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龙属
栉龙属(属名:Saurolophus,意为“蜥蜴冠饰”),又名龙栉龙、蜥脊龙、蜥嵴龙、或蜥冠鳄,是种大型栉龙亚科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亚洲,地质年代约7000万到6850万年前;栉龙是已知少数分布于多数大陆的恐龙之一。
栉龙的特征是头颅后方的尖状冠饰,长度约15公分。栉龙是种植食性恐龙(实际上要到中生代末期才有草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称为草食性恐龙),可用二足或四足行走。
模式种是奥氏栉龙(S. osborni),是由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在1912年所叙述,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另一有效种是窄吻栉龙(S. angustirostris),化石发现于蒙古,由苏联古生物学家罗特杰斯特文斯基(Anatoly Konstantinovich Rozhdestvensky)所叙述。第三种是克氏栉龙(S. kryschtofovici),化石发现于中国,被认为是疑名。第四个种是莫氏栉龙(S. "morrisi"),化石发现于加州,目前也是疑名[1]。
目录
叙述
对于栉龙的了解来自于接近完整的骨骸,让科学家能了解栉龙的骨头结构。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的奥氏栉龙,身长9.8公尺,头颅骨长1公尺[2]。奥氏栉龙的重量为1.9吨,发现于蒙古的窄吻栉龙,体型较大,正模标本约12公尺长;有报导指出发现更大的骨骸。除了体型以外,栉龙的两个种非常相似,但缺乏两者之间差异的研究。
栉龙最独特的特征是它头顶的冠饰,年轻个体的冠饰较小。栉龙的冠饰长而尖状,从眼睛上方开始,往头的后上方45度角倾斜。栉龙的冠饰通常被叙述成坚硬的,但只有顶端是坚硬的,内部的腔室可能有呼吸或调节体温功能。
发现历史
在1911年,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发现了栉龙的第一个被叙述的化石,包括几乎完整的骨骸。目前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中,这个标本是加拿大第一个接近完整的恐龙化石。该标本发现于亚伯达省红鹿河谷附近的马蹄峡谷组(当时为埃德蒙顿组),该地质年代为上白垩纪早马斯垂克阶。布郎花了一段时间研究这个化石[3][4],并为栉龙建立了个别的栉龙亚科。栉龙是鸭嘴龙类中的早期参考对象,可见于原栉龙与副栉龙的名称中。然而,很少其他的化石被发现、叙述。
在亚洲发现了更多的化石可提供资料。在中国黑龙江省发现了部份破碎的坐骨,由Riabinin命名为克氏栉龙(S. kryschtofovici)。在蒙古的耐梅盖特组(Nemegt Formation)发现了保存更好的相关化石,年代为早马斯垂克阶。在1947年到1949年,波兰与蒙古组成的古生物挖掘团队发现了巨大的骨骸,由罗特杰斯特文斯基命名为窄吻栉龙(S. angustirostris)。目前已发现不同年龄层的骨骸,窄吻栉龙是目前发现最多化石的亚洲鸭嘴龙科恐龙。
在1939到1940年,加州的莫瑞诺组地层出土两个部分骨骼,当时被标名为“cf. Saurolophus sp.”,cf.是拉丁文conformis的缩写,意为这两个标本是栉龙的近似种。
在2010年,其中一个头颅骨被归类于埃德蒙顿龙在2011年的未公开研究,提出这两个标本应该归类于栉龙属,名为莫氏栉龙(S. "morrisi")。由于本研究还没有正式公布,莫氏栉龙目前是裸名(Nomen nudum),还没有正式效力[5]。
种
栉龙属目前已有两个有效种:模式种奥氏栉龙(S. osborni)、窄吻栉龙(S. angustirostris)。奥氏栉龙是由巴纳姆·布郎在1912年命名,已知有一个头颅骨与骨骸、两个其他完整头颅骨、一些头颅骨碎片。窄吻栉龙是由罗特杰斯特文斯基在1952年命名,已知有至少15个标本。窄吻栉龙与奥氏栉龙的差异在于,头颅骨的细部特征、皮肤化石的鳞片排列模式。窄吻栉龙的头颅骨较长,长了20%;前上颌骨的角度较为朝上[6]。窄吻栉龙的背部、尾巴有一排明显的方形鳞片;尾巴侧面鳞片呈垂直排列,在生前可能代表有颜色的条纹。奥氏栉龙的背部、尾巴鳞片较为光滑;尾巴侧面鳞片呈辐射状排列,在生前可能代表斑点状、斑驳状图案。
克氏栉龙(S, kryschtofovici)是Riabinin在1930年命名,目前不被认为是有效种,而是个疑名,或是窄吻栉龙的异名。莫氏栉龙(S. "morrisi")目前还没有公布正式研究,还不是有效种名。
参考文献
- ↑ "Saurolophus morrisi, a new species of hadrosaurid di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the Pacific coast of North America" in Acta Palaontologica Polonica
- ↑ (英文)Lull, Richard Swann; and Wright, Nelda E. Hadrosaurian Dinosaurs of North Americ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aper 40.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42: 226.
- ↑ (英文)Brown, Barnum. A crested dinosaur from the Edmonton Cretaceou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12, 31 (14): 131–136 [2007-04-29].
- ↑ (英文)Brown, Barnum. The skeleton of Saurolophus, a crested duck-billed dinosaur from the Edmonton Cretaceou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13, 32 (19): 387–393 [2007-04-29].
- ↑ (英文)Prieto-Márquez, A.; and Wagner, J.R. Saurolophus morrisi, a new species of hadrosaurid di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the Pacific coast of North America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1,. in press. doi:10.4202/app.2011.0049.
- ↑ (英文)Bell, Phil R. Cranial osteology and ontogeny of Saurolophus angustirostri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with comments on Saurolophus osborni from Canada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1, 56. doi:10.4202/app.201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