域限制,民間傳說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形成並廣泛傳播的。而樊梨花的傳說及遺蹟從冀京到新疆,從河南到甘肅幾乎遍布了大半個中國,為什麼相隔千山萬水的幾個地方同時流傳這樣的傳說?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遺蹟覽勝
樊梨花與煥彩溝
東天山有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也有特色不同的人文景觀。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多民族遷徙、角逐、融合的交匯點,這裡遺存下來的岩畫、古碑、古廟、古道、古詩、古遺址又充分體現了各族人民共同開發西域、建設邊疆的悠久歷史,這是最真實、最原始的遺址,也是哈密各族人民寶貴的文化遺產。
薛仁貴與樊梨花,是唐代出塞西征,[3] 高宗李治繼位後分別於655、658、659、660年,多次以小股唐兵襲擾高句麗。 公元662年(唐龍朔二年),漠北鐵勒九姓反叛,左武衛將軍薛仁貴與樊梨花先後奉命西征,為打退九姓突厥的侵擾,曾轉戰於天山南北,在軍事上取得了重大勝利。他(她)們的故事,在民間一直流傳很廣很久。 歷史背景:在隋末唐初,唐王李淵奪取隋朝政權,建立唐王朝後,由於治理有方,國力逐漸強盛,聲望日益提高,西域各地紛紛遣使者到中原與大唐修好,伊吾城主(今哈密)石萬年首先舉七城歸附大唐。但自持強大的突厥勢力,不甘衰敗,常常出兵侵擾唐王朝治理的西州和伊州,並挾持焉耆王,挑動高昌王和伊吾城主與大唐為敵,甚至阻斷絲路,劫掠各國使臣。 到了唐高宗,為了保邊安民消除西患,打擊突厥勢力的不斷侵擾,高宗決定出兵西征。在點將前,他聽說突厥兵將兇悍善騎,若派兵西征,選一名能同突厥抗衡的強將方為上策,所以點誰帶兵出征尤為重要。此時,唐高宗想起曾被任命為右領軍中郎將的薛仁貴是一名勇猛善戰的悍將,在唐軍圍攻安市(今遼寧海城)戰鬥中,高麗曾派援兵25萬前來解圍,在兩軍會戰中,那名身穿白袍、手握銀戟、腰懸弓箭、在敵陣中往來衝殺,所向披靡的人,就是率大軍打敗高麗援軍的薛仁貴,所以唐高宗最後還是決定選派薛仁貴領兵西征。 樊梨花是參與唐王朝西征中的一員女將。在她轉戰天山南北過程中,配合唐軍確實打了不少勝仗,表現非常英勇,不僅為唐軍弘揚了軍威,也為後人留下了不少生動感人的傳說:像在東天山煥彩溝點將換裝的故事;在鳴沙山同敵人遭遇,浴血奮戰,最後流傳下來的沙山藏營典故等……。 哈密煥彩溝漢碑位於哈密市北45千米的煥彩溝溝口,碑體長33.2米、寬3米、高2米的方體天然石頭。碑的南側右端殘存漢文「維漢永和五年六月十五日」和「沙海」字樣,初刻於東漢。碑的西面左端刻有兩行楷書,隱約可辨首行「唐姜行本」四字及末行「貞觀」「十四年六月」,為唐人利用漢碑而刻。「煥彩溝」三個大字是清代所刻。 這裡曾是唐代樊梨花行軍途中休整的地方。因為從這裡越往山里走,天氣會越涼,若回頭往山外走,天氣則會越熱,所以樊梨花才傳令人馬在此停留,進行了點將換裝,並為死難將士在這裡準備了棺木,當時人們見此情景,便給此處留名叫棺材溝。棺材溝一直沿用到清代,一次寧遠大將軍岳鍾琪路過這裡,聽說這條溝叫棺材溝,覺得很不好聽,也不吉利,又看到溝內那斑斕奪目的眾多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便下令改為今日的煥彩溝。 南山口附近的洪積扇上有一座8米見方,高達10米的烽火台,西側崗阜上亦有烽燧殘留痕跡,[4] 沙山藏營則說的是大唐貞觀年間,在距長安西去千里有一要塞叫寒江關,它是西涼國(今天的甘肅天水)與大唐交界的重要隘口。寒江關的守將是樊洪,他有一女叫樊梨花。樊梨花自幼習武,練得一身精湛的本領。唐朝為平定西域各國歸順朝廷,唐朝皇帝下旨命樊梨花率兵西征。樊梨花奉命帥兵出關,在西征中,先派一營女兵探路,在走進草原柳條河邊的沙山子時,沒想到突然同埋伏在沙山附近的突厥鐵騎遭遇,戰鬥打得非常激烈,結果終因援軍未能及時趕到,女營寡不敵眾,傷亡殘重。當樊梨花率大軍趕來把敵軍打跑,才將壯烈犧牲的戰士埋葬於沙山之下。 另有一說是西征將士有一營當時先紮營於沙山之下,沒想到一夜之間,天氣突變,狂風大作,越刮越猛,鋪天蓋地,防不勝防,第二天士兵們全被埋在厚重的沙山之下。後來每到風天或者有人上山滑沙,沙山就會發出各種響聲,音量隨着震動大小變化不同,時而像戰鼓雷鳴,時而像戰馬衝鋒,時而似精靈哭泣,
