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歐元區是名詞術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目錄

名詞解釋

歐元區是指歐洲聯盟成員中使用歐盟的統一貨幣——歐元的國家區域。

目前,歐元區共有16個成員[1],另有國家和地區採用歐元作為當地的單一貨幣。但是作為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的競爭者,歐元的流通已經不限於上述地區。

根據官方對於2007年GDP數據的預測,歐元區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歐元區最重要的經濟數據來自於德國這個歐元區內最大的經濟體,其主要經濟數據包括:國內生產總值、通貨膨脹率、工業生產和失業率。還有,歐元區每個成員國的財政赤字對歐元也有影響,依照歐元區穩定和增長協議,各國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GDP的3%以下,且各國都要有進一步降低赤字的目標。

與匯市其他匯率相比較,歐元兌美元最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法國、德國或意大利的國內因素以及有地緣關係的東歐國家政治、經濟上的不穩定都會影響到歐元的市場表現。

歐元區歷史

1992年,歐盟首腦會議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亦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決定在1999年1月1日開始實行單一貨幣歐元和在實行歐元的國家實施統一貨幣政策。1999年1月1日,歐盟當時15個成員國中的12個成員國: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達到了《歐洲聯盟條約》在1992年確立的歐洲經濟一體化並向歐元過渡的四項統一標準,因此,歐元成為這12國的單一貨幣。1998年6月,歐洲中央銀行於法蘭克福正式成立.1999年1月,歐元進入國際金融市場,並允許銀行和證券交易所進行歐元交易。歐元紙幣和硬幣於 2002年1月才正式流通;2002年7月,本國貨幣退出流通,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的合法貨幣。

2007年1月1日,斯洛文尼亞加入歐元區。塞浦路斯於2008年1月1日零時與馬耳他一起加入了歐元區[3],2009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正式加入歐元區[1],從而使歐元區成員國從之前的13個增至目前的16個。

由於英國、瑞典和丹麥決定暫不加入歐元。目前,使用歐元的國家為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馬耳他15國,稱為歐元區。斯洛伐克於2008年達到標準並將預計於2009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目前歐元區共有15個成員國和超過3億2千萬的人口。

歐盟成員加入標準

要加入歐元區,歐盟成員國必須達到下列標準:

首先,每一個成員國削減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3%的政府開支;

第二,國債必須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下或正在快速接近這一水平;

第三,在價格穩定方面,通貨膨脹率不能超過三個最佳成員國上年通貨膨脹率的1.5%;

第四,該國貨幣至少在兩年內必須維持在歐洲貨幣體系的正常波動幅度以內。

歐盟對成員國加入歐元區的時間並沒有固定的要求,每一個成員國將根據自己國家的情況,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加入。

歐元區成員國

1998年,歐盟11個成員國制訂了歐元趨同標準(convergence criteria),並隨着1999年1月1日歐元的正式出現而成立了歐元區。希臘於2000年達到標準並於2001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2002年1 月1日,實體歐元硬幣與歐元紙幣面世。斯洛文尼亞於2006年達到標準並於2007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塞浦路斯和馬耳他於2008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斯洛伐克於2008年達到標準並於2009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

歐元區經濟數據

歐元區最重要的經濟數據來自於德國這個歐元區內最大的經濟體,其主要經濟數據包括:國內生產總值、通貨膨脹率、工業生產和失業率。還有,歐元區每個成員國的財政赤字對歐元也有影響,依照歐元區穩定和增長協議,各國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GDP的3%以下,且各國都要有進一步降低赤字的目標

歐元的相關影響

與匯市其他匯率相比較,歐元兌美元最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法國、德國或意大利的國內因素以及有地緣關係的東歐國家政治、經濟上的不穩定都會影響到歐元的市場表現。

參考文獻