時而又如萬眾歡呼,時隱時現,若幻若真,人們說這是長眠在沙山下的征戰將士忠魂不散。其實呢,這不過是人民把古代征戰將士為國捐軀的愛國主義精神總願同大自然的物理現象相結合罷了,[5]
北庭都護府之獨山守捉城
木壘縣地處天山北麓,東與巴里坤接壤,西與奇台縣毗鄰,南與鄯善縣、哈密市相連,北與蒙古國交界。該縣的文化遺蹟有四道溝原始村落遺址和唐代獨山守捉城、古代傳遞軍情的烽隧、鳴沙山等。著名的軍事重鎮獨山守捉城就坐落在今縣城南唐朝破城子。戴良佐先生的《庭州縱橫》中提到:木壘縣獨山守捉,今地在縣城南的唐朝破城子。這是樊梨花西征時攻克的要塞,所在的村落也稱為「梨花村」。此城部分城牆殘存,後來元代的獨山城,就是沿用唐代守護城垣。 縣城西北的新戶破城子遺址,是新中國成立後被群眾挖肥時破壞的一座遺址,
這裡曾挖出了各種類型的垂帳紋、灰陶罐,是和奇台唐朝墩古城遺址,東地唐朝大墩遺城址出土的雙耳灰陶罐,吉木薩爾北庭唐古城遺址出土的灰陶片在形制(細頸、鼓腹、小平底)和紋飾(垂帳紋)方面完全一致,考古學者認為,這是東疆地區唐代文化的特徵。在新戶破城子也同樣發現了大量成堆的牛、羊、獸骨,還有彩色壁畫的寺院。至今人們還說這是少數民族(東突厥族)民眾築的城,唐朝樊將軍攻城時,經過劇烈爆炸將城震塌的。至今,木壘仍流傳着許多與樊梨花有關的傳說故事,像『龍王廟』、『分水梁』、『蘆花河』等… 守捉:唐制,是唐朝在邊地的駐軍機構,其主要分布在隴右道與西域,大致於今天甘肅、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及新疆。
走馬巴里坤
巴里坤坐落於東天山北、蒙古高原南,處天山與蒙古高原的夾縫中。巴里坤的歷史似她的城牆一樣厚重、悠久。早在漢唐,這裡就是新疆軍事、交通要塞,班超、樊梨花等在這裡留下沙場征戰和貶戍足跡。 巴里坤秦末漢初稱「蒲類」,唐時歸入中原版圖,並置蒲類縣。史書記載:這裡是「投筆從戎」的班超與匈奴初次交鋒的地方,也是樊梨花征西的戰場。巴里坤又是中原人走西口的必經之地,是「新疆漢文化的僅有的沃壤」。
巴里坤大河唐城
大河唐城位於巴里坤大河鄉東頭渠村東部,巴里坤盆地底部中心區,是哈密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唐代古城遺址,所以叫大河唐城或大河古城。1957年被列為新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又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史書記載:唐王朝平定高昌叛亂之後,加大了對西域的統治力度,在西域設置了西州和北庭都護府,並效仿漢代在此實行兵屯制度。 在遠離城池的其它軍事要道上,唐軍還築了不少烽燧,城池、烽燧相望,隨時觀察了解軍情,及時上報指揮部。駐守烽火台的兵士,也大都在其周圍墾田種植。城池、烽燧相望,伊吾軍、駐守高昌的瀚海軍、駐守北庭的天山軍互為犄角,穩定了唐在天山以北局勢。 巴里坤縣城中的這座閣樓,[6]
入夏至秋,巴里坤湖畔聚集了數百座氈房,牧民邊放牧勞動耕作、邊休憩。 繁華散盡,曾經車馬蕭蕭、刀光劍影的古道早已隱匿在草叢裡。匆匆過客又豈是我們,當人們的腳步踩空了時光、踩空了歷史的時候,那些安靜的古建築還在不遠的角落裡,絢麗地吸引着人們神聖的眼睛。有人說,巴里坤是一本豐富、深邃的大書,使人很想一口氣就把它讀完。然而,我們只是翻開了它的一頁。
有一尊石人名叫樊梨花
守望千年的草原石人像
在新疆塔城地區的託里縣和額敏縣的草原上,至今保留着一些用花崗岩雕制的草原石人。草原石人,就是以石材為主雕刻的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人像。它們是新疆草原上的一大歷史人文景觀,它們或隨葬於墓中,或者守護在墓前,面向東方------那是太陽升起的方向,是可以重新喚起生命意識和力量的地方。[7] 比較有名的是托里的加依爾山石人,它位於縣城東南60公里以外的加依爾山地草原上。石人高達1.6米,寬約0.35米,比真人略小點。這裡曾是古代遊牧民繁衍生息的地方,至今草原上還分布着不同時期的古墓葬群,石人就立在一個大的土墩墓的前方。
據《北史·突厥傳》和《隋書·突厥傳》記載,突厥戰士生前殺一人,死後則在墓前立一石,有的成百上千,以此來昭示突厥武士的顯赫戰功。 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先生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對新疆伊犁考察時,發現了幾尊石人,經過初步研究之後,他第一次提出:「新疆草原石人就是突厥石人」的觀點。突厥,從公元六世紀中葉建國,到九世紀中葉滅亡,前後歷時280餘年。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以及蒙古國和我國新疆發現的眾多武士型石人,[8] (突厥部族,文獻對他們的記載少之又少,而遊牧民族本身又沒有記錄保存史料的傳統,因此對於他們的歷史一直模糊不清。) 另有額敏縣的巴依木扎石人,它處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邊防線附近,距邊界只有一公里。草原女石人,就位於額敏縣的巴依木扎牧場,距額敏縣城東100公里的中哈邊境。據說巴依木扎的樊梨花草原石人雕像千年來一直保持着微笑。 這尊罕有的草原女石人由整塊匹花崗岩所刻制,如真人搬大小,兩道柳葉眉,前額如串珠的飾品,是位典型的中原美女,原形是唐朝女將樊梨花西征時的雕像。這一傳說是從當地哈薩克族牧民中收集來的,而當地哈薩克族牧民則又是從以前生活在當地的蒙古族牧民中得知的。 草原女石人離一戶牧民家的氈房不遠。初見這尊石人時,只是一個背影,石人佇立在山間草地的中央,遠遠望去就如一截飛來的石柱插在平坦的草原上。石人彎着腰,似乎在舞蹈。走到石人正面,石人質地為灰白色花崗岩,下面是一圈沒有草的黑土地。石像面部隱約可見鑿磨粗糙的線條,胸部很隨意地用兩個圓就代替了。顯然這尊石人的原型是位柔媚的女性。
拉開一定距離再看石人,呈現在眼前的是一位體態柔美,面目嬌好的中原女性,尤其是那兩道柳葉眉,以及前額處如串珠似的飾品,將這尊石人復原成了一位楚楚動人的古代仕女圖中的美女。 草原石人在北疆牧區並不罕見,然而,這尊石人無論是從鑿磨風格,還是從人體面部表情上而言,均呈現出「另類」特徵。再仔細看看這尊石人簡直就是一位有着魔鬼身材,又不乏剛烈和睿智的美女。樊梨花石像,雖歷經世事風雨,卻猶見揮戈平西氣宇軒昂的巾幗豪氣。其實樊梨花的故事並不是只有額敏有,在不遠的裕民縣怪石峪也有西征的樊梨花跨下白馬化作的「鎮河獅」。[9]
無底湖------樊梨花的寶鏡
無底湖:不管降水量多大,湖水都在一個水位線。
無底湖位於谷地的南端窪地,最奇特的是湖面雖然有約40000平方米,可是這座湖卻深深地隱藏在山前的平坡上,如果不到跟前,你根本看不到這座神奇的無底湖。 無底湖湖面呈淚滴形,四周地勢高,深藍色的水面像一面鏡子,鑲嵌在地面上,在驕陽下閃閃發光。說它神秘一點也不誇張,這個湖沒有進水口也沒有出水口,幾百年來無論天氣多麼乾旱,蒸發量多麼大,水位始終不高不低,像刀刻似的。這裡的水十分清澈,沒有任何水生動植物。它深不可測,底下與大海相通,因此,人們便稱它為『無底湖』。 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唐朝大將樊梨花率軍平定西部,至巴依木扎時,感到此地水草豐茂,地勢險要,是作戰布兵的好地方。於是安營紮寨,並在巴依木扎河北邊修築了調兵遣將的點將台,離點將台約20米處立一約1.6米高的石柱,作栓馬樁,在這兒開始了平定突厥進犯的征戰。樊梨花帶領將士們打退了突厥人的多次進攻,在一次戰後間歇時,樊梨花拿出一面銅鏡對着梳理凌亂的頭髮,一會兒,戰鼓又擂響了,原來突厥人又發起了進攻,樊梨花只好跨上戰馬,帶領將士們沖向敵陣,無意將銅鏡遺忘在了草地上,後來銅鏡變成了一個湖,也就是現人所說的巴依木扎湖(無底湖)。
無底湖呈橢圓形,周長大約1000米,長年四季無論天旱水澇,湖水總量始終不變,更使人奇怪的是,與它相近的巴依木扎河的水是淡的,可湖裡的水卻是鹹的。據說,是因為銅鏡長年攜帶在樊梨花身上,征戰的汗水浸注在銅鏡上,銅鏡沾上了汗鹹味,所以湖水也就成了鹹的。後人為了紀念樊梨花的豐功偉績和平定西部做出的貢獻,將她拴馬的石樁刻上了她的頭像。
樊梨花點將台
在這裡,似乎能看到當年樊梨花西征時,指揮若定的威武形象。 在巴依木扎山口,離無底湖東北約3公里的塔爾巴哈台山腳下,聳立着一個高約2米、面積400多平方米的土夯建築,這裡只剩下一個大坑和幾面殘牆埋在地里,這便是樊梨花的點將台。從它的地理位置和建築造型看,確實是一個用來調兵遣將、排兵布陣的地方。站在這裡,似乎可以看到當年的樊梨花西征來到這裡揮斥方遒、指揮若定的威武形象;樊梨花西征,兵強馬壯、浩浩蕩蕩、西征時空前的盛況。 如今,額敏縣政府、巴依木扎駐地邊防連藉助樊梨花點將台這一歷史故事,在離樊梨花石像2公里處的前哨哨樓左側修建了樊梨花點將台石碑,碑上刻有樊梨花西徵到此平定突厥進犯征戰故事的碑文。 大同新榮區部分地名的來歷
大同新榮區地處晉蒙軍事要衝,173個自然村中,因軍事得名者就有45個,因地貌地形得名者有22個,因居屋(窯)得名者有34個,因姓氏、建築等得名者有72個,這些平淡的地名各有各的源起,蘊含着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五旗、馬廠的來歷: 大唐初建,今新榮一帶匪患成災,百姓苦不堪言。薛仁貴帶兵征西,以兒媳樊梨花為先鋒。 一日,樊梨花帶兵行至今五旗村埋鍋造飯。探馬來報:「馬頭山下西夷屯兵十萬,已起程來犯,揚言要活抓先鋒官」。樊梨花智生一計,命令士兵四處點火,佯裝造飯;以蘆席蓋博土丘,假糧堆,並於營中大樹『薛』、『樊』、等五面大旗。敵軍遠遠望見,誤以為唐軍至,不敢輕舉妄動,便縮了回去。等候探明真相再來犯,結果等來薛仁貴的援兵,唐軍大勝。
唐軍獲勝後,薛仁貴駐軍莊窩城(今李三窯),辟兵馬場於今馬廠村。後人為紀念薛家將剿「匪」之功德,為這兩村起名庫『五旗』、『馬場』,『馬場』後演變為『馬廠』。
演營寺
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不僅是世界上地名數量最多的國家,而且歷史文化底蘊之深厚也非一般國家能比擬的,其中源起於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地名就不少。 在三陽川,和樊梨花有關的地名除了樊家城,還有演營寺、樊家寨子以及五虎鬧人山。五虎鬧人山是葫蘆河峽谷里的一座孤城,這裡曾是樊梨花囤積糧草的地方,也是她為自己留下的退守之處;樊家寨子離演營寺不遠,而演營寺就是樊梨花的紮營駐軍、演兵操練的營寨。 演營寺位於天水市麥積區三陽川中心地帶,唐朝樊梨花占據樊家城(三陽川境內,距演營寺2華里)時,曾在該寺演練兵馬,故此而得名。演營寺大殿坐北朝南,院內左為鐘樓,右為鼓樓,有古柏7棵,均為千年以上樹齡,蒼勁挺拔,數人合抱,為國內罕見。其中最大的3棵柏樹位於寺院中心,象徵着三教合一。寺院內設有九殿,形如八卦。殿宇的名稱及方位分別是: 四正:正北坎宮,為三世佛殿;正東震宮,為送子菩薩殿;正南離宮,為南海觀世音菩薩殿;正西兌宮,為地藏王菩薩殿。四隅:西北乾宮,為三法教主殿;東北艮宮,為三官殿;東南巽宮,為關聖帝君殿;西南坤宮,為三霄聖母殿;中宮為寺院護法殿。四正的坎震離兌及中宮均為佛教殿宇,四隅的乾艮巽坤均為道教廟宇。從這些建築的布局可以看出,演營寺是在易學八卦原理指導下逐步建造的三教合一的寺院。 時至今日,這裡依然是城牆四圍、古柏森森。其中一株古柏胸徑就有將近兩米,是天水現在胸徑最大的古柏,而它裸露部分的年輪顯示,其生長周期最少也有1200多年,也是唐朝所植了。
據說演營寺在唐朝之前叫靈源觀,先前某個時候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場極其慘烈的戰鬥,死了不少人,以至多少年之後這裡依然有鬼魂在夜間哀號哭啼,直到後來在古戰場建起一座九級磚塔,在磚塔周邊植上國槐。所以多少年來,三陽川一帶的百姓在提到演營寺的時候,總會說到「三柏九座殿,兩槐抱一塔」。 1985年,地方上成立了文物保護小組,制定了八卦建築群的修復規劃,現已修復大殿和東朝房,樹立碑石,可依稀領略當年的建築風貌。
白桑關鎮
白桑關鎮地處秦嶺余脈,位於鄖縣東北部,209國道穿境而過,距車城十堰僅70公里,是入豫通陝的必經之地。白桑關鎮民風純樸,歷史悠久,名勝古蹟,俯拾皆是。
歷史上的白桑關因地理位置的重要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白桑關鎮有一條溝叫戰馬溝,此溝因唐朝女將樊梨花而得名,那是樊梨花曾結寨屯兵的地方。 唐貞觀年間,樊梨花打了敗仗退到白桑關,駐紮於石門山上,招後買馬進行操練,等到兵多將廣時再戰。有一天,忽聽山下人呼馬叫,還有一個女子呼天嚎地哭個不停。樊梨花見事情蹊蹺,馬上帶領人馬下了石門山。只見一惡霸正帶領一夥家丁搶一女子。樊梨花催馬上前,與這群強盜廝殺起來。他們打出七里戰馬溝,殺進八里拉馬坪,追到九里崗,惡霸跑地求饒,說願意剁手指頭為憑證,決心改惡從善,再不欺負百姓,還答應把全部家產充作軍用,歸順樊將軍,為振興大唐出力。樊梨花收下這惡霸進行精心調教,兵力大大增強。 後人為紀念樊梨花,就把這條溝叫做戰馬溝,樊梨花駐紮的山寨便叫梨花寨。
如今,原先的演兵場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就因為有了這些殘垣斷壁,有了這些森森的古柏,有了民間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傳,透過歷史的迷霧,我們依然能夠看到一個英姿颯爽、敢作敢為、深明大義的樊梨花,看到奔涌於這塊土地上的熱血與活力。
河南南召樊梨花古城寨遺址
在河南省南召縣白土崗鄉境內的五垛山上,發現了一座十分完整的唐代巾幗英雄樊梨花的城寨遺址。據悉,這是目前我國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樊梨花遺蹟。 五垛山位於南召縣西南部與鎮平縣交界處,素有「北頂」之稱,與武當山的「南頂」遙相呼應。《山海經》稱其依帝山,《水經注》稱歧棘山,《太平寰宇記》稱騎立山,明清以後稱五垛山(其山五峰並峙,分別是聖垛、禪庵垛、摩雲垛、嬌女垛、啞女垛)。
現存的樊梨花寨遺址
是一座約有2 0 畝地大小的石城,雖已成殘垣,但輪廓清晰,石城門保留完好,城牆四角發現有地井和暗道。石寨外有平整的土地5 0 多畝,現留有完整的石碾和石磨。還有樊梨花的跑馬嶺、飲馬泉、壓弓垛、亂石陣、鐘鼓樓、大小客廳等。
《沙山懷古》
霧裡轅門似有痕, 浪傳四十八營屯。 可憐一夜風沙惡, 埋沒英雄在覆盆。 敦煌鳴沙山,位於甘肅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鳴沙山北麓,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鳴沙山、沙峰起伏,處於騰格里沙漠邊緣,與寧夏中衛縣的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響沙灣和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的巴里坤鎮同為我國四大鳴沙山之一。所謂鳴沙,並非自鳴,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產生鳴響,是自然現象中的一種奇觀。自古以來,由於不明鳴沙的原因,產生過不少動人的傳說。相傳,唐代女豪樊梨花曾在鳴沙山安營紮寨,一夜之間就被風沙埋沒。解放後這裡曾發掘出古代兵器、盔甲殘片等文物,現存有古兵營和樊梨花馬樁等遺蹟。「沙嶺」即鳴沙山;「沙嶺晴鳴」便是敦煌八景之一。
《巴里坤—涼》
六月飛雪巴里坤,冰雕雪塑環宇城。 好奇狂客若至此,笑談梨花樊家軍。
巴里坤:新疆東北邊境縣名。新疆六月飛雪見怪不怪了,這裡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據說唐朝時,樊梨花西徵到此,被突厥人圍困,斷水數日,士卒渴極,兵心慌亂。樊梨花急中生智,祭天求助,果然半夜時分,天降大雪,解了唐軍之渴。唐軍乘機突圍,反敗為勝。
樊梨花------鳴沙山的傳說
鳴沙山,位於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和乃楞格爾草原交匯的地方。 鳴沙山,顧名思義,就是會發聲的沙子堆積成的山,說是山,其實也就是一大堆沙子而已。沙山的四周是廣袤的草原,無邊無際的濕潤和綠色中突兀地屹立着一座寸草不生的沙山,它的魅力就在於會發聲和堆積在這裡幾百年的沙子經歷無數風雨,既沒有向四周擴散,也沒有被綠色植被吞噬,而且沙子從山頂被攀登沙山的人踩動滑下後會慢慢自動爬上去。關於鳴沙山的形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訴說着鳴沙山的形成。
相傳,唐代著名女帥樊梨花曾多次掛帥西征,有一次西征時,因這裡水草豐美,於是有一營女兵選擇在這裡安營紮寨,結果夜間突然狂風大作,一時間飛沙走石,黃塵瀰漫,目不能視,整整颳了7天7夜,風停歇後,這裡就多出了一座沙山,而駐紮在這裡的那一營女兵也同時葬身沙山。 從此,每當夜深人靜,就會從沙山傳出雷似的聲音,當人們攀登沙山,踩動流沙時,也會發出類似的聲響,人們都說,那是女兵們沒能歸家,懷念家鄉而望空長泣,揮淚飲泣。 還有一個版本的傳說,和這個有點類似,但又截然不同。 也是唐代女帥樊梨花掛帥西征,當行軍至此地,突然與敵軍遭遇,於是展開一場惡戰,有一營女兵在這裡集體遇難,全軍覆沒。或許是正義的悲慘結局感動上天,又或許是這些花樣女子的英魂為不使自己無暇的肉身再受敵酋狼吻的摧殘,當樊梨花帥部凱旋迴朝,走到這裡時,突然狂風大作,一時間黃塵瀰漫,飛沙遮日,整整颳了7天7夜,風停歇後,草原依舊翠綠,山水溪流依舊潺潺,但這營女兵犧牲的地方卻平地出現了這座沙山,歷經百年,這堆鬆散的沙子卻風吹不走,雨淋不垮。每當夜深人靜,就會從沙山傳出雷似的聲音;當人們攀登沙山,踩動流沙時,也會發出類似的聲響。那聲音猶如戰鼓擂擂,鐵蹄雜沓,兵戈相擊,嬌叱陣陣,旌旗烈烈,刀槍磕碰迴蕩於耳畔不絕。 聽了這個傳說的人,再聆聽那轟鳴的聲音,也仿佛置身於那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衰草淒涼的古戰場之中。「傳道神沙能自鳴,勢疑天鼓地雷驚。可憐一夜風沙起,埋沒英雄在覆盆。」鳴沙山,也就成了這些為祖國穩定統一,為正義而戰死他鄉,永遠留守在西域異鄉古代遠征將士們的永恆豐碑。
樊梨花---星星峽的傳說
由甘肅進入新疆要經過星星峽。星星峽並非峽谷,而是隘口。它是由河西走廊入東疆的必經之處。素有新疆東大門「第一咽喉重鎮」之稱。星星峽是雄踞於絲綢古道上的險關要隘,四面峰巒疊嶂,一條S形的山路蜿蜒其間,兩旁危岩峭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對於新疆人而言星星峽就是一堵院牆,過了院牆就算是出疆了。 從嘉峪關門出城,城外就是古人所說的西域了。在內地人的眼中西域永遠是一片荒蠻之地。自古以來,從內地走出的漢人習慣了儒家文化文雅恭謙的氛圍。他們走出隴西高原,進入河西走廊,當滿目的荒涼進入視野,便會感懷各種去國離鄉的愁緒。「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過去,星星峽是寫成帶反犬旁的「猩猩峽」,後來才改寫成天上星星的「星星峽」。
這其中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唐朝初年,樊梨花帶兵征西,她在西涼國大破番兵之後,隊伍便直驅西域邊關。這西域守關的大將,青面獠牙,生得十分險惡,原來是一頭猩猩變的。這頭猩猩說起來也是頗有來歷的。那是樊梨花在東北守邊的時候,在陣前俘獲了薛丁山,她與薛丁山成了親。 接着她活擒了表兄白虎關的守關大將楊藩,楊藩又被其義子薛應龍處死。後來楊藩轉世後,名叫舒寶童,總與樊梨花做對。舒寶童原是猩猩轉變,生性兇惡狠毒,他能使六把柳葉飛刀,驍勇無敵。樊梨花本是黎山老母的弟子,智勇雙全。經過幾次交戰,舒寶童抵擋不住樊梨花,被樊梨花一槍挑於馬下,樊軍得以長驅直入西塞。為了紀念這次勝利,將士們提議把這個關口起名為猩猩峽。 後來為啥把反犬旁去掉呢? 原來這星星峽山上,有一種上好的瑩石,每到夜晚,這些石頭就閃閃發光,遠遠看去好像天上無數的星星在閃爍。酒泉城裡有個人,帶着馱隊到高昌國做生意路過這裡。夜晚,他發現這閃光的石頭,以為是寶,便讓手下人裝了幾口袋石頭馱回酒泉城,找來玉石工匠將這些石頭做成白色的高腳酒杯,進貢到長安,引起了不少文人的雅興,寫了好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之類的詩句。 正因這夜光杯出了名,再者石得名星星石,山得名星星山,山之峽亦取名星星峽。由此「猩猩峽」便改成了如今的「星星峽」。 如今,進入新疆星星峽前的馬蓮井就有一座樊梨花廟。
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東部六十多公里的老伊梨,原來也有一座樊梨花廟和碑,69年珍寶島之戰後被蘇軍搗毀了。 在新疆南北很多地方都能看見漢唐的古烽火台。 而千百年來,作為新疆的門戶,星星峽的地位也時興時衰,其功能逐漸由軍事要隘變成了進出新疆的陸路交通樞紐。
據《神明聖紀》記載:樊元帥俗名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兄長樊龍、樊虎協助鎮守。樊梨花自幼隨梨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道法高強。
當藝成下山之際,驪山老母告之約: 將嫁與大唐將軍薛丁山協助征西。並語前世因緣:「汝二人為玉皇大帝駕前之金童玉女,某日天界蟠桃大會上,因動思凡之心,於嘻鬧之間,金童不慎擊壞瓊瑤,而玉女也將水晶瓶打碎,玉皇大帝盛怒之下,便將予以處罰。斯時,南極仙翁趨前稟告,金童玉女尚有夙緣未了,建議將二人貶下凡間,結為夫婦以了前緣」。 唐初西涼國興兵作亂,進犯邊境。唐太宗為宣揚國威,任命薛仁貴為天下都招討、四郡兵馬大元帥,率軍西征。這薛仁貴即是打下夫余城(今開原夫余古城及黃龍山城)的征東薛禮,亦即平滅高句麗後第一任安東都護府大都護。薛仁貴征西,監國殿下李治(太宗駕崩後登基為唐高宗)親征,率兵馬三十萬直搗西涼,連取三關,後來不幸中計被困於鎖陽城待援。殿下李治即任命薛丁山(薛仁貴之子)為二路元帥領兵增援,解鎖陽城之危。
後兵至寒江關時,樊梨花遵從師命開關降唐,並與薛丁山結為連理,協助大唐繼續平西。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 樊梨花顧全大局、聰慧勇敢、忠於愛情的藝術形象,經過民間的傳說、說唱、小說等不斷的再加工、再創作,愈加鮮明、豐滿,廣為流傳,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西安青華宮
西安青華宮歷史久遠,始建年代不詳。近年來,台灣信眾前來陝西經過多渠道考證,證實西安青華宮為唐代護國英雄樊梨花元帥修道成仙之處。如今,青華宮已被台灣信徒公認為供奉樊梨花元帥的祖庭,在宮內塑有樊元帥神像,並且每年組團前來朝拜。 據考證,青華宮早在唐代已經存在於西安古城,
規模宏大,香火旺盛,信徒廣泛。青華宮歷經變遷,時值民國七年,得到十方信眾重新修建。近幾年來,青華宮住持黃世真道長,發揮自己所學道教、英語知識,先後接收了美國、英國、法國、瑞士、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盧森堡、俄羅斯,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諸國及港、澳、台地區的道教信徒,大力宣傳我國宗教政策,並將中國道教文化傳至國外,宮內香火日益興盛,國內外道眾相繼前來參拜交流。青華宮在弘揚道教文化,促進中外宗教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2012 年 5 月 20 日,台灣中國太上全真道教會會長張金國率道教朝聖團一行 47 人專程來西安青華宮朝拜樊梨花元帥。自從樊梨花在台灣顯化,告訴台灣信眾,說她是在陝西西安曲江青華宮得道成仙之後,每年都有來自寶島台灣的眾多信士前來,朝拜陝西地區供奉樊梨花元帥的青宮道觀。 青華宮住持黃世真道長非常重視此次台灣道教朝聖團的到來,專程從武當山趕回,帶領眾弟子在門口列隊相迎,伴隨着禮花炮的陣陣響聲,台灣信徒手捧鮮花、令旗、供果等物,身着整齊緩步的走進了青華宮,當他們進入青華宮院內時,突然一股大風隨之降臨,信眾們認為這是他們的誠心感動樊元帥駕風下凡之吉兆,表明樊元帥顯靈是歡迎他們來了,他們雖然遠在千里迢迢之外,卻阻擋不了他們朝拜樊元帥的虔誠之心,雖然是隔山隔水,卻更隔不斷對祖國的這份深情啊!大家激動的泣不成聲,敞開胸懷向他們所敬仰的神靈訴說自己的心聲和心愿。 青華宮法師團為朝拜團做了祈福法事,並為團隊其中一員黃亦珊女士舉行了冠巾儀式。儀式當中黃世真道長給來自台灣的弟子黃景珊梳頭、帶帽、穿道衣,黃景珊激動地幾度落淚,儀式殿堂里跪滿了虔誠的台灣信眾。
本次台灣道教朝聖團是由台灣新竹應真壇、羅東無極聖元宮、台北中和無極五母宮、八德無極主母殿、台北雲鶴茅廬以及梨山靈慈元宮母堂等道觀信眾組成。黃世真道長分別為他們題字:道氣長存,道生德蓄,尊道貴德,母儀天下,紫氣東來,弘揚母教 。朝聖團都非常關心青華宮的境況,盼望當地政府能夠重視對於青華宮的保護和利用,儘快整治好青華宮的外圍環境,擴大規模。擴建時,希望能夠修建一座專供樊梨花元帥的元帥府,為台灣信士提供優良的朝拜場所,信士們多次跪拜在大殿神靈面前,信徒得到神靈的感應,幾度激動的在樊元帥面前放聲大哭,淚流滿面,流着眼淚祈禱神靈保佑兩地人民幸福、平安、健康、和諧。 張金國會長當場邀請青華宮黃世真道長將組團到台灣交流學習,幷表示將組織更多的台灣信徒前來青華宮朝拜樊梨花元帥,與青華宮保持永久友好關係.,發揚光大道教優秀文化,為海峽兩岸道教信徒提供一個學習朝拜交流的好平台。台灣信徒和青華宮道眾在大殿外親切合影留後,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青華宮,大家都不願意離開樊元帥,想多給樊元帥說些心裡話。
接待朝聖團期間,道教之音記者榮幸地邀請黃世真道長為道教之音題寫了「道行天下」四個字。表達了黃道長對道教之音的積極支持和鼓勵。黃道長給「道行天下」的解釋是,要把道教傳到世界各地,到處都要有道的聲音,讓道的聲音無處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